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之君的命运大都很不堪,就算是侥幸保全性命,余生所受的羞辱也远超常人想象。在这些受辱的亡国君中,西汉末代国君刘婴的遭遇可谓典型。那么刘婴到底是怎样亡的国?他被废后又遭遇到哪些羞辱?他最终的又结局如何呢?

刘婴是汉宣帝的玄孙,广戚侯刘显之子。公元6年,年仅15岁的汉平帝被权臣王莽毒死,王莽此时虽有称帝的打算,但自认时机还不成熟,决定再立一个傀儡。按照常理,新君要在平帝的兄弟辈中择选,可王莽又不想扶立长君以牵制自己,所以便以应由平帝子侄辈继位为借口,选中年仅1岁的刘婴来接班。刘婴“中选”后本应即位称帝,但王莽却借口他年幼,只肯让他做太子,不愿给他皇帝的名号。

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1)

刘婴虽然是国君,但并未获得皇帝称号

事后,王莽又授意亲信们连番上书给姑妈、太皇太后王政君,胁迫她同意让王莽代替刘婴治理天下,并特封他为“假皇帝”(又称摄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这样便出现诡异的一幕,刘婴作为汉朝名义上的君主只能称太子,而外姓权臣王莽却获得“皇帝”的称号。经此一举,天下人便都清楚,王莽篡位已成板上钉钉之事。

平帝崩,无子,莽征宣帝玄孙,选最少者广戚侯子刘婴,年二岁,托以卜相为最吉。乃风公卿奏请立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太后不以为可,力不能禁,于是莽遂为摄皇帝,改元称制焉。见《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六十八》。

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2)

王政君眼睁睁地看着侄儿王莽篡位

果不其然,就在两年后(公元8年),王莽铲除各种反抗力量、自认时机成熟后,便一脚把刘婴踢开,拿掉名号前的“假”字,正式“转正”成了真皇帝。从这一刻起,刘氏的汉朝国祚中绝,王氏的新朝建立。王莽篡位后,降封刘婴为安定公,并假惺惺地将平原郡的5个县划为定安公国,号称民万户、地方百里,作为安置刘婴的食邑,并准许他在“国”中建立汉朝的宗庙,世代祭祀不绝。

不仅如此,王莽还将孙女嫁给刘婴为妻,意在巩固两家的“友谊”。可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做戏给外人看,因为王莽压根儿就没让刘婴回归封国,而是将其软禁在长安的大鸿胪府,而他的孙女自然也不会真的嫁过去。

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3)

王莽篡位后,降封刘婴为定安公

虽然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位,虽然刘婴被他牢牢的攥在手里,但王莽心中一直惴惴不安,非常担心刘婴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劫持,更担心他长大成人后,会利用各种机会反抗他。所以王莽为安全考虑,不仅在刘婴的居所布置重兵把守,而且还严禁他跟外界接触,甚至连乳母都被明令禁止跟这个幼儿讲话。

就这样,刘婴在四面全都是墙壁、与世隔绝的环境下生活了15年时间,从没有一个人跟他讲过一句话,这种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心智发展情况可想而知。所以等到王莽败死、更始政权攻占长安(公元23年)后,刘婴虽然获释,但这个年仅20岁的青年人,此时的心智水平竟跟幼儿无异,甚至连六畜都分辨不清,活脱一个痴呆儿。

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4)

刘婴被囚禁15年,获释后形同白痴

莽乃策命孺子为定安公,封以万户,地方百里;立汉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行其正朔、服色...以大鸿胪府为定安公第;皆置门卫使者监领。敕阿乳母不得与婴语,常在四壁中,至于长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女孙宇子妻之。见《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纪二十九》。

可傻子有傻子的好处,至少在别有用心的平陵人方望看来,刘婴是个“奇货可居”的角色,只要能将他攥在手里,便可以号令天下,给自己带来大富贵。于是在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方望等人利用长安发生混战、天下对更始帝刘玄极为不满的机会,对外宣称天象显示刘玄必败、故太子刘婴将复兴汉室,随即起兵拥立刘婴为帝。

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3岁便沦为亡国君的苦命娃)(5)

方望拥立刘婴起兵,但很快便被歼灭

然而方望并没有匡定天下的能力,非但如此,他刚刚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部队,便急吼吼地自封为丞相,并大逞淫威,这种人能成大事才真是见鬼。果不其然,仅仅过了月把时间,更始帝便派丞相李松与讨难将军苏茂攻击方望的叛军,一战便将他们全部斩杀,而刘婴也死于乱军之中,就此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更始)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初,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乃于长安求得婴,将至临泾立之。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更始遣李松与讨难将军苏茂等击破,皆斩之。《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史料来源:《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