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年可以开始考研(什么时候决定开始考研的)(1)

01 ⎡ 什么时候决定开始考研的?⎦

学长2 我是二战,准确来说第一次考研是2017年7月份开始萌生这个想法的,付诸实践大概是9月份吧。尤其记得我过了国庆节才买的备考书,在陆陆续续后期准备后期的复习。只有短短不到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导致第一次基础知识不牢固,初试擦肩过,复试就被刷了。

第二次考研大概18年4月份。当时我就做了提前准备工作,提前搜集了专业课的书,也在暑假报了英语和政治系统班。因为今年准备的早,也比较充分,所以今年的结果还算满意。一句话,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准备,路可以有多条,但终点只有一个。

小胖儿 这个记得不太清了,就是觉得自己应该考,因为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就选择了考研。再加上大一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导员给大家传达的思想就是要考研,慢慢、慢慢你就觉得自己应该考研。

杨茜 去年2月决定考研,在谨慎确立了目标院校专业,并且把考虫政治英语数学系统班都报好了后四月底辞掉了工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前期只是听课,而且只听数学和政治课,每天也仅仅是偶尔学习,没有专心复习,6月底找到了可以学习的地方,于是开始专心备考。

作为往届生的一个大烦恼就是找不到可以学习的地方,建议往届生找到了可以学习的地方并且资料都较为完备的时候再辞职备考。

02 ⎡怎么确定目标院校的?⎦

郭子萱 当时买的考研大礼包里面择校手册,找到自己要考的专业,在比较好的学校里面选,按照田更老师教的方法,把每个学校按照专业等级,所在城市,自己对要考的专业课的熟悉程度等因素,列成一个表格,选择把握最大的学校。

择校有两个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一个是复试时间早还是晚,有的学校复试较晚,万一没录上,就会影响调剂;二是要问问前一年复试淘汰了多少人,这些人都能调剂到哪里。

方方涛 确定目标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可以跟风,脑子发热,不加思索,一定要问问自己把该考虑的因素考虑进去。我第一次确定学校就是没有太怎么经过思考,提前也没有了解过目标院校考题风格,招生人数,参考书,相关的导师,以及有没有就读的学长学姐(这个真的很重要),所以就按常规复习了,导致初试成绩惨不忍睹,刚过学院复试线,倒数第二进复试,总成绩倒数第四。所以第二次再考的时候我就有了确定的方向。

一选学校,选择自己目标追求的学校,一般来说三个方面:是看地方呢/名校排名/专业排名。我主要看到了学校排名这个方面的因素。了解报录比,考试重点,出题风格,成绩比例等等。

二选专业就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特征看自己的特性知识面适合做什么,报考哪个专业自己的利用率能达到最大。兰大比热门学校难度较小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举个例子:我了解专业课有一道分60的新闻评论预测了下应该每年都考,而且我自己写这种问题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专业课这方面相对来说对我来说不太吃力。因为我本科学过传播学这门课程,而且考试成绩是90分,所以对传播学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熟。

三人缘,复试我认识了一个去年一同复试在一个小组且已录取的学姐。所以她的初复试资料我都拿到手了。在后来,我们就成了彼此熟悉的朋友。所以好多复习资料和专业课方面的复习让我省去了好多的时间。今年成绩出来时,刚好询问得知她的导师今年还带研究生,所以我就通过学姐的介绍了我的大概情况通过邮件联系了导师。这对我的鼓舞很大,使我可以安安心心准备和参加复试。

小胖儿 当时我是比较盲目的,问了问关系比较好的学姐,看哪个院校好考、哪个院校我们学校考的人多、哪个出的真题比较多,就选哪个,但当时的我太单纯了。

你应该先看你自身的实力怎么样,和目标院校有多大的差距,然后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步步缩小这段差距。之前的学姐、学长考上的,这仅是一个参考,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但是你选择了一所院校,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途别折腾别换了,咬住牙,一定要坚持下去。

杨茜 梦想 现实。

首先是梦想,在我眼里西交大是西北第一名校,我是西安本地人,西交也是我一直梦想的学校,而且我是辞职考研,不想将就,想着要么我就考一个我认为最好的,要么就不考,于是义无反顾选择了这个学校,我是一战也没有任何经验,这个举动还是有一些冲动的成分。

