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青团预防儿童拐骗教育直播(农村青少年缘何过度观看短)(1)

短视频迅速崛起,受到农村青少年的青睐,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娱乐生活方式。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影响因素为何?本文将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主要从农村青少年个体、家庭、短视频平台等不同生态系统层面来展开探讨。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请和小编跟随作者的视野一起深入探讨吧!

摘要

采用质性研究深度访谈法,对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特点、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特点有:主要使用快手,伴有手机成瘾症状;观看频率高、时间长,且具有戒断症;娱乐、信息和社交三种动机并存。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影响因素有:青春期的强烈成长诉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很好回应是自身内部深层原因;家庭的不良示范和无效监管是重要外部风险因素;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和青少年模式的形同虚设是重要平台诱因。基于此,应注重加强农村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其养成科学使用互联网的好习惯;多部门协力为农村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专业服务,满足农村青少年的成长诉求;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父母的亲职教育指导,强化其亲职责任意识,提升其有效监管和教育能力;强化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构建防范严密、没有疏漏的青少年模式。

问题提出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19岁以下青少年网民占网民总体的16.6%,达1.64亿人。[1]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3.1%。在未成年网民中,自己持有同互联网相联手机的达63.6%,手机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网工具。在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中,观看短视频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听音乐和玩游戏。[2]而《2018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对于年龄13—18岁的青少年来说,观看短视频是其网络娱乐生活中使用频率排在第二位的活动,仅次于听音乐。从频率来看,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观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青少年接近10%。[3]随着短视频不断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其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的事件屡见报端。因此,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议题逐渐引起政府、社会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聚焦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行为,采用以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的对策建议,帮助青少年正确、合理地观看短视频,消减短视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文献综述

(一)网络过度使用与网络成瘾

网络过度使用是指在网络上花费了过多时间,常伴有丧失时间感、忽视基本的动机,是一种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4]网络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网络成瘾。网络成瘾通常指个体无法控制网络使用、持续过多使用网络以至于对自己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5]学界主流观点对网络成瘾的探讨多基于强迫性的、病理性的视角,将网络成瘾视作强迫性行为、心理失调。近年来有学者从应对策略性的、补偿性视角探讨网络成瘾,指出个体为应对自己所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或为满足自己现实生活中未满足的需要,在网络上花费了过多时间,导致了问题性结果。[6]

(二)理论基础

已有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框架[7],本研究亦采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8],审视影响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不同生态环境系统,从多个层面探讨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此外,使用与满足理论基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视角,认为个体受特定动机和需要的驱使,使用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极有可能重复此种行为[9],从而容易造成问题化网络使用或成瘾。使用与满足理论可以帮助分析社交媒体用户各种各样的需要[10],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采用该理论探讨社交媒体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11-12]因此,在个体层面,本文也将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探讨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是为了满足哪些需要或应对哪些问题等。

(三)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相关研究

正如学者金伯利所言,网络本身并不具有成瘾性,而是具有交互性、嵌入性的特定应用在导致病态性网络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学界关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已做了大量探讨,但对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和短视频成瘾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学者单独对青少年群体短视频成瘾展开的研究也较少,且主要聚焦在对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网站成瘾的研究。[14-15]国内学者则多以思辨性研究为主,探讨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影响因素、危害和相关建议等,[16]实证研究相对缺乏,且层次有待提升,如有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青少年观看短视频的不同动机[17]。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关于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一手实证资料,在深入探讨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研对象是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农村青少年,考虑到调研对象的认知能力等因素,将调研对象界定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了调查资料获取的便利性,本研究以吉林省农村的某课外辅导机构作为调研地点。该机构面向当地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展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的教学辅导,大约有100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是被家长要求来参加辅导班的,仅有少数学生是自己主动提出的。研究者以辅导机构课程教师助理的身份进入辅导机构,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

一方面,研究者在辅导班课程前后和休息过程中观察哪些青少年会高频率使用手机观看短视频,同时结合辅导班教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介绍,选取一部分过度观看短视频的青少年。

