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桑葚的季节(又是一年桑葚红时)(1)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蓉依旧恋琼枝。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

——题记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蓉依旧恋琼枝。中午路过小区门口的水果店,看到了有桑葚,便买了一小篮回家,孩子吃的嘴里红黑红黑的~~看到她的那个样子,想起遥远的小时候,和岁数相仿的同伴在村子里到处一起疯玩,村头有棵很高很大的桑葚树,等到桑葚成熟的季节,我们其中就会有小伙伴爬上树去摘,当然也有的人在树下接着,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紫的,有酸的有甜的,可谓是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个个都吃得很开心~~可如今,这些美好又难忘的画面,只能留在记忆的长河里了……

最早读过的有关桑葚的句子大都是在《诗经》中,历数诗经三百篇,其中有三十一篇描写蚕和桑。著名的《豳风·七月》就有一段描写蚕桑生产的诗句:“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意思是七月火星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这首诗让我们了解到周朝丝绸的生产过程。在《小雅·采绿》则描写了一个女子采集染草的场景:“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诗歌抒写丈夫外出逾期不归,妻子对他无限的思念。

而我印象最深的一首《卫风·氓》中,开篇即写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说,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通过这首诗让我们了解到,在当时周朝的北方地区,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生丝和丝织品,已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与贸易。而其中的另一句描写桑葚的句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意思是说,桑葚还没有落叶的时候,桑叶就像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唉,那些斑鸠呀,可不要贪吃桑椹,把桑椹吃到嘴里哦。当然,这首诗中还有其它更丰富的含义,这里姑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桑葚清甜可口在那远古的先秦时期就已经是人们上成的美味了,就连鸟雀也是如此感受了。如此想来,更是怀念我儿时的桑椹美味了——

又到了吃桑葚的季节(又是一年桑葚红时)(2)

时光蹁跹,缤纷而至。让我不禁想起汉乐府中《陌上桑》的开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一个春和日丽的早晨,一抹朝阳照在一座小楼上,秦家漂亮的罗敷姑娘,来到城南的桑林之中,又开始了她一天的采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她以青丝做提篮的背带,桂枝做提篮的把手。杏黄色的绫罗裁成轻柔的裙子,紫色的绫罗做成合身的短袄,和谐的色调搭配,恰使她似一株芙蓉出水来。头上梳的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式,耳上戴的是当时最有名的明月珠。如果作者只描写了这些外在美,罗敷充其量只是一个“美人儿”。当诗中的“反面”人物“使君”出场之后,罗敷的形象才真正得到升华。她既是来自生活的现实人物,又是蔑视权贵、反抗强暴的理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的高贵品质和美好愿望。正是罗敷这种表里如一的“美”,才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善良的人们:“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仔细想来,那又是怎样一种撼动人心的旷世之美呀!

再后来,读到唐代湘灵君的七绝三首更是心中大喜,如获至宝。如果说在《诗经•氓》中的桑葚主要用来比兴的,而真正描写桑葚味道甜美的就是湘灵君的这三首七绝莫属了。其一是:“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其二是:“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其三是:“又见春风化雨时,瑶台一别未言痴。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真可谓是一首更比一首甜,不仅甜在口中,更是甜到了心里——

从古至今,青青桑园,不知贮藏了多少美丽的故事和浪漫的诗篇?“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好一幅三千年前的《采桑图》;“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好一个美丽聪颖坚贞的秦罗敷;“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好一首洛阳女儿的颂歌。就是一个“采桑子”词牌名,因了一个“桑”字便撑开了满满的美丽,让人生出纯粹的美感,无限的古朴。自此,“采桑子”不仅仅是一个词牌名,更是一幅古老优美的画卷,一首温婉动人的古曲。

“落晖隐桑柘,秋原被花实。”一幅美丽的夕照图,夕阳的余晖让大地流金,也洒在了颗颗桑树和枚枚桑叶上,为它镀上了一层神秘的美丽。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一种恬淡疏离、其乐融融的场景,一种与世无争、清淡质朴的情怀,更是一幅桃花源式的美丽画图。

“莺啼幼妇懒,蚕出小姑忙”;“丁男放犊草间嬉,少妇看蚕不画眉”;“渔夫晚唱烟生浦,桑妇迟归月满筐”;“青裙老姥遥相语,今岁春寒蚕无眠”。从忙蚕的小姑到看蚕的少妇,从戴月迟归的采桑女到遥语春蚕的老妇人,她们无一不是一把桑叶一把汗水地辛勤劳碌着……朦胧中,那荷锄晚归的外婆正在晚霞中,微笑着向我走来~~

天地旋转,四季轮回。又是一年桑葚红时,桑葚的清甜可口,还有故乡的动人画面,早已植入我的心田,不可磨灭,也永不会磨灭。

作者:周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