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义乌大家想到的都是义乌小商品,义乌的国际商贸城。想到的只有近几年来突然富裕起来的义乌人。

有些人觉得义乌除了小商品城以外,什么都没有,没有特色,没有人文精神,没有历史底蕴。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是鸡毛换糖精神,什么是义乌文化,什么是义乌的历史底蕴。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

据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

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

嘉靖三十八年(1559)秋九月,戚继光至义乌招募义乌兵,从南灭倭寇到北修长城,直到现在那里还有着许多的“义乌村”。

关于义乌的介绍(不一样的义乌)(1)

义乌的历史文化也一样璀璨。

比如方言,义乌有着这样一句话“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这就说明了义乌话的复杂。据调查义乌话里有许多是古汉语。

像“吃”称“食”、“玩”叫“嬉”、“不”说“弗”、“筷子”称“箸”、“造房”称为“葺屋”。

道情,在义乌道情也是与众不同的,义乌道情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

义乌人也崇尚武术,在民间流传着“兰溪埠头,萧山哺头,义乌拳头”闻名遐迩。义乌民间武术绚姿多彩,内容丰富,武术介的十八般武艺般般皆有。还有举石墩,舞龙,舞狮,走马,十字莲花,高跷,斗牛,罗汉班,散撤等等。遍布城乡,各有特色。东乡廿三里一带拳术刚劲有力;西乡吴店,义亭一带讲求实用;北乡苏溪,新厅一带刚柔兼顾;南乡佛堂一带架子好看。每逢节假日,一支支罗汉班、武术队活跃在农村每个角落。义乌武术有其广泛、浓厚的群众基础,营造出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义乌武术界很讲义气,主持正义,坚持公道,讲求武德,以理服人,塑造了义乌人崇尚武术的美德。

鸡毛换糖

鸡毛换糖是一种毫厘争取,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义乌人也正是用这一种文化激励下一代不忘吃苦,勇于创新。

关于义乌的介绍(不一样的义乌)(2)

而义乌的物产也绝不是只有小商品的。

义乌地产丰饶,义乌红糖,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义乌红糖可以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1944-1961)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初时由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1604-1670年)客游闽越,模仿糖车之式,教人栽培甘蔗,制为红糖,邑民享其美利,置庙祀。

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义乌县志》亦有“蔗糖:墨者近始习熬”的记载。

清朝嘉庆七年(1820年),《义乌县志》载:“糖蔗,俗呼沙糖。其蔗似黍,秆可啖,俗称糖梗”。

20世纪50-90年代初期,义乌糖蔗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红糖成为该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1997年,义乌被农业部、国家计委列入国家“九五”第一批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县(市)。

1999年,义乌被认定为红糖之乡。

这些都是属于义乌的历史人文。

关于义乌的介绍(不一样的义乌)(3)

近年来,义乌也在不断发展,秉承着鸡毛换糖精神,未建立美好义乌而努力。

2020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浙江省海关特殊监管区改革创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海关特殊监管区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全省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10家。

这对于义乌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这就是义乌,一个不一样的义乌。义乌虽然不大,但她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义乌,她是我们每一个义乌人的骄傲,而我为我是一个义乌人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