河北共青团预防儿童拐骗教育直播(农村青少年缘何过度观看短)(2)

另一方面,研究者根据受访青少年的推荐,将其他符合本研究调研对象的青少年纳入访谈对象。采用以上两种选取方法,共选出14名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农村青少年作为访谈对象。研究访谈从2021年1月持续到2021年3月,共计访谈14名青少年和1名辅导班教师,其间还对多名青少年进行二次访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资料。研究者在征得受访对象同意的前提下,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在访谈结束后,逐字进行文本转录,形成访谈文本资料。受访的农村青少年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特点

(一)手机成瘾

调研发现,受访的14名农村青少年都各自拥有1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且多数青少年的手机装有通信卡,具有通信功能,仅有一名青少年的手机没有安装通信卡。农村青少年观看短视频借助的移动终端是智能手机,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快手APP,从而实现青少年口中所述的“看快手,刷视频”。因此,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农村青少年多具有严重的手机成瘾症状,具体表现为严重依赖手机,几乎丧失了自我控制使用手机行为的能力。

一些孩子手机不离手。(课外辅导班老师)过度观看短视频的青少年都严重依赖手机,每天都要使用手机。感觉离不开了,就是需要每天都看一看。(A8)

而且多数青少年表示,自己一旦开始使用手机进行娱乐,自己就无法主动停下来。玩手机停不下来,我姥姥叫我吃饭我也不吃,有时候还会熬夜玩。(A12)

如果是自己(独处)的时候,就会停不下来,就会一直看手机,如果有人管我,就会控制。(A13)

自己在家看手机的时候就停不下来。(A14)

(二)观看频率高、时间长,且伴有戒断症

农村青少年短视频观看频率高、时间长。受访的青少年都表示自己在休息时,大多数时间都会观看短视频。没有不看短视频的一天。(A9)

而且大部分青少年都表示,在上学期间观看短视频的时间短,在假期里观看短视频的时间明显加长。上学的时候不会看很久,假期里手机就不离手,学习结束,没什么事儿就看视频。(A8)说实话,放假时一天(观看短视频的时间约)五六个小时,上学的时候会收敛一些,看短视频(的时间)也没计算过,就是穿插着看,玩会儿游戏看会儿短视频。(A6)放假的时候一天会看三四个小时,上学的时候会少一点,妈妈就让我看一个小时。我看手机,就是看短视频。(A9)

此外,有些青少年表示,父母的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观看短视频的时间,而祖父母因对数字媒体的认识有限,往往无法对青少年观看短视频的时间进行监管。(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是)两个半小时,我妈规定的,想看视频就看,想玩游戏就玩,但是假期期间,我妈上班,我就会看(手机)时间长一点,我爷爷和奶奶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以为我用手机有正事,要学习什么的,就不会管,他们也不懂,也不会跟我爸妈说。(A10)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已经呈现出戒断症状。当农村青少年不能观看短视频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痛苦。有的青少年还表示:

(短视频)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A7)

一天不看(短视频),就像缺点儿什么。(A6)

不看(短视频)的时候会浑身难受。(A2)

不看(短视频)就不舒服,心里痒痒的。(A8)

(三)三种动机

并存农村青少年以单纯观看短视频为主,依据观看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农村青少年观看短视频的动机主要表现为娱乐、获取信息和社交。

第一,娱乐。几乎所有农村青少年都把观看短视频作为娱乐的工具,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喜欢通过看搞笑的视频,缓解压力,放松自己。

我愿意看一些娱乐搞笑的视频,能缓解学习压力,还能(缓解)我爸妈给我的压力。(A10)看一些搞笑的(视频)很有意思,挺放松的,也能缓解学习压力;在我妈批评我后,也会看,发泄一下。(A11)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与游戏相关的短视频备受许多农村男性青少年的喜爱。不少青少年特别是男生喜欢打游戏,使用手机进行娱乐就是打电子游戏和观看短视频。

