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近,这种饮料非常流行。

对了,先说明,这篇文文不是恰饭饭的,你们放心心。我先去哭唧唧一下(恰饭文哪有上来就放产品图的)。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1)

据说这饮料外号“窜稀神器”

这么大一张产品图,给我打钱!

玉油柑?是一种什么样的橘子吗?66个油柑榨出这一瓶果汁,装得下吗?那得是超级espresso的橘子汁吧?!图里这油柑怎么跟苹果似的?这也不像橘子啊。

嘿嘿。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2)

01 小名多,容易混

其实这个饮料用到的“油柑”根本不是柑橘这类的,它的大名叫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南方很多省的“余”、“油”二字的读音差不多,所以可能就误读成油柑子了。它还有一个俗名叫“滇橄榄”。不过呢,它也压根不是橄榄……

哦对,还有一种滇榄(Canarium strictum),这个可是橄榄属的,是正经橄榄!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3)

余甘子

古人闹不清余甘子和橄榄的关系,也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余甘子的口感和橄榄有相似之处——不甜,只有酸涩感,但吃完会有一些回甘,细闻还有类似葡萄的淡淡香气。再加上又都是绿色的小球,在没有照片的年代,搞混再正常不过了。

黄庭坚在诗里写道:

方怀味谏轩中果,忽见金盘橄榄来。

想共余甘有瓜葛,苦中真味晚方回。

这首诗很直白,写的是黄老师(可能是)第一次吃橄榄的感受。他说想必这东西和余甘子有点瓜葛,回甘的口感很相似。

看,连这么大人物都觉得这两种果子肯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关系,更别说普通的古代老百姓了。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4)

余甘子和橄榄合照

其实橄榄、余甘子和柑子都差十万八千里。

余甘子是大戟科叶下珠属的植物(在新系统中“升级”为叶下珠科余甘子属)。非要说呢,它和乌桕、蓖麻、木薯是同科的远亲。

大戟科是大毒草的集中地,科里的种类多少有点毒副作用,最著名的比如巴豆,你懂的。余甘子是大戟科里少见的好孩子,无毒无害,口味还不错。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5)

02 外来和尚会念经

虽然在我国南方很多省份都有野生和栽培的余甘子,但是它大概率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方向。

在印度和西域,余甘子自古就是佳物,以至于英语当中,会把余甘子叫做“印度醋栗”之类的名字。

余甘子的梵语名字叫āmalaka,意思类似于“无垢之果”,意义颇为神圣。据印度经卷记载,阿育王送给佛教僧伽最后的礼物就是余甘子。我国就把它翻译成庵摩罗或者庵摩勒。甚至直到清朝,庵摩勒还是余甘子比较官方的名字。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6)

在清代的“植物志”《植物名实图考》上,它就叫庵摩勒

我国的余甘子主要生长在云南,往东直到广东也都有分布,不过以云南野生最多。国外分布也广,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尼一代也都有。云南野生余甘子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元江、怒江等干热河谷区域。

干热河谷是一类四周被湿润环境包围,下部较干旱、温度较高的地形,这正好符合余甘子的性格——喜欢炎热的环境,耐贫瘠酸土干旱,是很多艰苦环境的开路先锋,可以用来控制水土流失,绿化荒地。

不过,它喜欢的热带亚热带通常不用绿化……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7)

金沙江干热河谷

余甘子是乔木,也就是大树,最高可以长到20多米,一人抱粗细。当然,栽培的品种不会这么高,采收实在太麻烦。

它的花很小,和幼叶一起长出来,加上是大树,所以很不起眼,南方人民见过它果子的多,说到花大家就没什么印象了。余甘子的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颜值并不高,但也算清新。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8)

余甘子的花序

余甘子见于我国史册是从东汉开始,在宋代仿佛一下子流行开来。尤其是苏轼以及他身边的“苏门四学士”,特别喜欢余甘子。我们上面说到了黄庭坚,除了那首诗,他还写过“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这带货能力,妥妥的余甘子代言人。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9)

苏轼写过“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余甘。”可见余甘子和橄榄的又一个共同点——佐酒。

秦观也写过:

粲粲庵摩勒,作汤美无有。

上客赋骊驹,玉奁开素手。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苏轼喜欢就经常请四学士吃,结果形成了一股文坛的流行风尚。

03 榨汁熬药两相宜

除了生吃、盐渍、酒泡、煮汤之外,古人也用余甘子榨汁和酿酒。杨孚《异物志》里还提到“盐蒸之,尤美,可多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我想想就放弃了。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可能记得,里面提到了“进口美酒”三勒浆,酿造原料里就有余甘子。上网一查,现在还有一种植物饮料叫三勒浆,不过跟那个唐朝的三勒浆没啥关系。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10)

图片来自:《长安十二时辰》

唐代三勒浆做法:

“诃黎勒、毗黎勒、庵摩勒,已上并和核用各三大两捣如麻豆大,不用细,以白蜜一斗、新汲水二斗、熟调。投干净五斗瓮中即下三勒末,搅和匀。数重纸密封。三四日开更搅。以干净帛拭去汗,候发定即止。但密封此月一日合满三十日即成。”

诃黎勒就是诃子,毗黎勒到今天还叫这个,是使君子科的植物。庵摩勒当然就是余甘子了。

看名字就能知道,这三种都是西域来的果子,这个酒方也是西域传来,而“三勒浆”这个名字显然是汉人起的。据说这种低度果酒深受唐朝宫廷喜欢。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11)

毗黎勒(Terminalia bellirica

图片来自:wiki

余甘子还是传统医学的重要药材,更是藏族、白族医生的好朋友。它们用余甘子来解热清毒,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病症。

说回网红饮料。

最近这种油柑汁之所以流行,是据说有“刮油、通便、减肥”的作用。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是胡说。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12)

虽然中医并不使用余甘子减肥(古人也不用减肥),但《本草纲目》里也写了余甘子“久服轻身”的字样。现代医学、化学还证明了余甘子有一定的降血脂、降血压和减体重的作用,从文献看,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上有效率都很可观。也有医药企业一直在探索余甘子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应用。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13)

不过话说回来,指望饮料来刮油减肥我觉得还是过于偷懒了。一来余甘子的减脂功能未得到大规模的实验,也没有应用于实际治疗领域,说明“实力”还是有限。二来余甘子富含单宁、酚酸类物质,本身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消化问题。三来以余甘子生果的口感来说,能做成适口的饮料,里面的甜味剂想必也不少...吧。

所以喝饮料呢,好喝就行,其他的就别指望了。

哪些人不适合喝余甘子(每天一个窜稀小技巧)(14)

想喝不加糖的可以自己在家做,很酸爽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图片来自 | 123rf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