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

如果说,方言的作用

在过去是承载着各地域的文明风俗

那现如今,方言则更多扮演着

中文互联网上“搞笑担当”的角色

作为方言界的老牌网红

东北话一直以来都颇受各地网友喜欢

所谓:流水的段子,铁打的东北梗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

/日本著名东北话推广大使福原爱/

从入门梗的“干哈呀”“你瞅啥”

到今年中高考的谐音新贵“紫腚能行”

这种亲切豪放中,又极具喜剧感的话

让东北这疙瘩成了无数沙雕博主的精神故乡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

/“不样”是啥样?/

为了不让家里安排相亲时

场面总是十分尴尬

文字君最近疯狂恶补起了东北话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

/扯犊子也有谈恋爱的意思,偏贬义/

除了反复观摩本山老师的一颦一笑

领略东北话的精神内核

文字君也搜到了个《东北话极简入门指南》

据说,不管啥词儿

只要在前面加个“大”字

准保马上变成东北话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5)

/孙悟空—大猴只/

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

这“大来大去”的字词

正是东北那旮旯的精髓啊!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6)

尽管“大”作为单音节的前缀

主要起强化作用,实际意义并不太大

只是跑个龙套,走个串场

但它却覆盖了东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万物皆可大”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7)

“大”最常出现的地方,便是亲属称谓

比如称呼女儿为“大姑娘”

称呼老公的姐姐为“大姑子”

称呼姐姐的儿子为“大外甥”

称呼自己的老婆为“大老娘们”

......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8)

/如果东北人当着自己老婆的面,说大老娘们

那毫无疑问,俩人一定是在干仗/

但也不要看到东北人冲别人说“大XX”

就傻乎乎地以为俩人真有亲戚关系

还是要根据上下文来分析判断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9)

因为在东北话中,除了自家亲属

“大”也可以用于非亲属之间

表示人与人的关系亲密

或加强自己“自来熟”的属性

文字君大包小包初来帝都时

就总会收到来自东北铁子的热情问候

“大兄弟,你看房不?”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0)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1)

此外,在东北话中

“大”还可以用在时间名词前

同时结尾再补个“的”

比如“大晚上的”“大过年的”“大夏天的”

......

如果这种词出现在对话里

划重点了!这时间一定有啥特殊意义

需要你读懂背后的潜台词

比如“大初一的,给个面子,都乐呵着”

这句话的意思,除了过年挺喜庆

大家要开开心心以外

还可以有“憋找不痛快,小心我削你”的意思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2)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3)

和任意名词组成cp

是“大”的另一种常见用法

除了和不良嗜好,职业和外地人组队时

会多含贬义色彩外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人的敬称

而“大”在和具体事物搭伙时

则彰显了东北人豪爽大气の性格脾气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4)

/在非一线外省城市买房

作为一种集体现象的确少见/

人体器官有“大脑门子”“大脖溜子”

衣服有“大棉袄子”“大裤衩子”

食物有“大苞米”“大柿子”“大猪蹄”

地名有“西安大路”“自由大路”“人民大街”

人的职业有“大火烧”“大神儿”

/职业分别是火车司机和巫婆/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5)

喝多了叫“喝大”;粗心大意叫“心大”

头疼叫“头大”;按摩叫“大保健”

辽宁人叫“大南满”;骗子叫“大忽悠”

有权的人叫“大拿”;神话怪物叫“大马猴”

废话多的人叫“大嘞嘞”;蠢货叫“大损鸟”

简而言之,不“大”不是东北人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6)

/这大妈可真能整啊/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

在成为东北话专家之前

最好先多背词库,别想生搬硬套

不然只会显得大外行了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7)

/乡村爱情里,谢广坤的干孙子

模仿谢广坤对亲家的称呼/

例如跟东北姑娘打电话套近乎

说自己今天在天安门旁边的电影院

刚看完钢铁侠大战美国队长

说:“那大片儿贼啦带劲!

就在天安大门子那疙瘩的影院看dei...

啊,钢铁大侠哐哐哐美国大队长”

这就掉大价啦!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8)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19)

东北人除了语言“大”

做事也“大”手笔

比如买菜,那家伙,一车一车的买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搞批发的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0)

/100斤起步,上不封顶/

买菜论棵的南方人

如果去了东北,很可能会挨打吧?