再说说现实,我本科西建大,虽不是211,但也属于双非一本里较靠前的,西交复试比较公平,应该是不会歧视我的,而且也比较相信自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过初试。本科时候有两个关系很好的同学,考研考上了西交大,觉得他们能行,自己应该也没问题。基于自己认为梦想离现实不远,选择了这个学校。

03 ⎡专业课资料如何获取?⎦

郭子萱 ①问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要资料,在哪找他们:贴吧、豆瓣、各种考研论坛、QQ考研群、知乎、微博,都可以。贴吧和考研群里的学长学姐会比较热心。

②淘宝店直接搜目标院校和专业,有些学校的资料比较全,可以买到。需要给钱吗?给多少?看关系,越熟悉越不在乎,淘宝店的价位大概在10元一套真题 答案,可以参考。

方方涛 ①能找到捷径最好,比如请教即将上研一的学长学姐(挑专业课成绩高的),这样的笔记是先更新的也是最权威的。

②如果没有学长学姐没关系,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互联网时代了,经常看考虫老师的微博,比如石麻麻经常会晒喜报,里面有虫子的报考院校成绩和基本情况,你可以选择目标虫子发微博私信请求帮助,但是注意技巧,态度语气诚恳毕竟一天那么多人,但是信息要自己核实。

③最后一个,上网查阅或者看推送和总结,自己要对信息来源的准确度有一个把控。一般来说,通过学校官网查阅参考书作用不大,好多学校一般都不指定参考书,另外指定的参考书考的东西也不多,我们专业是这样。行业方向,研究新动态这些大背景大环境的知识还比参考书的上的死概念用处大得多。反正我的专业课资料大部分都是学姐给的,参考书基本上没看,因为还是14年的太老太旧了。另外行业类、业界学界的大牛的论文写的通论类的参考书都可以看。还有就是可以参考学科排名顶尖学校的参考书,比如新闻与传播这个学科的领头羊人大中传的参考书都可以看。

杨茜 我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从贴吧和通过同学介绍找学长学姐获得往年真题资料,二是从官网寻找指定课本。但不幸的是西交专业课资料非常的少,而且我这个专业的专业课是西交变化的第二年,毫无资料。

上一届专硕仅仅有三个人通过了初试,实在是找不到学长学姐,我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个上一届学硕的学长,用处不是很大,只能问到他题型,他已经忘记了考题内容是什么~然后西交当时十月官网才出的指定课本。我九月份开始复习的专业课,也就只能用那个专业课市场上比较有名的书了。

04 ⎡政治什么时候开始复习的?⎦

郭子萱 三月报了系统班开始复习的,越早复习越好,七八月就有更多的时间看专业课。每天两个小时,有课听课,没课做一下作业。

方方涛 个人觉得政治战线一般来说半年差不多。第一次政治75分,这个因为我自己又红又专,是文科生。政治第一年基本没怎么看,全靠基础。考前做模拟题看热点。

第二年我知道自己运气用完了,果断跟了考虫的秋季系统版,这个对于基础薄弱又不想浪费时间、自己也记不住的学生最适合。不是我非得安利,是因为我自己体验过了,真的非常好用,从基础讲到进阶到到后来的模拟,考虫团队去年还预测了大题哦。一般来说不建议自己复习。上课,辅之以练题,不上70 真是天理难容,前提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跟着老师学,字写整齐。随便多个5分是没有问题的。

杨茜 政治很建议大家早点复习,每天只用学一点点,到后期会非常轻松,作为理工科学生,后期需要大量的时间强化高数和专业课的知识,专业课和高数是理工科学生的重头戏,很拉成绩,成也高数,败也高数。

政治报的考虫春季班,课程貌似是五月开始的,基础课8月底前就学完了,可能很多同学8月份还没有开始学政治甚至资料都没有准备,但是你已经把基础知识框架掌握了,心里会觉得很稳不慌,你的心理状态也会和别人很不一样,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老师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规划,到什么阶段老师讲什么阶段的课,并且资料也会直接邮寄到手,省去了很多找资料和迷茫自己该怎么学学什么的时间,我是一直跟着直播课,老师让我背哪干什么我就背哪干什么,其它没有做任何额外工作,十分省心,所以觉得自己政治没花什么时间,可能是把功夫都用在了平时~

