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会审 >

图纸会审是使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单位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可能存在的错漏碰缺等,以确保工程质量,使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今天我们总局IE了图纸会审的要点,一起来看。

图纸会审不通过为哪般?!!

——18个小知识为您解读

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m²(非车库用房)。

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m²。

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以上原因是对规范规定采用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条文内容不够熟悉)。

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m²。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如体育建筑等)。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m²,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餐厅)。

16.安全疏散楼梯间与相邻房间的窗间墙,或防火墙两侧的窗间墙,或连体住宅不同单元相邻两户

17.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8.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mm,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mm宽度(因为门框占150mm)。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池。

图纸会审 · 审查内容

图纸会审基础知识大全(图纸会审要点不明晰)(1)

建筑部分

建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足之处 ,建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先小后大

首先看小样图再看大样图,核对在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做法与大样图的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编号、类型、型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索引符号是否存在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先建筑后结构

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并把建筑图与结构图相互对照,核对其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杏对有无遗漏尺寸,有无构造不合理之处。

先一般后特殊

应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隔声、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图纸与说明结合

要在看图纸时对照设计总说明和图中的细部说明,核对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土建与安装结合

当看土建图时,应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安装图,并核对与土建有关的安装图有无矛盾,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了解安装对土建的要求,以便考虑在施工中的协作问题。

图纸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

就是核对图纸有无不切合实际之处,如建筑物相对位置、场地标高,地质情况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对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能否做到等。为了作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应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存在的问题。

图纸会审 · 审核要点

图纸会审基础知识大全(图纸会审要点不明晰)(2)

综合

(1)核对施工图的全部内容与初步设计审查批复的指定的范围有无出入;

(2)核对各专业设计分工是否明确,特别是与设备供货厂家的衔接条件是否完善,设计是否到位;

(3)核对各专业之间有无矛盾、错漏。

总图

(1)布置是否合理,对生产(使用)、安全、环保、消防、施工等方面有无不利影响;

(2)场地内及附近施工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基础、地下管线(水、电、气、通风等)应在图中标明,至少应予说明;

(3)上、下水、电气、通风、电视、煤气、道路来龙去脉(交接发点坐标及标高)应注清楚。并与相关专业图纸核对有无出入;

(4)道路、场地、排水等结构及坡度应明确;

(5)对周边如有高差较大的挖(填)边坡,应有可靠的边坡防护设施。

土建

土方工程

(1)应有原场地实测地形图(包括测量成果),并附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及原地下隐蔽工程或障碍物的位置和标高。

(2)对原场地土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和需加保护或清除的隐蔽工程或障碍物图纸应有明确说明和要求。

(3)场地平整设计图纸应有明确的边界坐标、标高及表面排水坡度,与总图核对有无矛盾或疏漏。

(4)土方平衡调配是否合理;土方施工对沿线道路、桥梁、生产、安全、环境等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在详细了解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上部荷载、结构形式、安全要求、施工条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所采用的地基处理办法是否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2)设计图纸应明确地基处理过程中或处理后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检测手段、检验标准或执行的规范、规程、标准,对特殊的地基处理措施设计应提出必要的施工工艺;

(3)对工程地质复杂的地区或对沉降敏感的建、构筑物是否有必要增加相关的勘探试验;

(4)地基及基础施工时对场地内或附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正常生产、生活、交通、安全有无不利影响;

(5)对有腐蚀介质渗透区域的地基或基础有没有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

(6)对地下室工程施工缝、后浇带等的防渗措施有没有作重点说明;

(7)结合上部荷载传递检查桩位图有无错误或遗漏。

建筑结构工程

(1)核对建、构筑物平面坐标、尺寸及标高,核对与电气通讯(信号)、采暖通风、给排水、设备安装有关的留洞及预埋件位置、尺寸有无错、漏、埋件应有详图;

(2)结构是否合理,如采用新型的结构、构件则有无充分的理论及实践依据且能否保证安全可靠;

(3)有腐蚀介质区域的建、构筑物是否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腐蚀措施;

(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有详细、完整的配筋图,包括必要的剖面、节点配筋详图、洞口或其它需局部加强区的配筋、钢筋接头形式、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且图面钢筋应有编号并附钢筋表、钢材汇总表、混凝土量表等内容;

(5)对水池、水箱、地下室等防渗、防漏要求较高的构筑物,设计所采用的防渗防漏措施是否合理;

(6)钢结构的母材、焊接材料(焊条、焊算、焊剂、栓等),涂料底漆及面漆)、除锈质量等级,焊接检验要求等设计应予明确规定;

