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时不时总见得到一类病人,本来是来看妇科的,但是采集病史问着问着,就问出来很多不是妇科的问题了。

比如这个总是皮肤起疹瘙痒的毛病,秋冬季节尤其严重。这个病其实很高发,很常见,老人小孩高发,精神压力大的育龄期妇女也很高发。这病说大不大,说小又总是顽固难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病人也往往也因此烦躁。

其实,皮肤起疹瘙痒,只是身体健康亮红灯的一个标志。人的免疫免疫系统对大部分病而言都有一定自限性,不会缠绵难愈。总是出现皮肤起疹瘙痒,就提醒我们病人身体出了问题,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要重视调理了。皮肤起疹瘙痒,属于众多详细皮肤病的一个共同症状。我是妇科的医生,没去研究皮肤科具体有什么规范病名,可能属于慢性皮肤过敏一类,但是,中医讲究重视症状辩证论治,对病名我没具体研究,我统一称之为皮肤起疹瘙痒。

中医对皮肤起疹瘙痒,是有一定办法的。皮肤敏感,关系到免疫系统,与肺肝脾肾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临床调理从调理肺肝脾肾出发,能有效改善或治愈患者皮肤症状。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病,要重视肺脏调理。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与脾运化密切相关,肝主疏泄,也会影响脾胃大肠运化功能,影响一身气机,影响气血运行。肾为一身气之根源,而肺主气,肺气根源于肾,肾气不足则肺气不足,容易卫表不固,容易出现皮肤疾病。虽然与这四个脏关系最大,但实际上,慢性皮肤过敏与五脏六腑都有关联。

我们临床经常见到些顽固皮肤过敏的人,或一接触某些东西就过敏,或精神激动、压抑后皮疹发作,或进食不慎后皮疹发作,或劳累后、熬夜后发作,或月经前后发作,或孕期加重。或合并有容易感冒、消化功能不好、月经不调、疲劳乏力等症状。所以,一个皮肤起疹瘙痒,只是一个表象,只是冰山一角,它的下面,隐藏的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

从中医整体观念理论来说,人是一个整体,治病要见微知著,慢性皮肤起疹瘙痒应该调理的是整个机体,而不是单纯口服抗过敏药或皮肤外用药那么简单。

顽固皮肤起疹瘙痒病机复杂,这也是导致其临床难治的根本原因。所以治疗需辩证精准,才能用药精准有效。没有一定临床经验,确实难以治疗收效。所以往往临床见到的病人,大多是各方求治仍然效果不好者。

皮肤起疹瘙痒,其实属于机体自我排邪的途径。那邪从何来?只要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或摄食不慎,就会湿毒内生、内停。体内有湿毒聚集,就会流散到全身各处,或肠道,或皮肤,或外阴等出现各种症状。只要体内有湿毒内停,机体免疫系统就要自己想办法把这些湿毒排出去来自救。但是,也不排除免疫系统自救过狠,变成自杀,导致一些顽固免疫病要药物抑制免疫以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湿毒可以从肠道排走,从尿道排走,从生殖道走,也可以从皮肤汗孔排走,可以从全身任何部位寻找途径排走。所以看到这类皮肤起疹瘙痒的病人,不要一味清热凉血止痒,闭门留寇。而要认真采集病史,给病人详细体查,认真分析四诊资料,尤其是舌脉资料,分清证型,分清寒热虚实,才能精准用药。

顽固皮肤起疹瘙痒,久病必虚,久病必瘀,长期反复,其实已经变成了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所以治疗绝不是一个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那么简单。而是扶正祛邪并施,调整五脏六腑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杜绝再发。

中医治疗,脾肾为后天先天之本,健脾补肾是要的,疏肝养肝也是必须的,心情不好的人免疫力肯定更差。补肺宣肺也是需要的,毕竟肺主皮毛,湿毒离皮肤体表最近,排邪从肺走是很有效的。适当再加些养血祛风透表的药。经过中医这些综合调理,病人免疫系统功能上去了,就会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皮肤起疹瘙痒再发。

除了药物治疗外,我还会劝病人积极体育锻炼,比如广场舞就停好,能舒筋活络,疏通全身上下关节,让全身气血循环良好,让人心情愉快,可以让抵抗力明显上升和稳定。

除了锻炼外,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也是要重视的,病从口入,中医食疗养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有些明确过敏的食材,是肯定要避开的。还要避开菌类、笋、海鲜,辛辣腥膻燥热之类的发物食品,对胃肠道和皮肤,总会是有好处的。你惹不起,还不知道躲啊?

顽固皮肤起疹瘙痒,跟心情也是很大关系的,所以病人规律睡眠,调畅情志也很重要。长期压力大,精神处于强烈应激状态,对免疫系统的破坏是很大的,必须重视。药可以靠医生来开,但是心情和睡眠,就只能靠患者自己调控了。所以慢性病治病不是仅仅靠医生就行,还得靠病人遵守医嘱,才能彻底弄好。

所以,如果你饱受顽固皮肤起疹瘙痒折磨,是绝对可以到正规中医机构中医药调理下的。慢性病调理,最少三个月,要有点耐心,不要心急,总会有好转的。

皮肤瘙痒时不时的伴有小疹子(总是皮肤起疹瘙痒)(1)

(科普需要,封面图为网络图片,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