05 ⎡专业课复习的烦恼有哪些?⎦

郭子萱 我是理科,生物学,考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两本书。知识点非常多,要理解还要大量背记。题型主要是简答题和综合题。

记不住怎么办?反复看,我觉得只用眼睛看效果不好,就抄写,但是抄写很费时间,一天抄一套真题,因为答案给的特别详细,大概要抄6个小时。

很绝望感觉自己背不住想放弃怎么办?千万别放弃!看一遍就顶一遍的用,考场上多少都能想起来几句,想起来一句写一句,总比不会强,多少都有点分。每道题多一分,总分能多出20啊!!

专业课找不到重点怎么办?把考过的点都在书上标出来,考的多的就是重点。

目标学校没有专业课真题资料怎么办?第一、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期中期末考试题。第二、同一地区,和目标学校差不多的学校或者更好一些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历年真题可以参考。

方方涛 文科类的知识最大的特点是多、杂、难以记忆。但是拿我自己来说,两年的复习我都没有刻意去背知识点。

而是第一遍根据参考书手过笔记,把认为该考的知识点统统用笔记的形式过一遍,要认认真真。第二遍具体的知识点梳理大标题、小标题,挑知识点儿的精华部分再过一遍笔记,不要为了省时间在第一遍笔记上划。第三遍梳理大框架,按章节,按书本、按学科梳理。因为我一边上班一边复习没有太多时间把这些时间做的很细,我就会去网上听业界学姐重要大牛对这个学科的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等这些最新最前沿的言论。这个有助于对于大方向大环境的把握。了解一下起码有个熟悉感,遇到不慌。

今年复试有个大题是一篇央视记者采访任正非的采访材料。早在那个采访出来,我就在人民日报的推送看到过原视频,所以卷子发下来看到就特别亲切。对待专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人文类学科。不光要掌握基础,还要关注前沿,政策方针。让自己懂得更多。

小胖儿 看过之后会忘。我看完一门专业课的知识点,然后开始做题,发现看过的基本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当时真急了,但后来学着安抚自己的情绪,越急越乱,不要着急,我当时就自我鼓励,然后又看知识点,这次边看知识点边做题。每次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最好把之前的已经复习过的再看一遍。

杨茜 刚开始总是在纠结我应该在晚上复习专业课还是下午,经过尝试,发现我下午学专业课会比晚上效率高。到晚上应该是一天中最疲惫的时候,思想不容易集中,想睡觉休息,就把相对轻松的政治英语放在晚上比较好。尝试了下午学习专业课后,效率确实比我之前晚上学专业课好了一些。

一直很烦恼学专业课没有资料,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找资料,每天苦于没有资料,导致心情也不太好,浪费了不少时间,事实证明有那个时间不如把课本和课后习题一遍遍的深入理解,而且可能就算找到了名校专业课的题知道了题型,今年可能还是会变。名校出题比较创新,知识点考察的也非常细,例如,上一届考力学只出了6道大题,今年就出了填空题,一道填空题的分值高达15-20分,而且填空题考察的知识点还是以往未考过的点,很细。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找到资料也不用过分的担心,一定要把课本基础知识学透,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要低估名校出题的创新能力。

06 ⎡二战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方方涛 二战最大的压力就是自我否定、怀疑、退缩与坚持的压力。看到身边的朋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的风生水起的,但自己就真的就要这样甘于一辈子就呆在四五线小城市里。

对于我来说,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取舍的问题。但梦想只有一次,趁年轻想干啥就去干,不要有太多顾虑,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信心一定要坚定,拿我自己来说,不二战,我也可以平平淡淡一个月拿个五六千的工资在我们那边收入也是中上等了,一辈子不愁吃不愁穿,但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想去改变。尤其是每次学不进去了,可以出去跑跑步,跑到全身冒汗,然后不断反问自己,真的就这样算了嘛。一次次怀疑退缩,一次次更加坚定信心。累的时候多喝适当喝点儿鸡汤,比如我会去看看兰大的官微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回忆回忆工作的辛苦和艰辛。给自己一个憧憬,找个对比。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学习的信息和动力。