我看短视频是为了休息,不想玩游戏时,就会看快手,里面内容也很有意思,能放空脑子。(A6)

这些爱打游戏的青少年观看的短视频多和打游戏有关。爱看打游戏的视频,还有打游戏的直播,其他就没什么了,就是没什么事儿看一看,没什么目的。(A12)

第二,获取信息。短视频成为农村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可知,农村青少年关注的信息集中表现为时尚潮流穿搭资讯、培养和提升文体类特长等相关的教学信息。

首先,不少爱美的女生通过观看短视频获取时尚潮流穿搭资讯。正值青春期的女生开始格外注重外貌,喜欢观看美妆穿搭的短视频。受访的三名女生都明确表示喜欢美妆穿搭的视频。其中一名六年级女生尤为典型,通过课外辅导班老师了解到该女生以前像个“假小子”,留着寸头,现在留着长头发,非常爱美,她自己说:

可能长大了,心态变了吧,而且看视频中一些小姐姐都很好看,同龄人中的女孩子也都很好看、温柔,就想着自己不应该再像假小子了。(A5)

其次,有些青少年喜欢唱歌、跳舞、画画、视频剪辑,会更多地观看相关的短视频,作为学习的途径。

视频中有些小姐姐唱歌很好听,我就喜欢看,还能(从短视频中)学一些流行歌曲。(A14)会看一些最近火的舞蹈视频,看舞蹈教程视频,跟着学跳舞。(A13)会看一些跳舞的视频,跟着学。(A7)

还有,一名初二的女生表示自己喜欢画画,读初中前曾报绘画班学习画画,由于初中学习任务较重,她父母就取消了她的绘画班学习。于是她就通过观看快手短视频学画画。我爱画画就会跟着(短)视频学,会录下画画的过程,之后再剪辑一下,选择快进的模式,最后再把画好的画拍下来,剪辑到一起。画画时挺享受的,还会记录下自己绘画的过程,挺有意思。(A11)

一名初一的男生喜欢观看动漫短视频和剪辑制作卡点类的短视频,并学习剪辑制作相关卡点视频。这在让他增长技能的同时,还提升了他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剪辑视频就是娱乐,我会看B站、爱奇艺中的动漫,然后看到有趣的部分就用快影APP录下来,然后搭配音乐,在快手上发布(短视频)。这样做就让自己很有成就感。(A4)

第三,社交。一方面,一些社交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农村青少年通过手机观看短视频进行社交,从而改善与同学的关系。比如一名六年级不爱说话的男生在辅导机构不上课时,总是自己拿手机观看短视频、玩游戏等,是想以此吸引其他同学过来跟他主动聊天,增进自己与同学的关系。

我玩手机,斗地主和刷视频的时候,他们会走过来跟我一起看,就没那么没意思了。(A8)他也表示观看短视频可以促进他和同学的关系。我在看视频的时候,就会有人过来跟我一起看,我也愿意跟他们一起看,如此就促进了(我和同学的关系)。(A8)

另一方面,短视频成为农村青少年交流的共同话题,有助于增进同辈关系。我们之间有时候会聊天,我看到有意思的(短视频)也会给他们分享,他们也会发给我……这样就会跟朋友有很多话题可以聊,经常聊得停不下来,挺开心的。(A10)

一名六年级的女生也表示短视频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朋辈关系。跟朋友能搞好关系,聊天(有共同话题),可以聊到一起。(A9)

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影响因素

短视频迅速崛起,受到农村青少年的青睐,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娱乐生活方式。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影响因素为何?本文将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主要从农村青少年个体、家庭、短视频平台等不同生态系统层面来展开探讨。

