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人民最近心里有事。自从垃圾分类开始推行,如何在居委会阿姨犀利的目光下扔对垃圾就成了每天的头等大事。一念之差,轻则批评,重则罚款。然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与其每日沉浸在被垃圾支配的恐惧中,靠各种扔垃圾段子聊以慰藉,不如早日掌握分类“秘籍”,只要看穿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障眼法”,扔对垃圾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1)

(网络图)

一、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

拦在大家面前的第一座大山莫过于干垃圾和湿垃圾了,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大部分人应该已经在实践中发现了——干湿分类与垃圾的水分含量没有任何关系:有的垃圾,不管多湿都是干垃圾;有的垃圾,不管多干都是湿垃圾;有的垃圾,不论干湿都是干垃圾;有的垃圾,不论干湿都是湿垃圾……

如果“阵亡”在了这一关,也就基本告别垃圾分类了,那究竟怎样才能分清干湿垃圾呢?央视“段子手”朱广权给出了这样的方案:让猪试吃,猪能吃的就是湿垃圾。问题也来了,家里没养过猪,怎么知道猪吃什么?就算家里养了猪,是不是以后湿垃圾就能直接喂猪了呢?

且不说猪心里有多苦,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判断方法不准确也不可行。猪虽然不挑食,会吃大部分食物残渣,但是湿垃圾中的园林垃圾如某些花卉、绿植等,猪就没什么兴趣。另外,现代化养猪场一般都统一喂精心配比的饲料,并不会接受湿垃圾作为猪食,想找猪来做试吃员可没那么容易!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2)

无辜的猪猪们(图片来源:pixabay)

要想真正搞清楚某种垃圾是“干”还是“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回归干湿垃圾的根本定义。

干湿垃圾这种新分类名本身存在一定的迷惑性,它们所指代的垃圾类别大家其实并不陌生。垃圾分类包括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多分法。

二分法指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或者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类;三分法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或者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四分法指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多分法则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

上海采用的就是四分法,只不过将厨余垃圾换了个名字——湿垃圾,这类垃圾也叫易腐垃圾或有机垃圾,本质上都是一回事;而干垃圾对应的是四分法中的其他垃圾,有时也叫不可回收垃圾。

这样一来湿垃圾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它们和厨余垃圾一样,最大特征就是易腐烂、可分解,主要包括食物残渣和园林垃圾。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分类成湿垃圾还必须满足一个“隐形要求”:易粉碎。这是由于湿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站之后会被进一步加工搅碎,大块骨头、扇贝壳、椰子壳、榴莲壳、桃核、玉米皮、头发等垃圾硬度高或者韧性强、易缠绕,有可能损坏机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且这些坚硬的外壳降解速度往往也比较慢,会影响垃圾处理的整体效率。所以它们应该被归类为干垃圾。

弄清楚了湿垃圾是什么,干垃圾也就简单了,它原名为“其他垃圾”,也就是说除了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以及需要特殊处理的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之外,都可以是干垃圾,比如过期化妆品、烟头、炉渣、陶瓷碗碟、蜘蛛丝等等。

二、吃货的迷思

吃货应该是受垃圾分类规定影响非常明显的一个群体,毕竟过去享用完美食,内心都是满足感,现在吃完后却要接着做“分类题”,想想突然就觉得不饿了呢!其实,在掌握了干湿分类基本规则之后,只要再熟悉一些“经典难题”的解法,就能在扔垃圾时事半功倍了。

◆经典难题之一——小龙虾

曾经有人认为小龙虾应当分解为虾头、虾壳、虾肉以及虾黄,其中虾头和虾壳是干垃圾,虾肉和虾黄是湿垃圾,要知道垃圾分类正式实施的7月正值小龙虾旺季,这种分类法无疑会给吃货们的生活带来毁灭性打击。好在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专门对此做出了回应:小龙虾无需分解,全身所有部分都属于湿垃圾。从此又能愉快地剥虾啦!