小胖儿 二战时在备考的前期阶段其实还好,因为我跟一个与我关系特别好的小伙伴儿在一起住,看到我情绪不对的时候,她会安慰我;我俩还时不时的讨论一下进度,一般都是我比她慢,然后她就开始教育我。我俩到后来都挺紧张的,我紧张完了她开始紧张,然后就一个安慰一个。晚上去操场跑跑步。听石麻麻的课你真的会放松很多,石麻麻的课可以说的上是我考研期间的开心果。心情烦躁了就去听考虫的课程就好像一个能量转换站,把你的负能量吸收进去,出来的全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我不高兴的时候,在床上躺着觉得空虚,到后来我不高兴就去听考虫的课,听完课之后心情就会莫名的变好,很神奇。

07 ⎡如何平衡专业课⎦

方方涛 这方面根据自己时间,自由分配但总时间条件下,各方面分配均匀,结合自身先件可适当调整三个大类时间你的比例。一般正常来说是政治、英语、专业课1:1:3。政治英语强烈建议报班,第一班级学习节省时间,少走不必要的弯路,而且知识系统全面。第二点是对自己有一个督促,强迫自己去学习。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效率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课的知识。因为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白天上班,一般6点之后才会有时间去学习,所以政治听了大概只有60%,但最后成绩都是接近70分。英语的话跟着考虫的课程刷了一遍,石麻麻的作文和琢哥的阅读理解拯救了我的英语。专业课的话因为是大头就要五分之三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复习了。我基本上从晚上7点到9点听直播或者补回放。9点之后到12点之间看专业课做笔记。但后来发现强行把学习时间凑够十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效率。

小胖儿 我不考数学,但有两门专业课。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期间紧跟英语政治的直播课程,专业课也会看,基本上时间分配的差不多。因为我是理学,到了后面要算的题真的很多,专业课留的时间多,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安排,今天这门专业课多学了一个小时,它占用了另一门专业课的时间,明天这门课就会少学一会儿。但英语和政治的时间要给,不能断,要一直保持住那个状态,一天学一点一天学一点,这样慢慢去积累,英语不像专业课那样,突然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它是一个细水流长的过程。

杨茜 政治我是一直跟着直播课,乖乖听老师的话,因为开始的早,所以后期每天甚至每周都学不了几个小时,没费什么时间。

英语和政治都是每天晚上学,晚上人很疲惫,听听政治或者英语直播课相对高数专业课来说,不需要动过多脑子,就会觉得很放松,效率也还算高。我是每天早上学习高数,并且一开始备考就直接开始了高数的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在高数上花的时间都是非常多的,问过我的闺蜜,她当时学高数的时间占整个考研复习时间的百分之70,我也和她差不多,全程都在使劲学高数,报的考虫高数班,是燕妈和良哥的组合,基础强化课回放基本都听过三遍,高数基础一定要打牢,不然后期做真题,很容易崩溃,觉得自己怎么这个小知识点不知道,那个知识点也不知道,心态易崩。燕妈和良哥讲的非常细,他俩讲的知识都掌握了,高数成绩一定会令你满意的。从九月份初,我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并且是每天下午给专业课4小时的学习时间,我觉得理工科专业课9月开始应该是够了,我当时也是听学长说他9月底开始,我害怕我学不完就9月初开始的,事实证明9月开始是够的,当然若是专业课你之前没有学过,或者是考好几本书,最好还是提前复习,也可以咨询学长当时几月复习的,给自己一个参考,大致的把握。

08 ⎡学习效率低该如何调整?⎦

方方涛 这个复习阶段的普遍现象,各科都会有这种情况,除非你比较熟的那一门。英语的话跟课程,最好是直播。万一没有课程的话,要换着学,英语分为阅读理解、翻译、作文、新题型大题,比如这段时间自己做阅读理解不行我就去听课程或者做翻译、新题型,避免因为情绪耽误复习时间。这样在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调整。还有就是跨学科,英语做不好我先去做政治或者专业课,换个思路,换种情绪,转移注意力。这样在复习的时候随时保持新鲜感。

实在连所有科目都不想学习了,要么就给自己放松,比如休息一下午睡觉、看电影、逛街、出去嗨,完事儿必须学习。要么就去找真题做不断给自己压力,找差距。而且这样也可以学以致用,了解真题套路,还能提高效率。

