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开展实践操作,适合儿童好动的天性,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隐藏的数学规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1)

动手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锻炼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与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因此,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2)

一、提高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参与数学学习,能很快的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道理,体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思考,得到答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而且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很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3)

2.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

动手实践是学生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最为宝贵的,它将为后面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

3.有利于系统化数学知识的构建

任何一个数学规律或者法则,都有其自身形成的过程,过去我们的教育只是注重了把这个知识结论讲给学生,却忽视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只记住结论,却不会探索道理,照此演化下去将最终缺乏探索新知识的精神;让学生动手实践便是让学生经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知识在学生内心自然生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4)

4.提高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究意识

这里的意识是指通过实践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实践的自觉意识是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终身有益。但这种自觉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实践的自觉意识源于长时间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我们要努力的是把一个个数学学习过程变成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5)

二、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合理设计实践活动

在课改之初,曾经出现过一窝蜂似的大家乱动手的课堂,甚至认为只要大家都动手就是实践课,这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应该根据所学知识的需要来安排是否需要操作,而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动手实践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而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6)

1.感受准备阶段的知识体验

这种方式特指学习新知前所做的准备性实践。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经验少,对很多事物比较陌生,而数学学习没有好的方法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是无法实现的。

2.强化课堂上的动手操作

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也是用的最多的动手实践的形式,操作在課堂教学中对新知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公式的推导、形体特征的发现等等常常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究,来发现、归纳和概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7)

3.为学生课后实践留足空间

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意识的最重要形式,可以说课中操作是在老师的调控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往往为了教学任务而使学生的操作显得不够独立,为了在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有效的操作效果,难免有时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很多意外的情况因为有老师的存在而被很好的处理或者避免。而课后实践则是完完全全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独立探索活动,所谓独立最大的体现在于对意外情况的处理,也因为没有老师可以依赖,所以学生要学会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与取舍,逐渐发现并总结得出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8)

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摆正教师的位置

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撑起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因为实践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由引导帮助到自主发展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前体验,还是课中操作,再或是课后实践,教师应逐步尝试放手把整个操作程序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逐步操作、展开实验,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践的具体情况作适时引导与点拨。另外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中操作后的交流环节和课后实践的反馈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的结论常常是不完整的,或者是只有小部分学生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结论,那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从而得到准确答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9)

2.提倡合作与交流

合作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单凭某个人,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如何才能达到逐步全面和完整,鼓励学生合作才是出路,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10)

因为面对共同的问题,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都必须按分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前提,每个学生都得动脑来思考问题,而讨论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补充,再经过全班的交流修正,形成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生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的意见多是被肯定的,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促进了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11)

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在宣布自己实践结论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探索欲望,而且在学生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往往还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12)

总之,在活动中认识,在积极思维中学习知识是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他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要解决好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这一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在活动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