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鲜哥重追电视剧《觉醒年代》,个性鲜明的人物,信仰理想的力量,思想火花的碰撞,让人无时无刻不激情澎湃。

看到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校长就职演说那个桥段,鲜哥开始以为,他的这段话是编剧自己写的,以此借古讽今,劝人尚学。

没想到,网上查阅蔡公1917年1月9日的就职演讲原文,他还真是这样说的。

文不在长。全文1552个字,讲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和敬爱师友三个方面,言简意赅,振聋发聩。

在砥砺德行那一部分,有一段是说大学生的:

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所以各位要抱定宗旨,为了寻求知识而来,进入法律系,不是为了做官;进入经济系,不是为了发财。宗旨定下来,事情就都进入轨道了。各位在这里学习,或者三年,或者四年,时间不是不少,如果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那么成绩会很大的啊。如果只是为了发财做官,宗旨就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出现问题。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试时再熟读讲义,不考虑有没有获得知识,只挣分数的高低;考试一完,就把书都扔在一边,混个三四年,有了文凭,借着这个在社会上走动,这岂不是与进入大学的初衷背离了吗?虚度光阴,毫无学问,是耽误自己啊。

没想到,100多年前的大学,也有这种现象。

记得鲜哥上大学的时候,“六十分万岁!”的口号还非常时兴。

真的就像蔡公说的,上课的时候充充数,听课的时候心不在焉,做作业的时候相互抄抄,快要考试的时候集中突击,抄笔记背笔记,最终混个及格了事。

不过那个时候,干扰诱惑比现在少,就算应付学习,还没扔掉读书,大学期间读了一些书,到现在还在受着益。

现在的教育,真是有了问题。

小学阶段,有多少学多少,跟风参加各种培训班。节假日,家长学生团团转。

中学阶段,考多少学多少,一切围着考试转,分高为王。

大学阶段,什么都不学,玩游戏刷手机谈恋爱叫外卖吃美食,混着日子等着毕业。

有的一考上大学就奔着考研去,本科应付着,把精力集中到复习考研上。

有的大学,连本科生也不好好教了,在那里应付着,到处充满浮躁的泡沫。

本科的“本”,是根本、基本的意思。本科阶段学扎实了,就能应对各种考验,适用各种场面。

本科阶段,连着校门和社会,是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最佳时期。

这个阶段浪费了荒废了,再也找不回来,这就是“自误”,终生遗憾。

因此,奉劝那些正在读书的大学生们,珍惜点学习的大好时光吧。

蔡公时的故事简要(104年前蔡公的就职演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