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联动头像(我们错了我们改)(1)

作者:风见97郎/Anitama 封面来源:《奥特Q》

银假面

这段要讲的《银假面》这部作品,它的制作班底就很有意思,着重讲一下。

起初《银假面》的构想,TBS制作人桥本洋二和实相寺昭雄两人,想要创造一个与圆谷的奥特曼不一样的英雄。圆谷所专长的是巨大英雄,所以本片的主角银假面便被设计成了等身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等身大英雄的制作费比起巨大英雄更低。

TBS播放,宣弘社制作(下请日本现代企划实行),实相寺昭雄所率领的古代Group(コダイグループ)协力,《银假面》的企划正式开启。日本现代企划和古代Group的班底(两社的名字相互对应,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圆谷英二时期的经营不善,导致圆谷制作人手方面供过于求,圆谷英二的大儿子圆谷一从TBS回到圆谷制作后,大量裁员。日本现代企划(圆谷的照明技师小林哲也、特摄导演高野宏一、铃木清、佐川和夫等,后解散由铃木清重组创英社)和实相寺昭雄的古代Group(和实相寺昭雄一同创立古代Group正是圆谷的美术担当池谷仙克,后更名为株式会社古代)基本都是圆谷辉煌时期的人员班底。而这时TBS和圆谷之间的摩擦,使得圆谷在富士台同时间档开始制作另一部名作《镜子超人》。

1971年年底,《银假面》于TBS开播。赶巧的是《银假面》和富士台的圆谷制作的《镜子超人》同时间播放。

顺便一提,参与《银假面》的主笔脚本是上原正三和市川森一,佐佐木守、石堂淑朗参与创作,对面棚的脚本有若槻文三、山浦弘靖以及藤川桂介等人,导演则是本多猪四郎、满田穧、铃木俊继等人(高野宏一和圆谷桀是同学关系,所以高野弘一客串了几话《镜子超人》的特摄导演)。两方都是参与过圆谷上一个世代作品的幕后人员,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悄悄打响。

然而橄榄枝,却更偏向继承了“特摄之神”血脉的圆谷一那边,实相寺昭雄设想的等身大英雄收视率和评价都被《镜子超人》碾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不得已,线路变更成了巨大英雄,实相寺昭雄向桥本洋二坦白,这步棋是自己赌输了。时隔多年,实相寺昭雄回忆起《银假面》,不禁苦笑:“那是部失败的片子。”随后,心灰意冷的实相寺昭雄带着自己的古代Group退出了《银假面》的制作,唯独剩下了池谷仙克以及导演大木淳。两个人抱着一定要完成这部作品的想法,继续坚持到了最后。

虽然在当时不吃香,主演阵容中不仅有日后成名的柴俊夫(柴俊夫还曾参与过《镜子超人》的试镜)、还有两年后将出演《泰罗奥特曼》的筱田三郎以及老熟人,以及刚刚在《归来的奥特曼》中杀青的岸田森。凭着其充满了人性味道的剧情以及严肃的风格,现在却是被很多更高年龄层的特摄饭所津津乐道。

讲起圆谷背后的故事就停不下来了,反正是杂谈,那我们就杂回来。

其中的第17话《银假面失明手里剑》片头一开始,银假面在和上一话来地球破坏火箭发射的莫库星人的战斗中银假面失明。在兄弟们和莫库星人一番战斗之后,银假面尽管失明,但是挺身而出奋勇战斗。在最后,银假面依靠听力以及风的动向,用三发银假面手里剑解决掉了莫库星人。《银假面失明手里剑》这个译名,我是为了符合中文语法美化了的。日文原名“シルバーめくら手裏剣”,其中这个めくら正确的中文意思应该是瞎子,和詹伯A那个疯子是异曲同工之不妙,本话的企划阶段标题是《大阪SOS》,脚本出自上原正三之手。最后是谁改成了现在这个标题,也是无从考证,在90年代末KIDS STATION重播的时候,将片名改成了企划阶段的《大阪SOS》,但是在之后家庭剧场、家庭电视剧台以及DVD/BD发售的时候又保留了原名…现在可以看到的都是未修改过的原版画面。

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联动头像(我们错了我们改)(2)

DVD标题画面

超人巴洛姆1

1972年4月2日,接档收视率走低23话便腰斩的《鲁邦三世》,读卖台开始播出的东映制作的特摄片《超人巴洛姆1》,原作正是现今那位单行本连载了170多本的漫画《骷髅13》的作者斋藤隆夫。片中主角是两位小学生白鸟健太郎和木户猛,两人利用友情的力量互相交叉手腕,肉体融合变身为超人巴洛姆1。而他们的对手是邪恶的化身—德尔格所派出的德尔格人、德尔格魔人、德尔格妖怪。

