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康熙皇帝拆分昔日最富裕的省江南省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同时大清省级行政机构最高长官巡抚安徽巡抚驻扎安庆,安徽巡抚的驻扎代表安庆正式成为大清安徽首府(省会),同时期安徽按察使也驻扎安庆,但被安徽巡抚节制的分管民政的安徽布政使一直到1760年才从南京回迁到安庆。 康熙皇帝选择安庆作为安徽首府,是经过深思熟虑综合考虑的结果。安庆地处滨江,水资源丰富,生活生产用水方便,用水成本低廉,水运发达,且安庆地理位置是处在“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位置,同时安庆又是南宋以后中国第一官道京广驿道必经之地。安庆从北宋到明朝一直驻有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机构和人员。

1、北宋在安庆市区宜城设“永泰军节度使司”、“江淮制置发运使司”等,永泰军节度使马希崇驻扎安庆市区宜城。 2、南宋在安庆市区宜城设“安庆军节度使司”等各司、府署。 3、宋末范文虎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兼总禁兵(殿前都指挥使是元军三位最高指挥官之一,殿前副都指挥使即民国战区兼卫戌司令员),因逃跑而降一级兼知安庆军府事(路省级)。 4、元初在安庆市区宜城设“枢密院”(今指挥部)负责攻宋,后在安庆设“安抚司”(行省级),又置总管府(相当于今省级降副省级),在安庆设淮西行省(先淮南西路行省级)、淮西宣慰司(副省级高配正省级),后迁扬州与淮东行省合并江淮行省,再与行中书省合并河南江北行省。宋代官方文献记载:安庆军节度使司扩建,占了淮西提刑司署房屋,提刑司正堂居高临下,可俯视大江。 5、元末在安庆市区宜城设“淮西分司”(今副省级)分兵镇守,命余阙淮南行省左丞(行省二把手,今常务副省长)驻安庆。 6、明初安庆市区宜城设“都督府”(相当于民国战区司令部),后为“都指挥使司”(相当于民国省军区)、“守备都司”(相当于民国卫戌区)等。 7、明末在安庆市区宜城设“安庐巡抚”(相当于省),史可法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庐等地。 8、明代安庆卫掌管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漕运。 当时安庆已经有历史上前朝省级机构入驻带来的一定人文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淀,同时安庆又处在江苏首府南京、江西首府南昌和湖北首府武汉中间位置,直线距离都在200多公里左右,安庆如若作为安徽省会,南京武汉南昌安庆四个省会之间可以互相成为掎角之势互相协防,故康熙把安庆作为江南省分省后安徽省省会的首选之地,且正式颁发诏书任命安庆作为安徽省会。 至于康熙皇帝没有选择位于安徽地理位置偏中的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有几个原因: 1、合肥地理位置,合肥位于平原地带,没有山脉作为其屏障供其防守,且距离南京太近,和南京武汉南昌不能成为掎角之势互相协防。 2、合肥地理环境,合肥不是滨江城市,没有发达的水运,如果作为省会,其府城所需生活生产物资供应只能走陆路交通不能走水运,物资供应成本巨大会加重官府和百姓赋税负担。 3、历史文化底蕴,合肥和安庆历史文化底蕴相比而言比不上安庆,合肥历史上地位一直没有超越过安庆且没有安庆这样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合肥在隋朝之前一直是合淝县,隶属淮南寿县管辖,直到隋朝才成为比府小半级的“庐州”,到了明代朱元璋才升庐州为“庐州府”。

安庆作为安徽省会后,清朝安徽诞生了富甲一方的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统辖中国文坛200多年且在世界上都具有深远影响的桐城派、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徽班进京诞生了国粹京剧,安徽安庆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民国安徽诞生了皖剧(黄梅戏),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在当时中国都有影响力的三大城市安庆、蚌埠和芜湖;清朝和民国安徽的经济实力都进入了全国前五名,全国排名第三。 清朝和民国安徽的经济和文化不俗表现都证明了当时康熙皇帝当初选择安庆作为安徽省省会的正确性。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至今人类依水而居,且依水筑城和建设城市。国内自古至今的名府名城西安(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八水绕长安)、洛阳和开封(黄河)、南京(长江)、武汉(长江)、杭州(钱塘江)、南昌(赣江)、广州(珠江)、桂林(漓江)、安庆(长江)等,这些城市都是地处大江大河流域、且都濒临大江大河,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且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它们成为历史上自古至今在其所在地区重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重要城市。 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城市的兴盛兴衰,那么对于如今的都市圈而言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更加重要;纵观当今世界上著名的都市圈,比如:北美五大湖经济区(五大湖最小湖泊2万平方公里),日本东京都市圈,中国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成渝都市圈、胶东半岛都市圈等等都市圈,这些著名的都市圈和其组成成员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滨江滨海、且都市圈内有着丰富的纵横交错的湖泊河流水资源,这些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给都市圈组成成员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人口输入、工业企业入驻和发达的水运物流。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有着生活生产水运物流成本低廉廉价的水资源优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繁荣兴盛和兴衰长久,所以说一个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地理环境非常重要。

江苏省会南京和浙江省会杭州都处在自身所在省的边缘位置且和安徽相邻,但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却是全国排名第二和第四,而且这两个省发展都很均衡、实现了共同富裕。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跟江苏省会南京和浙江省会杭州地理位置有关。从经济学辐射角度来分析省会地理位置处在省内偏安一隅位置对其所在省发展的优势: 省会地理位置处在其所在省偏安一隅位置的,可以在省内布局两个或三个经济发展区域中心,形成省内金三角、金四角联动发展带动省内区域发展,从而带动全省发展,而且偏安一隅的省会发展经济时不会同时限制自身及和其接壤的周边几个城市发展,要说限制接壤的周边城市的话只会限制一个周边城市发展,由于有距离省会远的多个经济中心,所以偏安一隅的省会可以更好辐射其周边发展而不会出现对全省其他城市人口和经济的虹吸效应。江苏省会南京和浙江省会杭州在其所在省位置,如下图:

清朝时安徽的省会在哪里 为何清朝江南省分省康熙皇帝选择安庆做为清朝安徽省的省会(1)

安庆在安徽省内处于西南位置,和江西湖北交界,地理位置犹如南京杭州在其所在省位置一样,都属于其所在省省内偏安一隅的位置,如图:

清朝时安徽的省会在哪里 为何清朝江南省分省康熙皇帝选择安庆做为清朝安徽省的省会(2)

所以以今天的经济发展眼光看,康熙皇帝选择安庆做为安徽省的省会是非常具有独到眼光的,可惜今天的安庆已经不再是安徽省省会,不然今天的安徽肯定会发展的更好,其实力也一定犹如清朝安徽在全国排名前五的实力,发展也会均衡,不会出现如今一市独大的现象,而且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