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让你尽情想象,你觉得:

一个人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

知乎网友“宇航”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某个点头之交的同事,

有次因为买房子向他借了2万块钱,

承诺公积金取出来就还。

半年之后,他问同事什么时候还钱,

对方回答说:

“因为没看到合适的房子,

就用那2万买了定期存款,

赚点利息,买房子时就能轻松点,

反正你又不急。”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

他顿时懵了,这是什么操作?

他意识到对方想把这笔钱占为己有,

所以不时地用强硬的态度,让对方赶紧还。

终于,2年以后的某一天,

同事一脸忿忿不平地还了钱,

还骂骂咧咧地说再也不向他借钱了,

因为他太小气!

柏拉图说:

“人类的本性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

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而无任何理性。”

当你高估了对方的美德,

你就会吸取到深刻的教训。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2)

02

对人性洞察最深的,恐怕就属作家了。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经写过一部小说《变形记》,

把人性的自私表现得酣畅淋漓:

格里高尔某一天早上醒来,

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

令他高兴的是,

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工作,

忍受客户的挑剔、同事的非议和领导的苛求。

而令他担忧的是,

家人会怎么看待自己呢?

果然不出所料,

身份的变化,也导致家人的态度发生了180°大转弯。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3)

在变形之前,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不仅负责家里的日常开支,

替父亲偿还债务,

让父母过上了闲逸的生活,

还准备东拼西凑,把妹妹送进音乐学院,

他讨得了家人的欢心,家人对他竖起大拇指。

在变形之后,

他不再能为家里赚钱,

甚至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

父亲嫌他丢人,母亲嫌他可怕,

最后连妹妹都忍无可忍,扬言要把他扫地出门。

其实父母妹妹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最终格里高尔呢,他因为长期不进食,

加上脊背被父亲砸进一个苹果,导致身体发炎,

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4)

03

格里高尔的悲惨下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格里高尔为了讨好他人,很早就失去了自我意识。

在变形前,

他为了偿还父亲欠下的巨额债务,

每天4点起床,5点出门,

搭上第一班车,出差去跟客户谈生意,

旅途疲惫,三餐又没有规律,

食物质量极差,也没有深交的朋友,

还常常一不小心就坐过了车。

而其他同事却是在他和客户谈判完毕之后,

才开始不慌不忙地享用早餐。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5)

每当旅途困倦时,他不得不躺在潮湿的被褥中休息,

把家人过得轻松当成慰藉。

老板可以包容其他同事的懒散,

却不能忍受他的懈怠。

父母从来不曾觉察到他的艰辛,

只希望他好好守住这份工作,

这样一家人的生活就不愁了。

为了让父母放心,他说服自己再忍受五六年,

之后就能辞职去追寻自己的诗和远方了。

“再忍一忍吧,好日子就快来了!”

他常常鼓励自己道。

而在变形后,他行走不便,

经常被房间里的家具撞得伤痕累累,

没有人关心他怎么突然变成了一只甲虫,

没有人在乎他今后要怎么生活下去,

气急败坏的父亲,狠狠地把他踢进了房间,

随后母亲和妹妹搬走了房间里的大部分家具,

留给他一个空荡荡的小黑屋。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6)

但他非但没有埋怨父母,

还为他们的行为寻找各种借口:

父母年事已高,无法接受儿子变成甲虫的事实;

父母重新开始工作,每天很辛苦,没时间看望他;

他给自己编织童话故事,自我麻痹。

实际上,自始至终,

没人在乎格里高尔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

家人只在乎他能为家里带来多少价值,

老板从来不在乎格里高尔出差有多辛苦,

也不关心他的身体抱恙是否需要休息,

只是伸手向他讨要签下的订单。

他是最孝顺的儿子,

是最温柔的哥哥,

也是最勤奋的员工,

但他却不是最好的自己。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7)

在为家庭、为工作奉献一切的时候,

他早已丧失了自我。

一个失去了自我的人,

地位再尊贵,拥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延禧攻略》的皇后富察·容音曾向乾隆说过类似的话:

“自从嫁给你那日起,我就不再是富察·容音。

我是大清的皇后,要宽容、端庄、贤顺,

每一步都不能做错,否则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指责,

这才是世人心中的皇后。

我成了天底下最好的皇后,但我却不是最好的自己。”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8)

哲学家罗素说:

“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可是,为了讨得别人的欢心,牺牲了自我,

这样的生活真的幸福吗?

