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立,目的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的滨海地区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认为这些土地本来就是中国清政府割让的,即便分离出去,国内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声音。这个共和国是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为避免与日本直接交涉而采取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苏俄以远东共和国的形式在远东发展壮大苏维埃力量,利用各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军。日本从海参崴撤退后,1922年11月5日,远东共和国撤消合并到苏俄,成立远东州(不包括原远东共和国境内的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州)。1926年1月4日,远东州改为远东边疆区。此后,该地区历经多次区划调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地区主义势力逐渐得到发展,在这股地方分权力量的推动下,远东一些州和边疆区也提出了要恢复历史上的远东共和国,并把它当作向俄联邦施压的最有分量的筹码。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1)

据统计,1922年远东共和国有俄罗斯人162万,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共30万,蒙古人(包括布里亚特人)25万,通古斯人5万,犹太人2.5万。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2)

对外关系上,它基本遵循苏俄的对外政策。主要任务是利用其非苏维埃形式,建立和发展同外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远东共和国的积极努力,使它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初步建立了贸易关系。进出口业务主要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和满洲里站进行。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3)

1921年和1922年上半年,远东共和国从日本、中华民国及其他国家运入大量的布匹、面粉。同时远东共和国也出口自己的产品,如1921年日本购得730万卢布的木材、毛皮、制革原料等,次年又购入100万普特的鲱鱼。远东共和国还向英国、澳大利亚输出木材。当时远东地区几乎没有加工工业。开采工业、农业也不发达,远东远离苏俄工业中心,商品价格很贵,而且直到1921年首批货物才从苏俄中心运送到远东,所以当时苏俄远东人民所需要的货物,甚至食品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其中又主要来自于中国东北。远东与中国东北之间的边境贸易,1918—1920年为鼎盛时期。1918年瑷珲海关进出口贸易货价达库平银768万两。在中国东北出口商品中以肉、鱼、木材、面粉、油、布匹等商品居多。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4)

面对突然出现的这么一个邻国,这个时候的国民党政府也尝试收回远东地区,1920年6月以张斯麟为首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军事外交代表团抵达了上乌丁斯克,并停留了两个月,8月下旬出发赴莫斯科。同年9月27日,苏联政府发出告中华民国政府书,以备忘录形式递交给张斯麟,宣布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效。离开莫斯科之前,契切林接见了张斯麟,11月张斯麟又被列宁接见。但最终什么实际性的文件也没达成。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5)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国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使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国土面积113343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6,933,206人(1937年)。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6)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领土。明朝时期在这里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宣示领土主权。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的“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太平洋,岭南属于中国清朝,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从国际法的角度肯定了东北属于中国。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中华民国开始逐渐用东北来取代清朝发祥地的原有名称——满洲。在中国一般用东北或者东三省、东省来称呼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份。后来东三省的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因此内蒙古东部(五盟市)也属于东三省地区。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7)

日本早有侵略中国的图谋,历史上曾有明朝对丰臣秀吉政权的万历朝鲜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取得甲午战争胜利后,割占台湾,获得清政府的巨额“战争赔款”,军事力量剧增。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实行极其阴险的“以鲜制华”政策,不断推动朝鲜人政治移民中国东北的活动。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8)

日本在朝鲜人聚居地区设置领事馆,强调“朝鲜人是日本臣民,受日本管辖”。自1920年代以来,朝鲜移民在东北酿出种种事件,移民认为自己被中国政府欺压,中国政府及民众则认为移民乃日本侵华之马前卒。个中内因,日本特务大臣官方档案曾有详细概括:1、朝鲜人移居处多设有日本领事馆及警察署,以保护朝鲜人为借口,常引起种种事端,侵犯中国主权。2、朝鲜人与中国人发生利害问题时,定会成为领事裁判问题,不受中国法律制约。3、部分朝鲜人制造反日事件,日本则借机加深侵略,中方若为防范此类事件驱逐某些朝鲜移民,又反会遭遇日本干涉,寸步难行。不断进行殖民渗透。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大增,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奏折中写道: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已经侵占了旅顺大连,殖民势力下驻扎“关东军”。1932年3月1日,在日本策划下伪满“建国”,扶持溥仪为伪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伪“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宣布成立。中国断然否认伪满“独立”,并向日本提出强烈抗议。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新京”正式宣布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同时任命了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伪“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10日,同日本签订了密约。1932年3月10日,日本驻伪满特命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和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在长春签订《日满协议书》。日本政府发表关于承认“满洲国”的声明,宣布承认“满洲国”。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10)

1933年2月24日,国际联盟大会通过报告书,指明:东北主权属于中华民国;日本违反国际联盟的盟约占取中国领土并使之独立;“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行动并非自卫;“满洲国”是日本参谋本部指导组织的,其存在是因为日本军队的存在,“满洲国”不是出自民族自决的运动。为此,日本于同日宣布退出国联。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11)

1943年12月1日公布的《开罗宣言》中,规定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于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驱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作为苏联对日宣战的条件,在1945年2月8日的雅尔塔会议罗斯福—斯大林会谈中,确定了将大连作为国际化自由港转交给苏联,并由苏联使用中东铁路。

蒙古国400平方公里(400多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共和国和满洲国)(12)

1945年8月8日,苏联照会日本,将于次日对日本宣战。随后苏联红军攻入中国东北,以高度机械化的绝对优势击败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11日,溥仪及伪满群丑开始乘火车流窜。13日晨到达通化市临江县大栗子车站。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在吉冈安直的安排下,溥仪宣读《“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宣布伪满洲国政府解散,伪满洲国灭亡。18日,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中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北纬38度线以北的日军(原属朝鲜军,1945年改隶关东军,38度线以南的朝鲜军改隶国内军)解除武装,停止战斗。19日,溥仪等人从通化乘小飞机飞往沈阳准备转飞日本,飞机在奉天机场降落后,溥仪等人被苏联红军俘虏,伪满政权彻底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