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即将迎来大结局,个个都在洗白。

孝子苏明哲懂得了孝顺不该是一味地纵容,不再把父母当成一个人的责任,回归小家庭,也不再眼高手低,找份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女儿,为妻子分忧;

妈宝男苏明成一夜长大,还上了欠家里的钱,明白了人生要脚踏实地,打算去非洲埋头苦干;

明玉不再把自己当外姓人,在二哥找工作屡屡受挫的时候暗中帮忙,重拾兄妹情,放下对母亲的怨恨,也开始反思该如何和老爸相处;

兄妹三人和谐同框的画面越来越多,一家人的陈年积怨破冰。

苏爸也放下执念,不再怕女儿管,搬进明玉家,一改之前作天作地的画风,突然有了当爹的样子。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1)

▲和女儿一起吃西餐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2)

▲给女儿做她最爱吃的茄汁面

但好景不长,好友老聂的中风,加之苏爸发现自己记忆力减退,开始忧心。

于是决定趁着自己没糊涂,凑齐一家人,立遗嘱,说如果他不在了,最大的希望是三个子女可以没事多走动,能互相帮忙就互相帮忙。说到动情之处,还泪洒现场。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3)

话音一落,随之虐心的一哭,观众跟着心酸,眼前这老头还是前两天恨得牙根痒痒的苏大强么?

结局很美好,可越品越不对味。

固执的父母从来不会一夜清醒,被宠坏的孩子也不会一夜长大,结局千种万种,最不合理就是大团圆,都挺好,最终变成了都挺假。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4)

中国式孝顺,是儿女一生的枷锁

几米说,以为有了翅膀,就会变成一只鸟,以为变成鸟以后,就可以拥有自由,而今,拥有了期盼的翅膀,却只能在小小的空间里飞翔,遗失了自由。

这句话用在苏明哲身上再恰当不过。

很多人说,苏明哲的愚孝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他对面子的迷恋毁掉了一个小家。

在他的价值观里,父母永远排在人生的最高序位,只要没人能顺着父母,或者有人影响了大家庭的和谐,他这个长子都会站出来力挽狂澜。

哪怕超出能力范围,也要打肿脸充胖子,也要“给爸足够多的钱,让咱爸高兴”

这或许是愚蠢,但就是中国家庭中老大的写照。

一个家庭中,父母往往把最大的期待赋予第一个出现的孩子,而这个孩子也会因为这份期待扛起整个家庭。

弟弟可以任性,因为常年在父母身边尽孝。妹妹也可以任性,毕竟父母光明正大地对不起。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说过:“孝道,就是婴儿式父母们发明的。这些父母活在他们不能掌控的世界中,倍感无力,所以要掌控孩子,来获得一点安全感。”

就像苏爸,总是对明哲说,我把你供到美国去读书,你不能不管我。

他知道对大儿子付出最多,所以最有底气得到照顾。

一个以孝为大的家庭里,总有一个孩子会被孝道压垮,而这个人最有可能就是老大。

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苏明哲宁可丢了工作也要回国奔丧,宁可牺牲小家也要尽孝,妻女温饱即可,老父亲却必须享福。

他会一夜之间放下父母,回归到自己的小家庭么?

明哲常常跟非非保证,以后一切都听她的,可我更相信,如果让他在父亲和老婆之间选择,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站在父亲这边。

一个人最沉重的枷锁,从来不在身外。

孝顺这两个字,对有些人来说,太重了。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5)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6)

被宠坏的孩子,很难一夜长大

苏明成的洗白也让不少观众惊叹,上一秒还为了一己私欲,对妹妹一顿暴打,下一秒就替妹妹出头,一句“我打架不是为了你,就是看不惯他们侮辱苏家人”,让人错乱。

可一夜长大的故事,现实里却少得可怜。

有人曾经问,那些小时候被宠坏了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怎么样?

最扎心的答案是:他们永远也长不大。

爱情导师涂磊经常在情感节目中遇上妈宝男,对于这类人也有一番透彻的领悟。

他说,妈宝最大的问题不是听谁的话,而在于没勇气去承担责任,并拒绝成长。就算你劝服了他听老婆的话,也会从妈宝变成妻宝,因为承担这门课,他从小到大都没学会过。

苏明成有一段话,被骂上过热搜。

他说自己的“啃老”,是因为“妈说就我一个儿子,她就想天天看着我。”于是,他很听话,从不出去应酬,就陪在爸妈身边,如今“妈走了,我成废物了。”

很多人听完觉得气愤,一个人怎么可以如此无耻地啃老,可仔细想想,你又不得不承认,这场哭诉背后,也是一个巨婴的崩溃。

多少父母,用付出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可人活于世,总要为幼稚付出一些代价。

从不曾经历过挫折的孩子,往往摔得更惨。

这才是生活最赤裸的真相。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7)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8)

不被认可的孩子,一生都在反抗

剧中有一句台词,“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可以放下。”

但原生家庭的烙印绝非说放下就能放下。

小时候不被爱的孩子,一辈子都会过得辛苦,她们或许不停找爱,或许一辈子都在和自己较劲。

苏明玉的那句口头禅,就是最好的证明:“钱是我最大的安全感。”

可她需要的从来不是钱,而是爱和认同。

那个最不被接纳的孩子,比谁都要强,也比谁都渴望成功。苏爸说,你这么漂亮又是女孩子,在外面别喝多,容易出事,也得注意身体。

明玉却淡然一笑,“没事,她们都把我当男的,他们又尊重我,又怕我。”

从小到大,明玉妈妈总把“你是个女孩”挂在嘴边。女孩不值钱,女孩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了,养到18岁已经仁至义尽。

明玉当然不服,所以她的前半生都在倔强反抗,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男人,来证明母亲是错的。

可她这么努力,无非是要一句认可。

似乎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当年母亲苦苦相逼,明玉可能不会有今天,可我们就是说不出口,让明玉感激这一切。

想起姜文在《十三邀》里,和许知远的一段关于母亲的对话。

姜文说:“这么多年和母亲关系处得不好,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能她高兴。给她买房子,她还不去住。当年考上中戏,给母亲看通知单,她也不高兴。”

“电影里如鱼得水,不拍电影的时候,回到现实,面对的依然是跟十几岁的时候一样的困境。”

说的是姜文,也是每一个不曾被认可的孩子。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9)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10)

“都挺假”也“挺好的”

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却能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真的,挺假的。

直到苏大强的老年痴呆症前兆出现,那个精明又自私的老头,只剩一脸茫然,那一刻,所有人都发现,不得不释怀了。

因为你发现,生命总有尽头,就算和父母斗一辈子,可能还没争出个输赢,他们就不在了。

你可以和家庭决裂,甚至讨厌父母,极力想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治愈童年的旧伤。

这是你的选择。

可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终其一生,既改变不了父母,也摆脱不了父母,甚至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当年父母的伤害,你不可能变成今天的自己。

于是,你只好学习一种方式,和父母相处。

毕竟,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儿女。

就像剧里的苏大强,他觉得每出生一个孩子,都是给他平添一份负担。他也曾想过,自己被克扣了一辈子,就该趁着没人管潇洒一回,把钱花光,别管孩子,却不想,一想到自己要走,最不放心的还是三个儿女。

血缘亲情,从没什么道理可言。

无论多么怨怼,最终还是难以割舍,你以为如冰山般的隔阂不过薄如蝉翼,一捅就破了。

都挺好大结局你看哭了吗 都挺好大结局都挺好(11)

最终,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伤痕都挥之不去,但每个人都在假装不在意。

我忘了你曾经给我的伤害,也放下对你的执念。

然后你会发现:“都挺假,也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