◆经典难题之二——奶茶

喝奶茶一时爽,但难题马上就来了:没喝完的奶茶怎么扔?珍珠、椰果怎么扔?奶茶杯算可回收物吗?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早就帮大家想好了:剩余奶茶倒入下水口,珍珠、椰果等加料应丢进湿垃圾箱,杯子、盖子、吸管则属于干垃圾而非可回收物。虽然麻烦了点,但只要照做就行,喝奶茶前也没必要那么纠结了。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3)

饮料杯(图片来源:pixabay)

◆经典难题之三——星巴克

星巴克难题可看作奶茶难题的升级版,因为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店的包装比普通奶茶更为复杂。星巴克在垃圾分类指导上堪称业界标杆,在门店中专门设置了垃圾分类指示牌:普通纸杯、塑料杯、杯盖、吸管、纸巾是干垃圾;有可回收物三角标记的杯子和杯盖,以及杯托、纸袋、防烫纸圈等为可回收物;咖啡渣、剩余果肉等则为湿垃圾。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4)

可回收标志(图片来源:pixabay)

日本的星巴克则更进一步,直接在店内设置专属投放口,将纸杯、塑料杯、杯盖、纸巾、剩余饮料、食物残渣、冰块等彻底分类,顾客在消费后直接“无脑”投放,真正的分类由店铺完成。不过这样也导致投放口过多,有时甚至能达到8个以上!一时竟不知道到底是自己记住分类更麻烦,还是要分8个口投放更麻烦,也许自带杯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垃圾分类,网上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攻略、顺口溜和图表,但其中许多都有错漏,应当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的投放指南为准。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5)

三、垃圾也要“洗白白”?

热心的小伙伴如果将未经处理的外卖餐盒、牛奶盒当做可回收物送到垃圾站,多半会惨遭“拒收”。可回收物自有一套标准,要求物品清洁干燥、未受污损,在投放时要叠放整齐,形状立体的还要拆分压扁。其实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可回收物”不带有“垃圾”二字,自然也不应受到和垃圾一样的待遇,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可利用资源!

那么垃圾站为什么要拒收呢?外卖餐盒属于废塑料,本身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但餐盒往往带有油污,甚至残留剩饭剩菜,回收站再次利用前必须先进行清洁干燥,而这一过程消耗成本过高,相对于餐盒的回收价值来说并不划算。目前,一般推荐将外卖餐盒直接扔到干垃圾箱。当然,如果比较容易清洗干净的话,大家愿意洗洗晒晒作为可回收物投放也未尝不可。

牛奶盒、酸奶盒比外卖餐盒更容易清洁,提倡大家尽量洗净、晾干后作为可回收物投放,能拆开的还要注意拆开压扁后再投放。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6)

常见包装盒(图片来源:Tetra Pak/Wikimedia Commons)

除了要拆开,在投放可回收物时还需要注意拆分。同一件物品上 并非每个部分都可以回收,比如常见的塑料饮料瓶是可回收物,但标签实际上属于干垃圾,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撕下更为妥当。

再比如快递垃圾:快递纸箱是可回收物,在丢弃时应拆开压扁,但纸箱上的胶带、快递单都是干垃圾,应该撕下来另外丢弃。今年的“6·18”购物节大家“买买买”之后或许还能想扔就扔,但到了双十一可就不能再放飞自我了,如果不想买到破产后,再被城管罚到吐血的话,在扔快递垃圾时就一定要格外注意。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7)

未撕下标签的快递盒(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你不确定手中的废弃物品是否属于可回收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查看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制定的《上海市可回收物指导目录》,该目录列出了常见的可回收以及不宜回收的物品,并对回收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8)

▲ 一般可回收物 (图源见水印)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9)

▲ 低价值可回收物 (图源见水印)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10)

▲ 不宜列入可回收物的垃圾品种(图源见水印)

四、 听说你还在攒干电池?

