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与汜水之战对应的成语(成语郧阳蒲骚之战)(1)

春秋战国,一个被战争和文化思想家诗史化了的生动年代,无数的国度不论大鳄抑或小虾,各类人群无论劳心还是劳力,都踊跃投身其中,积极成为波澜壮阔历史的一分子。贵在参与,是他们的热情在历史的大规模起步阶段为后世定格了许多经典的世事和思想,凝结了一批文化元典,奠定了洋洋大观的中华精神府库之根基。回首那如火如荼的时代,郧阳这偏陬之地也不落伍,江南江北的方国,在此起彼伏的国家争雄中,敢于亮剑,大显了自己身手。其中两次有名的战事“楚郧蒲骚之战”和“绞楚城下之盟”就发生在这片天地里。“蒲骚之战”在春秋战国有史记载的近四百场战争中榜上有名,“城下之盟”则成为后世沿用的熟语,也成为后来战败者被迫签订屈辱性不平等条约代名词。另有楚国大诗人屈原《怀沙》所述的“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之典,也被后世凝为成语“狂犬吠日”,此典源在郧汉古岸的庸蜀之地。屈子能够引此地自然现象于社会问题加以譬比,且喻世之切,不能不感佩那时人们思想的高度成熟。万古滔滔,一个地方能沉淀下这些原生文化典故,那是一种历史的自豪。

“蒲骚之战”

《左传》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大楚第十七代君主、自命为王的熊通命他大司马莫敖屈瑕领兵向汉江以东,分化那里几个小国,打算先与英山之南的贰、应城西的轮两国会盟,然后带着这俩同盟军再伐襄阳以东的随、郧国西北的绞、洪湖东北的州、河南固始东北的蓼,拉二打四,以一个盟军体队的强势用武一个一个小国,既威风又不费吹灰之力,这是强国惯常战术,大楚也玩这派头。汉南的国率先意识到如此一来的危机,尽管楚军并未将其列入此次征服的名单,但他意识到形势不好,立马去策动以上四国,先下手为强,联手击楚,以图共保。可惜那些蓑尔小国缺少合作意识,各打算盘,不予响应。情急之下,师孤军出手,独自于郊区蒲骚布防,向楚军摆出作战架势。对这样的局面楚军应是不难对付的,对方又散又弱,各个击破,而主帅屈瑕却有些犹豫:郧国为什么敢事先布防,是否已与其他国家联盟?副帅斗廉看准了时机,带领精兵兼程东行,一到就发现仅只国自个备战,其他并未参与,心中大喜,遂集中优势兵力,趁条夜天黑,一举突袭蒲骚。军全力迎战,终因势单力薄,全军溃败,这一仗史称“蒲骚之战”。

郧国在哪儿?就在《水经注》所述的“关”,即现今城以东的杨溪、白桑、安阳这区域。“汉水又东迳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县故黎也,即长利之乡矣。《地理志》曰:有关,李奇以为子国。”其中汉代地理学家李奇认为“关”就是郧子国属地。

下期继续请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