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的故事设定,却仅仅因为剧中的一个名字,捅了个天大的篓子。在《超人巴洛姆1》开始播放之后,家住神户市的德国籍大阪音乐大学教授对此片中的一个角色提出了异议的声音。不是别人,正是片中的敌方怪人的德尔格。

这个德裔的音乐老师,姓氏就是德尔格……。

因为巴洛姆1的敌方怪人和自己家同姓,这位音乐老师以“孩子没准会因此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为由,随后德尔格先生向电视台提出抗议,以违反姓名使用权,向电视台提出了抗议,并提出了处理申请。

1972年8月25日朝日新闻报道:“我不是魔人德尔格(电视台变身节目)遭受玩伴欺凌 同姓的少年提出处理申请”

最终在一个月后9月26日新闻又刊登了给出了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朝日新闻报道:“坏蛋德尔格 向童心投降 11月将会消失 A君(原告的少年姓氏)的申请通过。”

制作组承诺尽量减少使用德尔格这个词。骚动期间,读卖台的制作人佐野寿七更是每周前往德尔格家中道歉,并细心说明情况,最后德尔格家被佐野制作人的诚心所折服,退让一步化解了风波。德尔格先生的儿子,也开始喜欢上巴洛姆1,并开始玩巴洛姆1的周边玩具。

在风波刚起之时,敌方BOSS人型化的角色德尔格先生便降板。随后的10月15日29话开始,制作组在片尾加上免责声明。重播的时候,全集加上了免责声明。

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联动头像(我们错了我们改)(3)

节目中的故事 场所以及人物 全部是创作

正如之前的报道所言,在这次风波后的两个月,11月26日,超人巴洛姆1播放了最终回35话,就此完结。主流的评论、其中甚至包括东映方的名制作人平山亨先生也是主张巴洛姆1的完结和德尔格事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佐野寿七称巴洛姆1的完结是因为收视率斗不过同为东映制作的《假面骑士》,才会草草收场。到底具体原因为何,就留着各位看官自行咂摸吧。

奥特Q

1964年11月,TBS预定播放,圆谷制作的新节目开始拍摄。TBS在资金上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计划拍摄一季度于65年4月每周日晚7点的TBS武田时间开始播出。

1965年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动画作品《W3》开始在富士台周日晚7点播出。

同年4月,原本预定一季的作品再续约一季,共两季,TBS 武田制药方再次投入大资金。还未开始播放,TBS就投入了极大的心血,这是一把不能输的赌注。同时期,深知圆谷制片厂特摄水平的手冢治虫得知这个消息,感知到了危机,如临大敌。

1966年1月2号,划时代意义的特摄片《奥特Q》正式于TBS首播,和原本收视率大热的《W3》,因此收视率跌落谷底,从23%跌到了6.9%,仅一个月后,《W3》不得不将播放时间挪到了周一晚上7点半。

《奥特Q》全制作28话,每集之间互不关联,播放的时候就是打乱了顺序的。同年2月4日,全日本空输的一架波音727客机,从千岁机场出发,准备降落羽田机场时,在机场的东南偏东的12公里东京湾坠毁。飞机解体沉没,机上133人全部遇难。而原本预定于2月14日播放的第7话《东京冰河期》因为片头的飞机爆炸画面,因此延期至4月3号放在第14回播放。

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联动头像(我们错了我们改)(4)

14话《东京冰河期》飞机爆炸画面

而初回放送时候的第27回、最后一话《206号航班消失》则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所以放到了7月4号的最后一集播放。

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联动头像(我们错了我们改)(5)

27话《206号航班消失》飞机消失画面

原本制作了28话的《奥特Q》,实际初次放送的时候只有27话,7月10日因为原本计划播出的《奥特曼》赶不及,紧急于7月9日在衫并公会堂举行了预热性舞台公演,第二天晚7点,播出了大家熟知的《奥特曼前夜祭 奥特曼诞生》。

那么剩下没播出的那一话呢?那原本是计划于5月15日就该播出的第20话《快开门!》,但是因为这一集的剧情上比较隐晦加上没有宇宙人、怪兽的出现,TBS方的制作人拵井巍决定将其先搁置,最终播放的是《海底猿人拉贡》。结果这一话最后竟然没有被提上日程表。直到1967年,《奥特Q》的重播。12月14日原本应该播放奥特Q的第24话《戈加之像》,但是却播出了《快开门!》。一时间,《快开门!》被坊间称为新24话,最后被归为第28话,成为了不是最终回的最终回。

(待续)

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联动头像(我们错了我们改)(6)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c7adaf81fba5a9c4?utm_source=tout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