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枝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李丹初先生的“劳淋三法、尿感一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会不会癌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会不会癌变(尿路感染是小病)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会不会癌变

王柏枝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李丹初先生的“劳淋三法、尿感一方”。

余在临床实践中,对劳淋的诊治,常注意掌握以下三点。

01

湿热壅滞,宜清利为先

劳淋在急性发作期阶段,常出现寒战发热、腰痛、口渴、尿频尿急尿短赤等湿热阻滞三焦,气化失司,邪正相争之候,斯时宜清利为先。

常以黄芩、丹皮、黄柏、连翘之类清三焦之热,忍冬藤、萹蓄、瞿麦清利膀胱,车前草、茅根,导热外出,其势可减。

如属少阳发热,应加用柴胡、青蒿;若新感外邪,证见肺卫表证者,需解表治标,加用防风、薄荷、桑叶、菊花等。

如膀胱湿热较重,则重用忍冬藤、连翘、黄柏,参以板蓝根、公英、地丁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配用泽泻、车前草、滑石、渗利湿邪,生地、丹皮凉血清热,使热毒得解,湿邪得除,寒热自平。

若尿常规中白细胞、脓细胞多者,重用板蓝根、公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物,顽固者择用芙蓉花,凉血解毒,消肿排脓。

若兼心烦口渴,舌红少苔,心火下移小肠者,配用导赤散清心泄热。

若小便涩痛、大便秘结并见者,当须二肠同治,可伍少量芦荟,使大肠得运,气机得活,则小便可望畅解。

尿检红细胞多者,为热毒灼伤脉络,常加丹皮、栀仁,重用生地、生地榆凉血解毒;有少许蛋白或管型者,仍当侧重清利,间或加补肾之品。

小便不畅,且低热缠绵或午后潮热,责之为热毒伤阴、留恋不解。

一方面用桑叶、菊花、青蒿、白薇透热外出于上,另一方面用茅根、泽泻、车前草、忍冬藤、连翘导热外出于下,并骨皮、丹皮、黄芩凉血护阴,共奏清热护阴通利之功。

02

尿感验方

尿路感染属于祖国医学“淋证”范畴,急性发作类似“热淋”、“血淋”,慢性发作类似“劳淋”。

主要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急,淋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等湿热壅滞之候。

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和毒邪壅滞所致。

尿感验方乃李丹初先生数十年来的经验方,用此方治疗尿路感染疾病数以千计,无不效验。

主要药物有:芙蓉花叶、忍冬藤、连翘、公英、地丁、板蓝根、车前草、泽泻、萹蓄、木通、黄柏。

若尿检白细胞、脓细胞增多者,则重用芙蓉花叶,凉血解毒、消肿,与忍冬藤、连翘、蒲公英、板蓝根联合使用,可增强解毒祛邪的功效;

如红细胞增多者,常加丹皮、栀子,重用生地、生地榆凉血解毒,合奏解毒袪邪,清利湿热之功。

尿路感染兼有少阳证候者,方加柴胡、青蒿、黄芩;新感外邪、证见肺卫表证者,以解表治标,加用防风、薄荷、菊花、桑叶;

若兼心烦口渴、舌红少苔,心火下移小肠者,配用导赤散清心泄热;

如小便涩痛,大便秘结并见者,当须二肠同治,可伍少量芦荟,俾使大肠得运,气机得活,则小便可望畅解;

女子外阴发痒,酌加地肤子,蛇床子等。

20余年来,李老在临床中使用此方加减,疗效亦显,治愈者甚多。

为了有效地临床观察,对该方进行了抗炎、免疫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报告本方具有减少炎性渗出,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促进抗SRBC抗体形成,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的良好作用,从而有利于消除尿道炎症和改善临床症状。

03

正虚邪滞,需标本兼施

淋证失治,迁延日久,必伤正气,小便频涩,时缓时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甚以为苦。

本病至此阶段错综复杂,若单用补法,前贤有“淋病忌补”之戒,若继投清利,又恐体不容药,当审度虚实,标本兼治,扶正达邪。

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脾除湿,解毒利尿

此以脾虚为主,遇劳倦加重,证见小便淋沥,身重倦怠,不思饮食,精神萎靡,带下量多,大便或溏等。

常用黄芪、白术、枳壳益气扶脾,茯苓、薏米健脾利湿,金樱子、芡实、牡蛎、莲须涩精止带,解毒利尿则用公英、地丁、车前草、萹蓄等,可以获效。

二、和胃养阴,淡渗利湿

脾劳及胃,胃气失和,湿热留滞,或胃阴不足者,证见小便不爽、急迫,口渴思饮、纳呆,间或呕吐,神疲肤燥,舌红苔剥或微黄,脉细数等。

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失和,食不能入,药安以能获效!

故多用姜夏、陈皮、茯苓、甘草和胃,泽泻、萹蓄、猪苓、通草渗湿;胃阴不足者,加玉竹、石斛,养阴益阴,忌用苦寒之品,使脾气得和,胃气得复,则小便通畅,可望缓解。

三、补肾固本,解毒清利

肾为先天之本,淋症久治罔效,每波及于肾,出现腰酸肢软,膝痛如折,小便淋沥,欲解不已,欲罢不能,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宜用桑椹、菟丝、枸杞子固本,女贞、旱莲以补肾阴,忍冬藤、连翘、地丁、泽泻、车前草、茅根、板蓝根解毒清利,腰酸甚者可加杜仲、续断等。

值得注意的是,补肾健脾和胃,应避免留邪,而解毒清利之法需贯穿始终。

然其运用注意掌握轻重层次,或苦寒清利,或淡渗,清利,用之得当,效如桴鼓,否则难以逐邪外出或致戕伤正气之变端。

某些患者屡治少效,堪称顽固性病例,对此要作具体分析,审证求因,不可等量齐观,一概而论。找出原因,以整体调治,往往能获得意外疗效,使顽症不顽。

如曾治一女性患者,多方调治效果不显,后仔细询问,其女带多色黄,月经不调,治以清热除湿,调经止带而愈。嗣后对女性患者必须询问经带,全面掌握,整体施治。

对老年患者,一方面要注意老年肾气亏,天癸绝,要补肾填精,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性阴道炎与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进一步佐证了补阴填精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男性高龄患者,兼有会阴胀满,溲后余沥不尽,舌淡暗红,多为血瘀毒滞之象,对于这类患者应以清解瘀毒与清利小便兼施。

成人患者屡治少效者,应详加辨析,考虑到诸淋兼作,应综合调治,如兼石淋配用石韦、冬葵子、金钱草、内金之类,兼膏淋用萆薢、菖蒲、茯苓之属。

总之,病无框式,法无常规,药无定方,辨证施治而已。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1999.8。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