(一)农村青少年自身的深层次原因:“无处安放”的成长诉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假定,社交媒体用户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来寻求满足个体的需要或动机,如果这些需要可以得到满足,个体就极有可能去重复使用社交媒体。[18]为何农村青少年会过度观看短视频?农村青少年在回答“为什么喜欢看短视频”和“短视频对他们的积极影响”时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一方面,农村青少年一致认为短视频“很有意思”“很有趣”,吸引了他们。

(短视频)有意思,里面有很多内容,平台会把我喜欢的短视频推送给我,比如一些搞笑的(短视频)就很有趣;我也觉得(短视频)挺好玩的,看视频的操作也挺方便,没事儿就看着玩。(A3)

很有意思,里面的视频各种各样,总会给你不一样的短视频,首页上还能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然后类似的短视频就都出来了,很符合我的兴趣爱好。(A14)

另一方面,有趣的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回应农村青少年现实的成长诉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短视频成为农村青少年认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满足了农村青少年对外面大千世界的好奇心,迎合了农村青少年不甘落后、追逐新潮的探索欲,有助于农村青少年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能看到很多生活中没有的事物,因为我们这个小镇什么也没有,挺没意思的。(A1)

短视频会让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因为我也没出去旅游过,看着短视频感觉挺好的,以后也想到处旅游。(A11)

能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跟上潮流。(A14)

积极的(影响)就是让我跟同学聊天内容更广了。(A10)

积极的(影响)就是懂的、知道的事情更多了。(A3)

积极方面就是让我知道很多事情,然后也会对未来有想法,养宠物,旅游……(A8)。

农村青少年一直置身于小镇和村庄之中,很少有机会离开乡村走进城市,加之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视野有限,没有足够的能力以恰当的方式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致使他们认识外面世界的渠道非常有限。

第二,可以打发时间,愉悦自我,减缓压力,放松自我。农村青少年由于缺少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通常会有大段独处的时间,但不知如何安排,导致其生活无趣、乏味。这也反映出农村青少年休闲生活单调,生活质量有待提升。

因为平时(感觉)没意思时,就看短视频,消磨时间。(A2)

(短视频)能让我开心,打发无聊时间。(A6)

(短视频)能给我带来快乐,独自一人的时候,(看短视频)能有趣一点儿(A7)。

积极方面就是放松娱乐。(A12)

积极方面就是能放松,觉得开心。(A13)

积极方面就是觉得看视频时不用想学习之类的,很放松,也很有意思。(A14)

受访的青少年都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他们面临一定的学业压力;加之他们处于青春期,与父母的沟通容易出现摩擦等,面临亲子沟通不畅的情感压力。然而他们相对缺乏有效应对学业压力和情感压力的方法,所以多选择通过观看短视频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排解压力。

能缓解学习压力;每次我妈批评我后,我就会看短视频,转移注意力。(A9)

能缓解点儿学习压力;在我妈批评我后,也会看,发泄一下。(A11)

第三,有助于培养和发展爱好,提升技能和自信心。农村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一样都有强烈的文体爱好等,但囿于种种原因,如父母的忽视、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等,他们无法像大多数城市青少年那样通过参加专门的课程培训等去培养和发展爱好、提升技能。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只得选择通过观看短视频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如唱歌、跳舞、画画、剪辑视频等。

积极方面就是可以让我能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好。(A5)。

能学跳舞,培养爱好。(A13)

能学画画。(A11)

能学习怎么唱歌。(A14)。

通过观看短视频习得的技能,使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的赞赏,大大提升了青少年的自信心。喜欢视频剪辑的一名初一男生就是典型代表。学校有艺术类的活动,我就会拍照,然后把照片剪辑成视频发给老师,就会得到表扬等。(A4)

第四,有助于增进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观看短视频在农村青少年中盛行,成为农村青少年交往的重要话题。因此,观看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建立和改善同伴关系。

积极的(影响)就是跟朋友关系能搞好,聊天(有共同话题),可以聊到一起……能和同学更好地相处,有的人带手机了,我们课间有时候会一起看(短视频),还会跟同学分享自己看到的短视频。(A9)

