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1)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2)

模块一 职业理念

第一节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知识与能力》也有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 (必背)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4.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迸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3)

第二节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 不平衡性一把握最佳关键期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

⑤ 个别差异性一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1.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特点;

2.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点是指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

3.中学生在具体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也有鲜明的发展特点。

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心理健康要求得以充分满足。

2.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核心):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

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

3.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客观要求是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1.教育公正:指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均等的,教育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2.学生差异包括: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4)

第三节教师观

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朋友的角色

4.研究者的角色

5.管理者的角色

6.示范者的角色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主创劳动长吸复”)

1.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创新、需要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教育机智”。

3.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4.长期性和间接性,滞后性和隐蔽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制造物质财富。

5.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延续性:指由于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长和严格的交接班时闻界限。

广延性:指教师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

6.个体性与群体性

从劳动手段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必背)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不重要)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发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必背)

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

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人格的形成;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专业能力的提高;

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6.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职前培训——>入联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徽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三阶段发展理论(福勒和布朗)(《知识与能力》也有该知识点)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终身学习的提出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保罗·到格明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终身学习的内容:

①学会学习

②通晓自己所教学科

③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

④学习信息技术

终身学习的要求:

①有不断学习的意愿,把学习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习惯;

②安排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

③把学习与工作改进、生活改进等联系起来,使学习有所运用,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变化发展而学习,要有强烈的应用意识;

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5)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6)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注:此章节只出选择题,重在看书理解及练习,不用花过多时间去背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1.行政法律责任(违反了行政法规)

2.民事法律责任(财产责任、名誉权等)

3.刑事法律责任(人员伤亡)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六法一纲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1986通过、200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1_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7)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1.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一对道德规范体系的认识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一是在践行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一是在教师行为上的表现

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1.是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2.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3.是中学生全而发展的条件。

教师职业道德表现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工作;

2.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3.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

4.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

5.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内容“三爱两人一终身”材料分析题必背

1.爱国守法一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一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一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4.教书育人一教师天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范,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一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

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一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祟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8)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材料分析题必背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热爱学生

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始终信任学生

3.赏识学生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5.严格要求学生:言而有理、言而有度、言而有信、言而有方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

2.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3.尊重家长的人格

4.教学学生尊重家长

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结构是总一分—总的形式

1.总:

2.分:

首先,原理 解释 结合材料阐述

其次,原理 解释 结合材料阐述

最后,原理 解释 结合材料阐述

3.总结

总结模扳:因此,综上所述,总之,作为教师,要树立xx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同时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这是一般思路,可自己总结)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9)

模块四 文化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10)

模块五 基本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11)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复习内容)(12)

#中小幼教师资格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