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美国一些驻外使领馆人员多次出现原因不明的病症,最初有媒体称其“遭遇声波武器攻击”。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日报道, 这一现象首次出现于美国驻古巴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据美国外交官及其家人讲述,在家中和酒店房间里出现高强度噪音,强度足以使人丧失能力,而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美国驻古巴使馆工作人员的妻子在听到令人不安的声音后,向家外面看去,看到一辆面包车加速驶过。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1)

美国国务院随即提出外交抗议,但古巴政府予以否认。美国FBI在该事件发生后半年开始进驻哈瓦那进行调查。同年9月,特朗普政府警告旅客远离古巴,并召回约一半的外交人员。 那么美国的这些外交官真的是遭到了声波武器攻击吗?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2)

美国的一个医疗小组检查了在古巴受影响的21名外交人员,并在今年3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上发表了详细报告,其中并未提及微波武器。但该研究主要作者道格拉斯·H·史密斯在最近的采访中说,微波武器现在被认为嫌疑最大,他说,这些外交事件中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症状:受害者感觉到极大噪音,包括铃声、嗡嗡声和碾磨声。而这些症状与微波造成的脑损伤很相像。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3)

报道称,基本的微波武器可能看起来像卫星天线。理论上,这种装置可以手持,也可能安装在货车、汽车、船只或直升机上。微波武器能在几个房间或街区这样相对短的距离内发挥效用。高能微波武器可能在几个足球场甚至几英里的范围内发射光束。

“弗雷效应”的首席调查员、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詹姆斯·C·林此前曾说,波束有可能是隐蔽发射的,只打击“既定目标”。 那么如果真是微波武器攻击,到底是谁发射了微波?谁又能研制这种微波武器?俄罗斯政府还是古巴政府?恐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恰恰是美国政府是这种武器的首要玩家。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4)

2018年8月11日,据《防务博客》报道,美陆军正加紧研发用高功率微波武器摧毁无人机的技术,现计划从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购一架“反无人机系统”(C-UAS),旨在发展一种以无人机为运载平台的高功率微波系统,用来有效打击敌无人机系统。这种高功率微波武器或将为无人机平台间的对抗提供更为高效地作战样式。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5)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6)

弗雷效应是由美国神经学家艾伦·H·弗雷(Allen H. Frey)1960年首次发现并命名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俄(苏)两国就在高功率微波领域展开了一场隐秘的军事竞赛。70 年代,美国就多次抗议苏联使用微波照射美国驻外使馆,迄今为止,美、俄、德、法等世界发达国家均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并越来越多地将其投入实战运用。总体上看,高功率微波武器像“三把利斧”,在战场上形成多重攻击之势,即杀伤敌方人员、破坏电子设备还可以攻击攻击隐身武器。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7)

美苏冷战的黑科技武器(美俄冷战产物技术升级)(8)

当前,俄罗斯发展最新型高功率微波武器——车载Krasukha-4系统,能够对抗美国E-8C类战场监视机、“捕食者”无人侦察攻击机、“全球鹰”无人战略侦察机,以及“长曲棍球”系列侦察卫星。美国发展的Phaser高功率微波武器安装在车载集装箱上,不仅能够击落无人机及其集群,还能够被用于摧毁目标范围内的汽车、坦克、直升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