有害垃圾的分类同样不能“望文生义”,有一些用品看上去没什么害处,却被分类为有害垃圾,比如染发剂和指甲油,尽管它们曾经为你带来益处,让你变美,但由于其成分具有特殊性,不宜同其他生活垃圾一起处理;还有一些物品,看上去很危险,但并不属于有害垃圾,比如刀具、碎玻璃(它们属于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中容易引发混乱的还有电池。生活中常见的电池产品包括干电池、纽扣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和充电宝等,它们看似一家亲,但到了垃圾分类的时候可就毫不留情地“各自飞”了:纽扣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而干电池属于干垃圾,充电宝则属于可回收物。

同为电池,为什么去向却截然不同呢?莫慌,咱们一起来捋一捋。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11)

电池(图片来源:pixabay)

先来说说干电池,大家也许有过找不到合适的投放点,攒了一大堆干电池的经历,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用完的电池不能随便乱扔,一定要放到专门的回收点,现在垃圾分类严格起来了,干电池倒可以作为干垃圾简单地丢弃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过去人们说干电池有害,主要是因为它里面含有汞,随着干电池的制造工艺的进步,现在市面上贩卖的干电池早已实现了无汞化,自然也不必再戴着“有害垃圾”的帽子了。目前干电池还没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再回收利用途径,所以也不是可回收物,只能做一个安静又平凡的干垃圾。以后用完的干电池就别再小心翼翼地攒起来啦,放心大胆地扔吧,干垃圾箱就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那么为什么充电电池是有害垃圾,充电宝却是可回收物呢?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充电电池含有重金属成分,所以是有害垃圾,而充电宝内部除了充电电池之外,还有主板、线路等具有再利用价值的部件,当充电宝进入回收系统后,内部的充电电池会被单独拆解出来,作为有害垃圾处理,其他部件则会被回收利用。

五、不按套路出牌的垃圾们

就算掌握了所有的垃圾分类,也不意味着大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还有这样一些垃圾,它们不走寻常路,现行的垃圾分类系统里并没有它们的容身之处,它们该怎么扔也是一个难题。

其实我们之前就提到过这种情况——剩余的奶茶,它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垃圾箱,而应倒入下水口,各种汤汤水水都是同理。

再举个例子——宠物垃圾,如果你是一名光荣的铲屎官,那么对于宠物粪尿的处理今后也需要特别留意,因为它们也是一种不属于任何分类的垃圾。粪便可以降解,许多人会误以为它是湿垃圾,但粪便压根就不归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管,它属于城市粪便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12)

遛狗别忘了铲屎(图片来源:pixabay)

上海市官方目前建议大家将宠物粪尿从厕所中冲走,如果是外出时产生的,也应该好好收着,带回家冲掉。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只能扔进垃圾箱的话,也应当丢进干垃圾箱而非湿垃圾箱。另外,如果粪便中混入了猫砂、纸巾等其他垃圾,就不应冲入马桶,而应该扔到干垃圾箱里。

有一些小区则另辟蹊径,设置了“蚯蚓塔”装置,通过蚯蚓来帮助居民处理宠物粪便,产生的肥料还可用于给周边植物做养分,不过这种装置会带来卫生、防疫方面的隐患,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

另外,宠物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也应由相应部门专门处理,不能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随意投放在居民区的垃圾箱。动物尸体也不能随意丢弃,应联系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蟑螂、老鼠之类直接丢进湿垃圾箱即可)。

六、对于垃圾分类还有疑惑怎么办?

有,才是正常的。

尽管居委会阿姨很严格,虽然城管6天就开出了190张罚单,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垃圾分类刚刚推行,并没有人期待市民们能立刻将所有垃圾完美分类。事实上,垃圾进入处理系统后都会由专业人员或机器进行二次分类,大家在分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修正。

目前垃圾分类标准本身也是不完美的,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就曾明确表示分类标准未来会随着技术进步、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完善,还给出了“在官方垃圾分类指导中找不到的垃圾,可以暂且投入干垃圾箱”的“兜底条款”,这么贴心的官方上哪儿找呀?

普通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也能大幅减少不同种类垃圾的混同,减轻处理系统负担,提高处理效率。一开始不必贪多求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自己及家人主要产生哪些垃圾,各个击破相关难点,然后将垃圾分类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不要犯怵,勇敢地扔起来吧!

垃圾分类真的靠猪吗(垃圾分类家里没猪怎么判断垃圾是干还是湿)(13)

图源:大鱼号 扬州智慧旅游

【参考资料】

1. 上海发布(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司官方微博)

2. 绿色上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官方微博)

3. 上海环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官方微博)

4.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6/18/content_90228.html

5. http://sh.eastday.com/m/20190625/u1ai12615939_K36320.html

6. http://politics.gmw.cn/2017-09/15/content_26184117.htm

作者:折耳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