对于农村青少年而言,除了同辈关系以外,亲子关系也是备受关注的重要人际关系。由于一些农村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欠缺,如不重视和子女的有效沟通、信奉“棍棒教育”等,引起农村青少年的强烈不满。有的青少年积极利用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短视频进行文化反哺,从而影响甚至改变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

积极的(影响)就是有时候我妈管我的方式不对,我就会让她看视频,看别的家长是怎么做的,(让她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我……我妈会有一些改变,比如当她想打我时,就不会打了。(A1)

(二)家庭的风险因素:家庭成员的不良示范和负面强化

随着我国农村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家庭成为农村青少年使用手机观看短视频的主要场所。青少年并非独立的存在,而是和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家庭。本研究发现,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用手机看快手、观看短视频的行为是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用手机打开快手、观看短视频,是青少年最初接触短视频的主要途径。农村青少年在最初接触短视频时,多是受父母、哥哥、祖父母等家人的影响。

我看到妈妈看(短视频),就开始看(短视频)了。(A7)

是因为家人很喜欢看(短视频)打发时间,我就会凑过去看(短视频)。(A9)

爸爸妈妈都看(短视频),我就跟着看,后来我就也下载了(快手)。(A10)

我家人都看(短视频),我哥看(短视频)的时候,我就跟着看,后来家人也给我一个手机,我就开始看(短视频)了。(A11)

因为看到奶奶在看(短视频),我自己也下载了(快手)。(A13)

一开始身边人都看短视频,爸爸、妈妈、同学(都看),我也就开始看了,后来又下载快手极速版。(A6)

正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观察学习是人们行为习得的一种重要过程。[19]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得的。农村青少年恰是通过观察作为示范者的父母等主要家庭成员观看短视频的行为,从而习得观看短视频的行为。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高频率地观看短视频,从外部强化了农村青少年观看短视频的行为,成为促使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重要“帮凶”。大多数青少年的父母或祖父母等主要照顾者,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通过手机在快手上观看短视频,这无疑对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产生错误引导和负面强化作用。当被问及父母等主要照顾者是否观看短视频以及观看频率是否高时,大多数农村青少年纷纷表示,他们的父母等主要照顾者几乎都在闲暇时间观看短视频,且频率比较高。

(频率)高,他们没事时就看(短视频)。(A2)

(频率)挺高的,没什么事时就会看(短视频)。(A5)

频率没有我高,但是他们没什么事儿的时候也会看(短视频)。(A6)

(频率)高,他们一旦有空闲的时间就会看(短视频)。(A9)

(频率)高,没什么事时就看(短视频),监督我学习的时候,也会看。A10)

没事时就看,奶奶使用的是快手极速版,看视频可以挣钱,但需要总是看视频。(A13)

他俩(指父母)除了去种地,剩余时间不是看短视频,就是看电视,或用手机玩斗地主。(A8)

爸爸下班回来基本就是看视频,看电视,妈妈也会经常看(视频),她用的快手极速版,能挣钱,已经在快手上挣了好几百元钱。(A14)

此外,有些农村青少年的父母不仅自己用快手极速版(快手有普通版和极速版两种版本,只有极速版是可以观看短视频领红包的)观看短视频赚钱,还鼓励或支持子女用快手极速版观看短视频,实现既放松又挣钱的“双重功效”。这些青少年把观看短视频赚的钱作为零花钱。其中两名男生就是典型代表,当被问及是否会用快手极速版时,他们分别表示:

我使用快手极速版,可以赚一些钱,做零花钱。集满一万个金币就可以得到一元钱,但是每天不一定能集到一万个金币,要做任务,做完任务就得花五六个小时。没什么事时就看一会儿,一天能赚将近一元钱,满十元钱就可以提取现金到微信账户或支付宝账户。我提取现金已经有五六次了。父母知道,就不用给我零花钱了,我自己会用挣到的钱买一些玩的和吃的。我的爸爸妈妈在用快手极速版,他们告诉我,说我反正就爱看短视频,于是让我也用极速版看(短视频)了,还能赚点儿零花钱。(A6)

