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至极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玄妙的34)(1)

致虚极,守静笃。

致:达到的意思;

虚极:就是内心空明的心理状态。第10章说:涤除玄鉴(明镜),能无疵乎?老子把我们的内心比作一面镜子,私欲好比落在镜子上的灰尘,把灰尘全部清除,就是达到了“虚极”的状态。

守静笃:守住内心的宁静状态,不被感官的欲望所干扰。笃:极度,顶点的意思,私欲没有一丝残留,没有一点心机。需要注意,虚极,静笃并不是进入朽木死灰的状态。反而是一片祥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状态,蕴涵无限生机。

要想达到虚极,静笃的状态,修习开始阶段,必须从静坐入手,让大脑处于alpha波状态,等到一定程度,即使不静坐,处理事情的时候,内心也是这种状态,如此便悟道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当你进入“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世界的真实状态即克呈现在你眼前。你能感受到天地万物都按照“道”的规律自然而然的运作,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这种运作的重复的规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天地万物,芸芸众生,都回归到他们的根本,即本然状态。归根的状态就叫做“静”,

达到了“静”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复命”。什么是复命?复命即是“复性”,恢复自己的本性。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万事万物不变的规律。当你复性之后,就能洞悉一切万事万物不变的规律,即是天理。

洞悉天理,就是“明”的状态。不知道天理,任凭自己的私欲驱使,任由物欲奔放,这是很凶险的事情。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明了万事不变之天理,自然会胸怀博大,能容纳天下万物。有容人之量,自然可以以最佳的方式处理一切事物,各种事物都会处理的非常周全。处理周全,自然符合天理,符合天理就是符合“道”,符合“大道”,就能长久,不会遭受无妄之灾。终生都可以安然度过。

本章就解读到这里,《道德经》共81章,目前已经解读到16章,剩余章节我会坚持解读完整,欢迎大家关注“诚明轩”,我们一起修身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