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居征文#原创

《心居》是《蜗居》的姊妹篇,看完收获满满。说它讲述幸福不够准确,但要说通过追剧找到幸福的要领,随后正确定位,对照反思,作用实在不小。

该剧巧合场景过多,增加了槽点。

《心居》出场的每个人物似乎在身边都能对号入座,换句话,每个人物都是一面镜子,相当于让剧中人做自己的替身,帮忙试试衣服,鞋袜,食物,房间,感情,如何应付矛盾,然后把体验告知。

幸好我不是谁,幸好我没有成为谁,幸好从他身上提前知道了答案,找准自己,防止跑偏,少走弯路,这是该剧的用意。

四月份上海新冠疫情肆虐,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再次印证大都市的苦处。封城封路封户封心,船大难调头,心居变成心拘。《心居》热播,等于是生活指南,考试提前知道答案,大城市就是巨物不好招惹,35集故事交待的明白,如果心里没有足够坚硬的铠甲,轻易不要把心居在那里,否则可能会伤痕累累。

有人不服,我上进有追求不惧挑战、不怕疼,大都市到处是机会、有发展我能行。但该剧就是给现实打脸,“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原来在高楼大厦,光鲜亮丽背后,各种压力超乎想象。看看剧中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

一号人物冯晓琴(海清饰)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咬牙挣扎使出浑身解数,先是做十几年的全职太太伺候一家六口老老少少,老公去世后又做外卖员,寄居顾家的妹妹冯茜茜要照顾,16、17岁弟弟“儿子”大年又要照顾,关键还不省心。然后办“不晚养老院”,像陀螺旋转不停,勤劳的蜜蜂奖实至名归。晓琴在完美诠释能者多劳这句古话,潜台词说透支能量会不会有命挣没命花?这种生活态度值吗?

二号人物顾清俞(童瑶饰)既然是职场白骨精,自然马达轰鸣火力全开,直面多方挑战。家里还要协调姑嫂父女微妙关系,婚姻上还要因为自身过于优秀,反而变成负担,对爱人施源小心翼翼怕伤他自尊。另外对长明灯般无条件爱慕自己的展翔,也要掰一份精力虚于委蛇。发条紧绷,处处体现能人强人操控者的姿态,人设基调就是要做到八面玲珑,没有纰漏,神仙吗,累不累,不神经就烧高香了。

三号人物施源(冯绍峰饰)的苦也是大城市病体现,家庭条件一般,学历一般,能力一般,关键母亲要换肾,这下彻底拉低平均分变成不一般,低于海平面,水淹到脖子,必须奋力挣扎方可生存,划分到苦累难烦梯队是实锤了。导致整个人自然就是压抑、苦闷、愁云惨淡的模样。顾清俞说他,身上没有光了。这种心境与顾清俞在近40岁结婚,天上地下的各种落差,对于男人是折磨,换个角度看,二人从物质到精神已是二个层面的人,这种差距在上海这种高效快节奏的环境中,处处不搭调,想把婚姻持久下去,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四号人物展翔(张颂文饰)这种单身贵族倒是魔都节奏的塔尖,但感情却吊在半空没着落,“一根筋”的爱恋女神顾清俞,也在诠释大都市爱情是稀缺奢侈品。展翔把“宁缺勿滥”贯彻到骨髓,精明,索性一人饱全家安,钱多人又吊丝,活的自由洒脱,得不到绝不将就,是完美党还是强迫症呢?难道大城市想安心只能是单身?

《心居》给人太多的思考,金句频发,令人欲罢不能,比如:

人生许多问题都是虚虚实实的。爱情是虚的,婚姻是实的。

有几个人能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发光的。

过日子不是开公司,不能算那么清楚。

天底下道理分两种,一种是可以摆到台面上的,一种是台面下的。

追到35集,谜底揭开,拼命生活拥挤在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丛林中,易患上巨物综合病。

如同森林中大树底下的植物挨欺负,阳光雨露养分多数被大树掠夺。人如蚁,巨物受害症在每个人身上都留有痕迹,这些负能量渗入血液脾气中,若隐若现的密集恐惧症,恐高症,忙碌症,躁狂症,计较症,强迫症,患得患失症,雾霾一般挥之不去。

攀比越大伤害越大。

大城市像囚笼,频生变态变异的人群,城市病导致闪婚闪离,假结婚,大龄剩女居高不下,单身主义,不婚主义,丁克主义,同性恋。看看剧中人物的爱情总结就明白了:

冯晓琴功利脆弱不堪一击的爱

顾清渝卡顿弱智投桃不报李的爱

展翔人精情痴赖皮偏执的爱

施源死要面子活受罪自卑脑残爱

葛玥憋屈忍隐穿越到清朝的爱

顾昕势力劈腿滥情无底线的爱

冯茜茜小三无罪心安理得的爱

顾昕母泼妇刁蛮浑不吝的爱

施源母自恋无耻自不量力的爱

《心居》里的人活的都不甚明白,多数人思想导向极端,爱钻牛角尖,却忽略、无视国家幅员辽阔的疆域,走到地域论身份的盲区。

中国不仅只有北上广深,反观三,四,五线城镇的人幸福指数更高,楼层不高,地房有院落,上迎阳光下接地气,鸡鸭鹅狗兔牛羊,瓜果蔬菜随手摘,到处的鸟鸣虫啾,空气中混杂田园乡土宜居气息。欧洲国家像德、法、英、意、瑞,城市与乡村差别很小,对大城市的向往不强烈,幸福指数自然高。

《心居》告诉人们:

国人该放开眼界,迈开腿,追求寻找纯朴原生、宽容轻松的状态,生活不光要有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何处安我心(何处最心安)(1)

何处安我心(何处最心安)(2)

何处安我心(何处最心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