我在用快手极速版,一天能赚将近一元钱,赚到十元钱就可以提取现金,我现在挣了一百元左右了,自己留着做零花钱,爸爸妈妈也知道,他们也让我用极速版看(短视频),这跟朋友没什么炫耀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快手极速版,他们也会用。(A9)

还有农村青少年的父母尽管自己观看短视频的频率不高,但对子女用快手极速版观看短视频挣钱的行为非但不加以劝阻,还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无疑助长了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行为。如一名五年级男生就是典型代表,他最初接触短视频,是通过广告宣传得知观看短视频能赚钱,于是就下载了快手极速版。

我是看到广告说看视频能赚钱我就下载了快手APP,我挣一百多元钱了,也把这些钱提取出来,并交给妈妈了。一开始下载快手是看到广告说看短视频能挣钱,就下载了玩一玩,后来觉得短视频很有意思,就爱看了,也没有觉得为了赚钱什么的,妈妈就是让我在放松的同时,还能挣钱,她觉得挺好的,就让我看(短视频)了。(A1)

当他把通过观看短视频挣的一百多元钱交给母亲时,他的母亲虽然自己平日观看短视频频率不高,但对自己儿子观看短视频挣钱的行为却予以肯定和支持,完全没有考虑为了挣到一百多元钱,他的儿子要在短视频上花费多少时间。根据快手极速版“看视频得金币”的规则,快手用户通常需要花费五到六个小时观看短视频来完成任务,才可以获得一万个金币,而一万个金币仅可以兑换一元人民币。这个男生的母亲没有很好地履行父母对子女予以正确教育和监管的职责,无形中助长了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行为。

(三)短视频平台的诱因:强大的算法推送和形同虚设的青少年模式

快手平台集聚了娱乐类、才艺类、情感类、生活类、颜值类和知识类六大创作账号,以轻量、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丰富多元的高感性内容。[20]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极具感官刺激性的内容,营造出沉浸式体验环境,容易让农村青少年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从而产生沉迷和上瘾的感觉。[21]

第一,短视频平台广泛运用个性化算法推荐技术,根据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和偏好向用户不断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为用户营造出一个过度娱乐的媒介环境,容易导致农村青少年用户沉迷其中。

我认为,快手APP短视频的形式非常好,操作简单,里面的内容也很丰富,还会给我推送我喜欢看的(短视频),一直看喜欢看的短视频,甚至会停不下来。(A6)

在视频里能看到我喜欢看的内容,因为它会根据用户经常看的视频(来)推送。(A1)

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快手会不断推送给自己新视频……有时候会得到惊喜,可能就是根据我平时喜欢看的(短视频)给我推送类似的。(A5)

短视频极富感官刺激的呈现方式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加之青少年对信息的辨别处理能力较弱,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共同导致和加剧了农村青少年对短视频的依赖和沉迷。

第二,形同虚设的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是指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纷纷新增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的在线时段、使用时长、服务功能、访问内容等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访谈发现,除了一名六年级男生不了解青少年模式以外,其他青少年都以“不想被限制”“解锁、太麻烦”为由,表示不会使用青少年模式。

曾经用过(青少年模式),用不习惯,比如想关注一些人不能关注,会被约束限制,而且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不能看(短视频)。(A4)

没用过(青少年模式),也不想用,因为不想被限制。(A13)

没用过(青少年模式),因为(青少年模式)在用户看短视频的时间久了,就不允许继续看了;也没想用过,看到这个模式的名字,就不想用,因为肯定会受限制。(A14)。

不会(用青少年模式),因为太麻烦了,到一定时间,就会被锁住,还得解锁。(A6)

不会(用青少年模式),因为挺麻烦的,爸爸妈妈也不经常在我身边,被锁住后没法解锁,想看的时候就看。(A7)