04

第二,越是不计回报的付出,越会变得廉价。

当一个人只知道忘我地付出,讨得别人开心,

而不懂索取的时候,

他的付出就会变得相当廉价。

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当家人察觉到他到6:30竟然还在家里时,

不禁个个都吃了一惊。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9)

家人习惯了他每天4点起床,5点出门,

家人也习惯了他用大部分工资支付家庭的开支,

只给自己留下一丁点零花钱。

哪怕格里高尔是因为生病了想要请假,

家人也无法忍受,

“商务人士有点小毛病是常态,没什么大不了。”

大家早已把他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

认知心理学上认为,每个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大脑在接收外界信息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过滤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经常发生的事情,

我们会选择性的忽略它,熟视无睹。

把注意力放在产生变化、更重要的事情上。

只有加大刺激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0)

格里高尔对家庭日复一日的付出,

被家人当成平常事,就是这个原因。

除非格里高尔拿到三倍、五倍的工资,

对家庭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否则家人是不会意识到他的存在的。

孙俪曾经资助了一名家境贫困的高三学生,

刚开始这个学生是抱有感恩之心的,

但后来,他开始以谈恋爱、话费、买手机为由,

伸手讨要更多的钱,

在孙俪停止资助之后,

还在网上发长文控诉孙俪伤害了他的自尊。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如果你直视太阳,

你的眼睛可能会被灼伤,

而如果你想要挖掘人性,

就要做好失望的准备。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1)

05

第三,他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格里高尔作为父母的儿子,妹妹的哥哥,

之前被当成家庭的顶梁柱,

很多人可能认为,他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他出了事,一定会有很多人的关心,

但实际上,他只是家人过上好生活的一把锋利的工具而已。

而工具是有宿命的:

有用时被视为珍宝,无用时弃之如履。

当你有用时,别人蜂拥而至,

笑脸相迎,赞不绝口;

而当你失去价值时,

别人冷眼相待,扭头就走,

重新寻找新的目标。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2)

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说: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举。

但大家都在赞扬你的时候,

没有必要因此而变得更加奋勉,

大家都在批评你的时候,

你也没有必要因此而觉得沮丧。

朋友小丽是公司的财务总监,

因为长期加班,被查出患有癌症早期,

在她请假治病期间,公司立即启动了招聘工作,

很快就有人替了她的位置。

大家原本以为她不会再回来了,

于是全公司竟然没有一个人去医院看望。

但是,一个月之后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但这时,她的工作态度与之前截然不同,

每天五点五十收拾好所有东西,6点准时下班。

当你把其他的人事物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时,

就是你自我贬低的时候,

而当你贬低了自己的价值,

别人自然不会尊重你、重视你。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3)

06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

他用了很大的笔墨,

形象地描写了人在变成甲虫之后的无奈和恐惧,

虽然是动物的身体,

但是还有人的情感,

他关心家人、关心工作,

他关心家里的点点滴滴。

但是家人的不屑和歧视,

把他推进了一个黑暗的世界。

格里高尔不懂得反抗生活,不懂得逃离环境,

他只是一味地适应环境,

直到死他都没有想过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

如何与父母反抗,

如何摆脱自己的宿命。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4)

卡夫卡早就看透了人性的自私和阴暗,

不管是《城堡》还是《变形记》,

他都在强调孤独的主题。

周国平说:

“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是不能将它根除的,只能进行适当地抚慰。”

孤独与年龄、性别、财富无关,

只要人活着,

他就总是孤独的。

卡夫卡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哪里(人性的自私能到达什么境界)(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