杨茜 像岳父说的,出去玩一天,不影响成绩,所以我学不动的时候,就出去彻底的玩一天,刚开始也觉得愧疚感强,但是后来想通了觉得我不休息,就是恶性循环一直都学不好。有时候下午学习觉得很累,晚上也会选择不学习了,出去遛弯放松,操场转转,看看游戏直播。跟我朋友讨论过,她是觉得出去玩一下,会有愧疚感,回来会对学习投入更高的精力和专注度,我觉得她说的也十分在理。

09 ⎡恋爱影响考研吗?⎦

郭子萱 单身比较影响考研。一边谈恋爱一边考研的话,有人给占座,有人给拿比砖头还重的专业课书,还有人陪着上自习。考研的动力也不仅仅是目标院校多好多好,还有是两个人以后可以去一个城市上学或者去同一个学校啦之类的。

单身狗就比较伤。自己抢座自己搬书自己上自习,好容易找个一起考研的研友,没几个月可能就不考了,九月份报名有的人就不报了,十月份秋招有的找的工作了,都上考场了有的人只考一门就不来了,最后就还是剩自己。

方方涛 如果从头到尾相互支持,在考研这件事上首先是搭档研友,其次才是恋人的关系。如果能达到这样,那对于两个人来说肯定是相互促进相互进步,从而达到1 1=2的效果。否则就是那种要么就有对方不支持、从而引发矛盾然后分手影响备考情绪。要把考研当作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对待,在那个阶段就该做复习备考的事情。

个人觉得打算好考研如果没有一个非常见不可靠的关系,就不要一边考研一边谈恋爱,这样的结局很可能是既耽误了对方,也辜负了自己,如果考研前没有谈恋爱就请保持单身直至考研结束,不管结果怎么样。如果有那种暧昧关系可进可退的那种,最好退。因为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做保障,是很难经受住住考研复习阶段的狂风暴雨。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来人的感受。

杨茜 我觉得不影响考研,前提是你们已经谈了好几年,并且比较稳定不吵架,我和我对象就属于几乎不吵架类型的,我学累了就和他一起约个饭,晚上遛弯几公里,聊聊天,吐槽一下,觉得很放松,压力真的会变小很多,对于毕业一年多辞职考研,没有研友的我来说,都是正面的影响,考研路上也算是有个支持你,帮你解压的后背力量了

10 ⎡怎么处理上课和备考的矛盾?⎦

方方涛 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上班和复习的矛盾。从始至终我是一个幸运的人,第一次复试失败后,没有选择调剂。复试完接到了工商银行的体检通知,所以我二战我一直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因为银行上班时间有规律你双休,朝8晚4。总体来说复习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如果打算在职考研的话,起码你得保证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空余的除了睡觉的时间,这样你才有时间精力去分配剩下的三分之一的闲暇时间去看书学习。另外工作的话找一个简单轻松下班不用操行的工作,一般来说银行还是比较合适的。上班8小时就好好上班,不要让你的老板和同事看出什么端倪。一般来说你平常表现好的话你走的时候也好说话,一般单位领导也支持年轻人出去闯。然后下班时间就要认认真真准备复习,不要被其他的事情打扰。这个过程需要有很强的毅力。

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来说,一定要把字写整齐,因为好的字老师是没有办法不给你高分的,随便在初试复试高个10-20分是没有问题的。多知道点儿本科学校和目标院校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多认识些人也是很重要的。总之考研是个艰苦的事情,同时也是个享受的过程。只要坚持,只要不半途而废,总会有好结果的。

小胖儿 如果学校真的查课很严的话,那你就去上课,千万不要产生那种逆反心里,去上了就去上了,就别抱怨了,越埋怨你就觉得你自己越委屈。

下面我说的这种情况最忌讳:比如说,上课之前开始纠结,我是去呢还是不去呢,不行,我问问那谁,她去我就去,她不去我也不去。你一问,结果人家去,你还想再问一个……最后你决定你不去,然后你就开始盯着手机,紧张的看着班级群里的消息,生怕老师点名……他们下课了,你又开始着急问他们老师点没点名?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是静不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