不会(用青少年模式),那会限制自己看视频的时间,太麻烦了,还需要解锁。(A11)。

受访的农村青少年中,仅有一名六年级女生在使用青少年模式,但这个模式对她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会约束自己看视频的时间,但是解锁之后还可以看。(A5)

现实是农村青少年可以主动轻松规避青少年模式,因为短视频平台对青少年模式的设置是基于用户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强制实施。[22]点开快手主页的时候就会弹出来,提示是否设置青少年模式,我感觉肯定会有一些限制,就是到一定时间不让继续玩(快手),所以没有设置。(A9)

同时,在青少年模式下,超过一定时长或晚上10时至次日早上6时无法使用,只需监护人输入密码,就可以继续使用,也就是受访青少年口中的“解锁”。无疑,这都使得青少年模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论是青少年模式在农村青少年中遭到冷遇,还是形同虚设,短视频平台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短视频平台在开发青少年模式时,主要在做“减法”,更多地重视对青少年的保护,剔除不适宜的内容,但忽视了做“加法”,未能将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池打造得更加多元、有趣,不能有效满足青少年的多元文化诉求;同时短视频平台应继续在技术层面加以推进,确保青少年自己不能轻松越过“青少年模式”。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特点主要有:通过手机这一移动终端观看短视频,主要采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是快手;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农村青少年同时伴有手机成瘾症状,且观看短视频呈现出频率高、时间长、具有戒断症状的特点;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动机包括娱乐、获取信息(集中表现在时尚潮流穿搭资讯和文体类特长的教学方面)和社交。

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村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强烈成长诉求,如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和发展爱好、和睦的亲子关系等,没有很好地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成为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内部深层次原因;家庭的不良示范和无效监管,成为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重要外部风险因素;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和青少年模式的形同虚设,是农村青少年过度观看短视频的重要平台诱因。

(二)建议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五方面对策建议。

第一,在个体层面,农村青少年应在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养成健康科学的用网习惯,提高对网络内容的辨别能力,自觉摒弃低俗、不健康、消极的内容,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有益资源,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青少年应注重追求并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同辈关系等,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避免过多地把时间放在短视频平台上。

第二,在家庭层面,农村青少年父母应树立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提升亲职责任意识,规范自身在家庭的行为,切实注重言传身教,为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同时,农村青少年的父母还应积极主动学习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和技巧,摒弃不与青少年沟通或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不断改善亲子关系。尤为迫切的是,农村青少年的父母或其他主要监护人应不断强化科学引导和有效监管的理念,亟须接受如何正确引导和监管青少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专题教育,从而在提升家长自身网络素养和网络自控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科学的用网习惯。

第三,在学校层面,中小学应高度重视并践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学校首先应提升学校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从而通过探索独立式课程或融入式课程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还可以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其他校园活动相融合,提升青少年的网络信息批判、网络安全防护、网络行为管理等能力,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快乐健康地使用短视频平台等网络社交媒体。

第四,多部门协力保障农村青少年可以有机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接受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专业服务,有效回应他们的现实成长诉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妇联、团委等应注重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农村青少年课外精神文化生活。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助本校师资和外聘特色专长教师相结合的力量,在学校内创立多种形式的社团,免费为农村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可以为农村青少年培养和发展爱好提供便利条件,又可以大大提升农村青少年课外生活的品质。在社区层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专业的非政府组织为农村青少年开设正向成长计划项目服务,解答农村青少年在成长中的困惑,提升农村青少年对自己和未来的信心。

第五,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推动短视频平台构建防范严密、没有疏漏的青少年模式。短视频平台应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依托强大的技术手段,对涉及儿童和青少年等的短视频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不断优化创新青少年模式,提高对青少年用户的精准识别度,避免青少年模式沦为摆设;针对青少年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不断提升并细分青少年专属的优秀内容池,使青少年模式切实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家长放心的应用模式。

来源:《社会工作管理》 2022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