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2年9月24日,是大清朝乾隆皇帝80岁生日,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激动不已,立即派出马嘎尔尼为首的代表团,来祝贺乾隆"万寿无疆"。

和珅为何如此大胆 英国人可以证明(1)

(乾隆皇帝)

其时,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之中,通过机器提高效率,生产了大量工业产品,特别需要中国这样的国家做他们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所以,马嘎尔尼给大清皇帝祝寿为虚,希望能取得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为实。

马嘎尔尼带着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包括600箱礼物来到中国,他坚信以自己的外交手段,加上先进的蒸汽机、织布机、纺织机等机器,一定可以得到清朝皇帝的重视。至少,清朝皇帝应该答应互派使节、开设使馆,开放舟山、宁波、天津三个口岸,实现自由贸易……

和珅为何如此大胆 英国人可以证明(2)

(马嘎尔尼访华)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清朝早就确定了它的外交政策,那就是只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交易,其它地方一律不准。马嘎尔尼的要求不出任何意外,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否决。其时,清朝国力还行,乾隆高高在上,自诩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根本不把马嘎尔尼提出的通商和经济交流看在眼里,甚至觉得"别的国家有的,中国都有;中国有的,别的国家不一定有。"

有一个人,却与乾隆意见完全不同,此人乃乾隆宠臣——清朝最大奸臣和珅,和珅对英国人提出的通商很感兴趣,力主和英国人做生意,他冒着杀头的风险,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建议乾隆放弃陈见,与英国人通商交好,这实质上是想打破清朝一直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和珅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

和珅为何如此大胆 英国人可以证明(3)

(和珅)

因为和珅是理财方面的高手,又多与外国人打交道,很清楚和英国通商的好处。

略举一例:和珅一直在做煤炭生意,这是一项很"现代化"的投资,在西方国家比较普遍,为什么身处中国的和珅"深谙此道"呢?原来和珅是理藩院尚书,管理着清政府的对外交往事务,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了解了许多外国人赚钱的法子,并且活学活用,在中国大赚了一笔。所以他最清楚做生意能赚钱,并且能赚大钱,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做生意那更是"钱途无量"。

另外,和珅发现大清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在英国广受欢迎,每次运往英国的此类商品,几乎都是一抢而空;与此相反,英国在中国销售的布匹等工业品,一直卖不动,因为中国百姓家家有人织布,根本不需要。所以,与英国人做生意,中国是赚的,英国是亏的,这种好事,完全有利于大清,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和珅明白,当时的国际局势, 世界各国大联合,经济大交流,已成趋势,势不可挡,闭关锁国是逆潮流而行,搞不长久的。

和珅为何如此大胆 英国人可以证明(4)

(乾隆皇帝)

可是和珅的奏折引发了乾隆的雷霆之怒,乾隆怀疑,这英国人是不是收买了和珅,以至于和珅作为大清国高级官员,竟然为外国人说话。所以, 乾隆越发对马嘎尔尼不满,对马嘎尔尼态度很不客气,严辞拒绝后,还写了封信给英国国王,在信中又明确拒绝了英王的请求。

此次到北京造访,让英国人十分不爽,甚至是有屈辱的感觉,马戛尔尼有一个叫安德逊的随从,曾经向别人诉说了他对此次来访的感受:

"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和珅为何如此大胆 英国人可以证明(5)

(马嘎尔尼)

英国人对乾隆的印象不好,但对和珅的印象倒是不错,在马嘎尔尼访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和珅的眼界与格局,远远超过了乾隆皇帝。

乾隆拒绝了英国人的请求,最终把大清带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后来,英国感到扩大与中国的正当贸易已无可能,于是走私鸦片,清朝禁烟,最终导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的序幕。

和珅为何如此大胆 英国人可以证明(6)

(和珅)

虽然历史人物有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可是封建社会皇帝大权独揽,皇帝的眼光、情商以及深谋远虑等都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乾隆以及后来的几位皇帝必须为近代中国落后的局面而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