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这本书中,秦可卿是个比较神秘的人物。

一个是身世神秘。书中曾交待,秦可卿出身于一个小小的营缮郎的家庭,并且还是抱养的。只是因为与贾家有那么一点瓜葛,因此嫁入宁国府。按当时贵族之间联姻的习惯,联姻的两家首先要门当户对,或至少也得差不多。但小小的营缮郎与国公,显然是差得太悬殊了。更奇怪的是,就这么一个小门小户的小家碧玉,在宁荣二府里是倍受重视瞩目,如众星捧月一般,这很不正常。关键就在于与贾家的那么一点瓜葛,这点瓜葛始终没有解释,可能也不便解释。

有人考证说秦可卿是当时废太子胤礽的女儿,是皇家的格格。贾家因为在当时皇权争夺中站错了队才导致被抄家从而败落的。其实,贾家的败落肯定有政治斗争的因素,但只是一个外部因素。从全书来看,贾家内部的腐朽没落才是这个家族衰败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比如政治斗争等外部因素只有可能加速这种衰败的进程。贾府的衰败代表着当时那个腐朽的社会的衰败,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无法挽回,所以才有第五回宁荣二公的魂灵与警幻说我家运终数尽,衰败是不可避免不可挽回的。这表面是在说贾家,实际就是作者在说当时那个社会。可是如果把贾家之败归结于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而受到的打击,那就把必然变成偶然了,完全背离了作者写此书的宗旨。也是完全没能理解作者所说的‘谁解其中味’的那个‘味’。

第二是秦可卿的死因也是扑朔迷离。她真正的死因是因为与贾珍的私情被撞见,然后悬梁自尽的。这在曲子中说得很明确了,画梁春尽落香尘。同时,畸笏叟对此也有一大段评论说:因为可卿死后给凤姐托梦,为贾家想好了后路。因此命作者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大段删去,以此来表示对秦可卿淫乱之罪的赦免。因此书中说秦可卿死于得病,应该是作者后改的。

不论秦的身世多么神秘,不论作者让她怎么死,但结果都是个死,而她的死因就是她与贾珍之间的孽情败露。

《红楼梦》大旨谈情,这个情包括很多种。比如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司棋与潘又安之间的爱情,秦钟和智能儿之间的爱情,小红和贾芸之间的爱情。这种情是最普遍的,最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容的。就如太虚幻境中的对联所说: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说的就是那个时代封建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之间的矛盾。

秦可卿是个特殊的样本,她和贾珍之间的情是一种超越了伦理的情,作者称之为孽情。

有人说秦可卿是被迫的,实际情况却是她和贾珍是两情相悦的。这从秦可卿的判词曲子可以看得出来,从贾珍在秦可卿葬礼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

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的曲子: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从判词和曲子中的句子看出,秦可卿并非是无辜的,她对贾珍是有情的。但是,由于这种情况超越了伦理,所以不会为任何社会所容。从判词和曲子看,作者对于这种情是批判的,对于当事人和宁国府也是批判的。

所以作者在通过《红楼梦》批判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爱情的同时,还是有所区分的,对于那种超越伦理的所谓的爱情,他是批判的。

但是,这种孽情败露后的结果,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却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事败露后,男人没事,该当族长当族长,该袭官职继续袭官职,没有影响。但女人,却只能死。

所以,不论秦可卿的身份多么神秘,地位多么特殊。即使她真的是皇家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会被礼教杀死。说明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和男性地位的差别非常之大,说明那就是个男权社会。这一点也是作者通过秦可卿这个人物所要表达的。

红楼梦秦可卿详细分析(红楼梦难点解析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