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秦暮的书友会,上一讲我们说到了充分利用本能脑和情绪脑是提升耐心水平最高级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这本书的第二章内容: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1)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如今的科技进步,人类已经能够生产出非常智能的机器人,它们可以转动躯体,弯曲手指,甚至做出逼真的表情,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计算机语言在控制。也就是说,它们没有意识,而人类与之最大的区别是拥有意识,哪怕人在晕厥状态下,生理功能也会受到潜意识的控制,使之正常运转。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大脑进化出了意识分层的手段,很好地让我们全力投入高级社会活动中。但同时,作者说意识分层也带来了副作用——模糊。模糊,是人生的混沌之源。人生中,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反之则会越清晰。

上次我们说了,人的认知是从零开始的,而潜意识则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只有一直学习,掌握更多的工具,才能提高认知能力,更好地消除模糊。很多人都知道通过“元认知”反观自己,用“刻意练习”精进自己……让知识武装自己,增加影响力。

可实际上,人类天生不喜欢思考和学习,因为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不利于我们祖先在严酷的环境下生存。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主动进入反本能成长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作者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这也几乎成了世界上所有精英的共同认知,比如作者在书中说到的《刻意练习》中的核心方法论是: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如何改变潜意识最快的方法(怎样认识并训练潜意识帮助改变)(1)

意识分层带来了模糊

种种迹象表明,提升思考力的方法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能够专注于此。可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大多都习惯在模糊区徘徊,在舒适区兜圈,因为这样更能获得舒适感,也消耗更少的能量。可真正的大神级人物更倾向于高耗能工作,比如B站明星UP主何同学虽然更新很慢,但他每一个经过时间认真打磨的作品都是精品;再比如靠着“法外狂徒张三”走红的刑法名嘴罗翔老师,在讲课时总是金句频出,其实他是通过常年高耗能的阅读经典和不断地思考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而我们普通人呢,面对困难的高耗能工作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一个差不多先生,结果模糊越积累越多。因此,越想成功,就越要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除了认知模糊,还有情绪模糊,这类模糊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很多人在面对烦恼时,更喜欢被动承受,正如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思考,而承受痛苦只需待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样不仅不会让痛苦消失,反而会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作者说,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实际上,困难本身远比我们想象中小得多。比如,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都会有1000米体测,很多人对此充满了惧怕。但只要你认真对待,提前练习,克服恐惧,迈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1000米也不过如此。

可是,有些痛苦的潜意识已经存在我们大脑多年,并不能很好地消除。比如一些童年的不幸经历会给我们潜意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性格。这类潜意识背后的痛苦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痛苦不会随意消失。作者提到,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不安,让自己恐惧,在困境中自己能做些什么?直到彻底地找到背后的根源,你就会掌握主导权,不会被情绪无端恐吓,一旦你看清恐惧欺软怕硬的特性,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

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多种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它是一种不确定性,人类在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多种模糊选择时确定最清晰、最明确的那个选项,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唯一选项的状态。总之,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虽然这是一场艰难的比赛,但你无需害怕,鼓起勇气面对它就好了。

(2)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那么,消除了模糊,怎样才能获得顶级成长呢?

先来看一个关于丘吉尔的故事吧。1941年,德国对英国进行了轰炸,丘吉尔一次在视察完战场后准备离开,助手为他打开了一侧的车门,可丘吉尔在车门前停了一下绕到了另一侧车门上车,这时候,一枚炸弹在车辆附近爆炸,险些掀翻了汽车。而因为有了另一半车身的保护,丘吉尔才得以安然无恙。事后,妻子问他为什么要绕到另一侧,丘吉尔回答:“当我就要上车时,有个声音对我说‘停下’。上天似乎叫我打开另一扇车门坐进去,于是我就照办了。”

如何改变潜意识最快的方法(怎样认识并训练潜意识帮助改变)(2)

潜意识很重要

虽然前文一直强调理性重要,但到这里,作者开始为感性正名。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按照作者的说法将理性表述为意识,将感性表述为潜意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潜意识的看法不能统一,弗洛伊德派认为潜意识是“危险地带”,而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它是智慧的。现代科学研究,上述观点各对一半。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注眼前的事物,同时处理信息速度极快,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极慢,只有潜意识的275 000分之一,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快慢的巨大差异造成了“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被潜意识察觉,但意识却对此一无所知。所以,丘吉尔捕捉到了潜意识中微弱的信号,才救了他一命,这就是所谓的“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潜意识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个年轻的助理教授在自动取款机取钱时被抢劫了,由于助理太紧张了,没有记住匪徒的长相,报警后也无济于事。可是从那开始这位助理对一位胖胖的、头发及肩的研究生充满厌恶,直到后来,警察抓到几个罪犯让她去指认,助理一下子认出来抢劫她的罪犯——那个罪犯也是胖胖的,头发及肩。表面上,助理由于紧张忘记了劫匪的外貌,但她的潜意识帮她记住了,她才会讨厌班上的那个研究生。

现在我们了解了潜意识的厉害之处,那么如何将这个高级系统应用到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中呢?

作者通过阅读资料和自己总结,认为我们需要“凭感觉学习”。第一个方法叫做“熔断不读书法”,意思是在读书时遇到了启发你的内容,触发熔断点,停止读书,然后围绕这个熔断点对自己提问;第二个是“触动感情”法,就是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凡是自己的情感被触动,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情感触动的原因。

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无独有偶,学习专家李晓鹏在《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一书中也提到了学习的秘诀:凭感觉。作者认为,“凭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顶级的方法,是因为它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

如何改变潜意识最快的方法(怎样认识并训练潜意识帮助改变)(3)

学习的拉伸区

而读书也应该是这样的,既不要读完一本书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顺作者的思路,表明自己读透了这本书,也不要读完后置之不理。最佳的方法是读完后过几天再问自己,这本书里面最触动你的点是什么,然后抓住这个点去联想,去练习,最终就会有所收获。

其实,在潜意识的作用里,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比如选择伴侣,确定人生目标等。一个人若没有人生目标,空有一副皮囊,人生便也无趣,生活了无激情,因为目标是我们存放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作者说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坚毅》一书的作者卡洛琳·亚当斯·米勒曾提出过3个问题:设想你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会为什么事情而后悔?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度过闲暇时光的?回答这三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应用感知力而不是思考力,因为直面死亡会简化很多事情的思考,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或许我们早在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只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让理性权衡利弊,选择放弃或忽略它,而感性力量则一直默默帮我们守护着曾经的美好憧憬。

感性能力虽然很厉害,但它看起来虚无缥缈,我们该如何捕捉它呢?作者提出了六个方法:1.“最”字法,即关注最触动自己的点;2.“总”字法,即总在我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想法;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4.梦境,因为梦境其实是一种潜意识传递信息的方式;5.身体,因为不管你生理还是心理的第一反应,身体都会诚实地记录下来;6.直觉。通过这六个方法,练习并掌握捕捉感性能力,让感性的力量这个高级工具为你所用吧!

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明天让我们看看如何提升觉察力和自控力,欢迎持续关注。

以上内容整理自《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一书,为本书系列第2讲。更多文本内容关注公众号Qinmudsyh,更多音频内容关注喜马“秦暮读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自我觉醒的内容,推荐阅读原著。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原著:周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文撰稿:秦暮

图片来自原著或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