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末的时候,来自中原小城的我,先后去了天津、沈阳、大连三城,在此略记对三城的印象。天津、沈阳、大连都是北方大城,或许我底层视角的缘故吧,本文展现给大家的将是这些大城市的另一面。

天津一直以来都是北方大城,我想象中的天津应该是大厦林立、摩肩接踵,但很可惜,这两样,天津都没有。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1)

天津的大街空荡荡的,很少堵车,红绿灯基本一个能过。很多街边的商铺关门,行人也很少。或许是我久居中原之地,习惯了人口繁多,到天津竟感觉略有不适。

在天津著名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曾经的英租界、万国建筑博物馆,几乎没有游客,成排的观光马车闲在那里,不时有三轮车主停我旁边揽客。我问其中一位车主,五大道游客一直这么少吗?车主说,前几年可不是,游客多得很,坐我车得预约。

走进五大道体育场,扩音喇叭不停地反复提醒,“疫情防控请注意,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环顾四周,我前后左右十米,空无一人。

在海河边上的津门故里文化步行街,关门的店铺比开门的多,服务人员比游客多。街道里面的几处相声会馆在卖力地招揽观众,可哪有人去听呢?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2)

是因为疫情影响吗?好像也不是。天津一直是疫情防控优等生,且近期天津没有疫情。天津的疫情防控也很严格,入津及离津都做了核酸检测,而且做的是鼻拭子,那酸爽,做过才知道。

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感觉却像个空城。这种感觉很奇怪。离开天津前,同学安排吃饭,约了个人气颇高的饭馆,一进去烟雾缭绕,客人满满当当。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吧。

出了沈阳高铁站,表弟开车来接我。首先的感觉是,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很多,甚至高架快速路还要堵会儿车。看来,省会城市就是不一样。

只不过,除了人多车多以外,或许行走在老城区吧,入眼的就是破旧和衰败。没有亮眼的建筑,也几乎没有街边绿化,路面平整及保洁也不好。整体的城市建设水平,感觉比郑州差了十年,比南方城市差了二十年。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由于城市建设理念。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3)

但沈阳的饭菜是很实惠的。表弟把晚饭安排在一个叫“某某大盘子”的餐馆,真是大盘子,大分量,一个人一个菜吃不完。第二天中午还吃了网红店的鸡汤素面配鸡架,念念不忘。

沈阳的疫情防控很认真负责。在沈阳呆了两天,接了疫防办四个电话,反复问从哪里来、住哪里、有无社区报备,最后感谢配合。直到已离开沈阳,说已在高铁上,才不再接到沈阳疫防办电话。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4)

参观了“九一八”抗日纪念馆,游玩了沈阳故宫和大帅府,炎炎烈日下,游客仍然很多。沈阳不到一千万人口,但市面上的感觉比天津人口多多了。从数据上看,东三省人口确实外流很多,但应该不包括沈阳。

或许大连是东三省最发达的城市,至少比沈阳现代多了。城市高楼林立,绿化优美,很有些浦东的感觉。站在星海广场南眺,雾霭中的星海湾跨海大桥横于眼前,非常震撼。不少游客海边观潮,沙滩戏水,其乐融融。成群的海鸥在海边低空飞翔,孩子把食物扔在半空,被海鸥精准叼去,惹得孩子们大呼小叫。晚七点的星海广场音乐喷泉,气势磅礴,值得一观。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5)

大连的餐馆也并不是特别昂贵,不管是海鲜还是家常菜,价格都很亲民。大连是北方少有的很像南方的城市。

但有一处例外。

到大连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做过核酸,出了站,就站在了大街上。我们一行数人,被一拉客者反复纠缠,说是他有小客车,能把我们一趟送过去,就是要先到他们旁边的店里听听他给我们安排的大连旅游计划。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6)

我们自然是不去的,但那人不依不饶。我们想乘停在路边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说目的地太近,不拉。没办法,我们只得辗转两个街区乘地铁,坐了四五站,又步行一段路,才到住的地方。

在高铁站规范出租车行驶很难吗?大连,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友好。

曾经的第三城天津(大城市的另一面)(7)

从大连返程,本打算坐大连到天津的轮渡,但自2015年8月天津港大爆炸后就停运了,至今没开。于是,又原路返回沈阳,经天津回河南。高铁从天津西站驶出,回望市区,一座高耸入云的细细高楼宛若鹤立鸡群,难道竟是世界最高烂尾楼117大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