(7)对特种钢材的焊接,设计应明确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必要的工艺性能试验要求。

屋面及楼地面工程

(1)屋面防水、隔热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如选用新型的防水、隔热材料必需有法定检验部门的许可且在本地区使用有充分的依据;

(2)屋面防水、隔热层在檐口、檐沟、天沟、渗水口、预制板拼缝、变形缝、女儿墙等处节点处理的大样应予明确,且结合所选用的防水、隔热材料认真研究其是否合理、施工能否做到。

暖通专业

(1)目录是否齐全(含标准图及重复利用图);设计及施工说明是否完整、设计参数是否合理、计算指标是否经济;系统流程图是否合理;通风、空调及制冷机房有无平、剖面图。

(2)系统形式是否完整、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气流组织是否合理;环保是否达标;设备房设置位置及设备布置形式是否合理、使用及维护是否方便;管井布置及设置大小是否合理;风井进出风口有无控制尺寸及标高;风管及水管的布管形式是否合理;相关预留预埋有否交待、有无安装控制标高、有无减震降噪措施及减震降噪措施是否合理、主要的设备材料选用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满足采购及安装需求。

电力系统

高压系统

1. 高压一次接线图是否合理;是否已征得供电局的同意。

2. 有无计量专用柜。

3. 选用标准图是否正确。

4. 继电保护方式是否合理;整定计算和选择性是否正确。

5. 进线、出线、联络、电压互感器、及计量等回路之联接是否正确。

6. 二次接线图是否正确,端子接线图是否齐全、进线、联络等有无安全闭锁装置。

7. 高压电缆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是否考虑了热稳定问题,有无计算

低压系统

1. 主开关及配出回路开关断流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

2. 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是否合适,与电流表、电度表是否配合。

3. 低压母线安装是否合理,进入开关柜有无问题。

4. 变压器容量计算是否正确,电容补偿是否适当。

5. 配出回路是否都有计算,导线规格型号有无错误。

6. 保护开关的选择与导线的配合是否正确,上下级之间选择性如何。

7. 保护和计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供电部门的规定。

事故电源系统

1. 发电机是否自动起动及自动切换。

2. 发电机室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 发电机室有无通风排烟设备,油箱的安装如何处理,是否满足要求;贮油量是否符合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油库如何解决。

4. 变电所消防报警以及灭火如何解决,有无气体灭火设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 地下室发电机的排烟如何解决,能否满足排烟、排风的要求。

6. 发电机的噪声,隔振如何解决,是否采取了措施。

控制原理

1. 控制原理图能否满足工艺要求,或使用要求,操作是否方便,自动控制是否可靠。

2. 控制电源,控制元件,控制仪表,是否合理可靠、接点数量及容量是否满足要求。

3. 材料表是否齐全,规格型号是否确切。

4. 控制箱选型是否合适,电器布置尺寸是否合适,箱体厚度与箱内设备是否适应。

5. 有无工艺流程或控制要求图,或控制说明。

6. 非标控制箱,配电箱,切换箱等加工图是否齐全,盘面布置是否合理,端子接线是否有误,加工说明是否详细。

电力系统

1. 电力系统的保护是否正确,导线规格是否配合。

2. 每一支路,每一段线(即由配电箱至配电箱一段)其导线规格及管径是否均已标注清楚。

3. 大干线小开关及干线并接问题如何解决。

4. 配电箱支路的开关,熔断器等规格容量是否均已标注清楚。

5. 配电箱支路出线开关容量是否已标注清楚。

6. 回路编号,管线规格是否已注明。

7. 导线与管径配合是否正确。

电力平面图

1. 电源引入的方向,位置是否合适,图上有无注明。

2. 配电箱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便于维修和操作。

3. 电力配电系统是否考虑了生产工艺,防火分区等。

4. 管线穿越楼板、墙及暗装配电箱等是否留洞,穿外墙时的防水是否解决。

5. 控制线路在平面图里是否已有表示、管线规格有无遗漏现象。

6. 配电箱的型号、容量、编号、代号及安装高度等是否均已注明。

7. 用电设备的编号、容量及安装高度是否均已注明。

8. 单相负荷的三相分配是否平衡。

9. 要不要降压起动,是否影响其他设备的运行。

照明系统

照明平面图

1. 电源方向、位置是否合理,相数是否得当,图上是否已注明。

2. 是否设有进线总开关,回路编号及导线规格是否均已注明。

3. 架空进线高度是否能满足规范要求,电力、照明是否分开装表。

4. 配电箱的位置是否合适,明装暗装是否得当,留调位置及大小是否已经提出要求。

5. 各相负荷是否平衡,单路容量是否合适,每支路灯头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 支路长度是否合适,电压降能否满足规范要求,有无计算。

