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分析(陷入困境不要慌)(1)

当我们认识到手机的重要性之后,最容易产生的误区就是:除了手机,其他的一概用不着。我们在这里要奉劝 这么想的各位,这种想法很可能让你自掘坟墓。《127小时》里的阿伦•拉斯顿就为我们上了活生生旳一课。让我们 看一下,他是怎么在危难关头利用手头的每件工具变废为宝,化险为夷的。首先,在荒野地区,手机是没有信号 的,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把手机扔掉了呢?不,手机的光源仍是重要的求生因素,它不仅可以在黑暗中指明方 向,提供光亮,也可以免于黑暗中的恐惧和孤独;其次,小刀。当然,如果你有一把瑞士军刀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但如果你只有像拉斯顿那样的一把什么牌子也说不上,但确实是一把刀的小刀的话,用处同样是很大的。就算没有 碰到拉斯顿这么窘的情况,你也可以用刀切割绳索、挖取食材,反正,用处是蛮多的。具体用法可以参见《荒野求生》纪录片里的“贝爷”,他可是用刀宣扬着“这个能吃”的求生信条,一把刀,一张嘴,“贝爷”活过千山万 水,站在食物链的顶端。除此以外,在关键时刻,你还可以像拉斯顿一样,用刀“自废武功”,舍小救大,断一只 手,断一只脚,用刀都可以做到,只不过在时间上可能要花点功夫;最后,就是身上的衣服,或许很少有人会想 到,穿的衣服也是工具。其实,所有身外之物,在面临灾难求生时,都可以成为工具。这不,拉斯顿就把裤子当成 了止血带,给自己最后的逃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除了止血,衣服还能用来取水、驱虫、散烟,当然,还有其最 基本的功能保暖。通过拉斯顿的“求生演示”,我们再次深切地体会到,当你在灾难之中,觉得一筹莫展,无具可 用时,其实忽略了太多的有用之材。只要带在身上,伸手拿得到的,都可以成为你的救命稻草。要记住,人类和动 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懂得使用工具。而正是这个区别,可以让我们在灾难中存活,赢得求生的机会。

《127小时》根据著名的真实事件改编,阿伦•拉斯顿的求生经历让人在匪夷所思之余,不得不感叹他的坚韧与 智慧。选择拍摄这么一部带点记录性质的电影,丹尼•保尔可以说,冒了一定风险。好在,靠《贫民窟的百万富 翁》尝到甜头的保尔,深谙配乐和剪辑,能够让一出看似很无聊的戏剧,焕发出有意思的光芒。就这样,《127小 时》也在烘托感极强的BGM和凌厉的剪辑以及融合写实与诗意的摄影镜头下,变得富有生气,让人看着丝毫不感到 无聊,反而时时刻刻牵挂着拉斯顿的遭遇。

48小时分析(陷入困境不要慌)(2)

当然,作为一部“独角戏”电影,詹姆斯•弗兰科的表演具备信服力, 别看“腐兰兰”银幕外恬不知耻,连约炮短信都被晒到网上,但在电影中,他可是个有本事的练家子,演起戏来毫 不含糊。此外,真实的阿伦•拉斯顿也为影片贡献良多,他将录有自己求生经历的视频放给保尔和弗朗哥看,以便 他们更好地了解具体细节。最后,呈现在影片中的求生过程极度真实,在上映时,导致许多观众胃部不适,冲去厕 所。虽然,苦了这几位观众,但《127小时》的真实力度,的确业界良心,值得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