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白电影片段冯小刚(潘金莲状告冯小刚)(1)

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 《我不是潘金莲》获最佳电影奖。3月21日,获得最佳女主角的范冰冰及最佳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导演冯小刚在新闻发布会上。 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作者:杨光志

做导演的冯小刚,可能从未想过会因为导演一部与历史小说中人物同名的电影而被告上法庭。

2016年,由冯小刚导演、范冰冰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获得巨大成功。电影改编自作家刘震云创作、2012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

只是没想到,《我不是潘金莲》引发了全国潘氏宗亲会的不满,认为该影片有损潘氏名誉。来自广东增城市的癌症患者潘金莲,更是将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等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

这状告得好,告得妙,告得原告被告都咪咪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借此一告,原告可以一吐几百年来的郁闷之气。被告呢,冯小刚早用《甲方乙方》那句台词说绝了——“求求你了告我们吧。打官司的费用,我们出。”他可能内心特遗憾的是,官司怎么不来得更早点呢,这一波票房都抢完了才告,无助于官宣啊,阳光总在风雨后,官司得在上映前,这才是炒作之要啊。

这事让我想起之前一个类似的官司,就是“霍元甲后人起诉影片《霍元甲》侵犯名誉权”,那个官司打下来的结果是,原告败诉。

这事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类似同名尴尬,就是《智取威虎山》火了,某地一个名叫杨子荣的大地主的儿子,遭遇各种尴尬,“你也配叫这名?”“你必须改名!”闹得那家伙后悔不已,只怪爹妈取名时,没知识,不长眼,没预判,不知道有个英雄杨子荣会火,我一个地主崽子,怎么能跟英雄撞车呢?

这事还让我想起了那句“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是姓秦者的烦恼,这是名桧者的抱怨,历史上出了个秦桧这货,将这姓也脏了,名也废了,于是乎,后人再也不想用桧来取名了,但秦这个祖宗给的姓绕不开啊,于是姓秦的来到岳飞墓前,无奈地不得不替祖上这个祸胎背锅受累,这羞愧,来得真是无语。

经典对白电影片段冯小刚(潘金莲状告冯小刚)(2)

这回姓潘的不乐意类似姓秦的那般躺枪了,全国潘氏宗亲会联手要向一个电影作品告状,也难怪,姓潘的忍气吞声太久,受嘲弄、被压抑而苦闷,除了潘金莲这回事,还有潘仁美那货,历史上留下的骂名也写进了《杨家将》,潘仁美被描绘成大奸臣,在《杨家将》中,他公报私仇,未对杨令公率领的部队给予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潘家与我杨家,那是结下了世仇的。

因了这段公案,按说,我姓杨的见到姓潘的,就该“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甚至干点“还我杨家将性命来”的发飙之举,拳脚相向,拔刃相刺,啥都行,谁叫你潘家祖上欠我们杨家那么多的血债呢?

可这样一来,《隋唐演义》里,我杨家杨广那货欠下的血债,又由谁来还呢?然后,我还惴惴不安地想,我年轻时,对班上一个姓潘的女同学单相思好久,这事,是不是得写本《忏悔录》来洗心革面一回呢?

从上面的扯淡戏说,我只想说一句结论:所谓几百年的侮辱,其实是个假命题,一个戏对一个角色的塑造,应允许在一定的程度上和范围内进行虚构与夸张。往上追溯,你潘家要告得告写水浒传的施耐庵,跟冯小刚这个“二传手”没关系,再说了,戏上的潘金莲,跟现实生活中的潘金莲也没啥子关系,拿个患病老人来当原告折腾,这是闲吃萝卜淡操心,具体对这个生活中叫潘金莲的当事人来说,这也不是对病人的真爱,而是对病人的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