7. 导线根数是否有误,导线根数与管径配合是否合理。

8. 管线的敷设方式是否合理,明配线及暗配线与结构形式是否相符。

9. 事故照明是否满足要求,电源如何解决,灯头线、开关线是否有遗漏现象。

10. 局部照明的安装高度,使用电压,导线截面等是否合理。

11 灯具的规格型号,安装方式,安装高度及灯泡数量是否标注清楚。

12. 非标灯具的安装详图是否齐全,有装修要求的灯具是否已有注明。

13. 照度选择是否合适,有无计算,是否满足要求。

照明系统图

1. 配电箱的型号、编号、代号、容量是否标注清楚。

2. 配电箱进线电缆的编号、代号、截面、管径,是否已标注清楚。

3. 由配电箱至配电箱各段电缆或导线规格、管径是否已注明。

4. 配电箱分支回路的开关(或溶断器)导线管径是否已标注清楚。

5. 大截面电缆与DE6型开关的接线如何解决。

6. 各级开关保护的选择性如何,是否满足要求。

消防设备配电

(消防设备未采用单独供电回路)

1. 各类风机名称混淆,线路混接。

2. 消控室与弱电中心合用时,电源也合用。

3. 将屋顶消防稳压泵接在照明箱上。

4. 将消梯底坑排水泵接在生活泵配电箱上。

5. 将消泵房的排水泵接在非消防电源上。

6. 将小容量的排风机接在防排烟风机配电箱上(勿以利小而不为,勿以弊小而为之)。

7. 将火警装置电源接在靠近的照明箱上。

8. 高压母线的规格型号选择是否正确,高压电器的选择与开关柜是否符合。

9. 仪表配备是否齐全,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等规格型号是否正确。

10. 电压互感器,断路器等规格型号与高压开关柜的成套性是否符合。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1. 防雷等级划分是否正确,图纸有无说明。

2. 接地电阻要求值是多少,有无说明。

3. 材料防腐,镀锌是否有所要求,有无说明。

4. 导体(包括钢筋)连接是否采用焊接,有无说明。

接闪器设计

1. 避雷带的材料,如为圆钢或扁钢规格是否合适。

2. 避雷针的高度和支承安装是否可靠。

3. 避雷带在女儿墙、檐口、屋脊上的安装是否可靠。

4. 避雷带跨越沉降缝,伸缩缝等做法是否得当。

5. 利用钢屋架及铁皮屋等做接闪器是否可靠。

6. 高出屋面的金属部份,如通风帽、旗杆、天线杆、灯杆、水箱、冷却塔是否与防雷装置做了可靠联接。

7. 与节日彩灯并行时,避雷带的高度是否高于节日彩灯。

引下线规范做法

1. 引下线的根数和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 利用柱子纵向主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的连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长度是否有要求。

3. 明敷引下线与其他并行金属管道如落水管,透气管等是否做了可靠连接。

4. 明装引下线根部是否做了穿管保护。

5. 明装或暗装引下线是否做了断线卡子,是否影响建筑外观。

6. 利用柱子钢筋做引下线是否做了测试卡子,位置数量是否合理。

7. 防侧向雷击是否做了笼式避雷网措施。

图纸会审基础知识大全(图纸会审要点不明晰)(3)

有时会突然忘记不同构件代码的含义

为避免尴尬,我们准备了一个便利贴

赶紧带走吧↓↓↓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

1、柱

KZ-框架柱

KZZ-框支柱

XZ-芯柱

LZ-梁上柱

QZ-剪力墙上柱

2、剪力墙

(1)墙柱

YDZ-约束边缘端柱

YAZ-约束边缘暗柱

YYZ-约束边缘翼墙柱

YJZ-约束边缘转角柱

GDZ-构造边缘端柱

GAZ-构造边缘暗柱

GYZ-构造边缘翼墙柱

GJZ-构造边缘转角柱

AZ-非边缘暗柱

FBZ-扶壁柱

(2)墙身

Q-剪力墙

(3)墙梁

LL-连梁(无交叉暗撑、钢筋)

LL(JC)连梁(有交叉暗撑)(03G)

LL(JG)连梁(有交叉钢筋)(03G)

LL(JC)连梁(对角暗撑配筋)

LL(JX)连梁(交叉斜筋配筋)

LL(DX)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AL-暗梁

BKL-边框梁

(4)墙洞

JD-矩形洞口

YD-圆形洞口

3、梁

KL-楼层框架梁

WKL-屋面框架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