送外卖也是用的大卡车

其他城市的小电动实在弱爆了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1)

/估计是把上一车大白菜都给炖了/

别看他们买得多

其实也吃不了几顿

谁叫东北人食量也大呢?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2)

/吃饭不?论盆的那种/

东北菜可能是国内唯一一种

不以起源,而是以分量来识别的菜系

南方人去东北旅游

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大份”东北菜

要不然绝对吃到你怀疑人生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3)

/吃饼吃了一下午

也是种独特的旅游体验了/

在东北菜的哺育下

东北人的身材也普遍壮实

嗓门大,脾气也大

当东北人对你说“你瞅啥”的时候

千万别回复“瞅你咋地”

正确选项是赶紧细软跑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4)

那有人能应付暴脾气的东北大哥吗?

如果有,也只能是脾气更大的东北大媳妇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5)

有人说,东北的“大”文化

与地广人稀、气候严寒的黑土地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过去,大东北人丁稀少

再加上常年大约总在冬季

为了在这疙瘩活下去

人们自然需要性格和语言上

大大咧咧、大爱无疆、大嗓子吼得敞亮

才能拉近大家的社交距离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6)

/令人想不到的是

土拨鼠祖籍也东北的/

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

也得大锅乱炖、大快朵颐、大土坡上乱折腾

锻炼出一副大体格子

才能度过人生中的大风大浪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东北人

豪爽,不拘小节,没那么多套路

相处起来也较为轻松愉快

据说他们还会为抢着买单而大打出手

大文字君突然觉得

东北大朋友,你值得拥有!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7)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8)

与东北的“大”相对的

是其他地方口语里,更偏好“小”

北京话便是其中典型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29)

/不知为啥一直脑补天津口音/

比如在前清那会的老北京

同福客栈的老白叫“小跑儿”(跑堂的)

图样图森破的老白叫“小雏儿”(思想幼稚)

体弱多病的老白叫“小软儿”(病秧子)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0)

骂人的话,若是加个“小”

也瞬间变得可爱起来,自带萌属性

比如三千条家规,蓝湛这个“小古板”

四千条家规,思追这个“小话痨”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1)

/话太多小心被含光君禁言/

还有“小傻瓜”“小笨蛋”这种词

好像天生就是为拉近社会主义革命友谊准备的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2)

/你要是,那我真傻瓜了/

原本再普通不过的行为

一旦加上个“小”

也会变得生动形象,活泼起来

比如累的时候“伸个小懒腰”

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愉快

顺便给自己“鼓个小掌”

毕竟枯燥的生活需要自己给自己打气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3)

在褒义词前加个“小”

夸赞效果还会翻倍

宠物萌起来就是个“小甜饼”“小可爱”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4)

wuli羡羡是个“小太阳”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5)

/蓝湛看了会心动,江澄看了会流泪/

大老爷们生了大闺女后

会被娃们打扮成“小公举”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6)

看他们这绝望的“小眼神”

只想不厚道地笑出声

再如,食物加个“小”字

不仅可爱,还能让人觉得你吃得少

比如“小苹果”“小汉堡”“小薯条”

听起来都像儿童套餐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7)

不过,也不是所有词汇都能加“小”

翻车的也很多

这些“小”多带有蔑视的贬义色彩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8)

比如“小鳖犊子”“小孩崽子”这类词

便是“小”中的泥石流了

“小心眼”“小肚鸡”这类词

也会给人很小气的感觉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39)

一些大佬们,为了侧面烘托出自己大能耐

也会用“小”来描述困难事情也很简单

例如“小任务”“小意思”

还有前两年的网红词“小目标”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0)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1)

简单回顾下,“大”和“小”的不同作用

加“小”字能表达喜爱,也更有亲和力

加“大”字显得更加豁达,自来熟

但不论是“大”还是“小”

都比正经的词汇容易拉近距离

毕竟,面对不熟悉或不喜欢的人

谁也不会特意加“大”或“小”

/ps:东北人除外/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2)

此外,“小”有一种具体细微的精致感

“大”则有一种快意江湖的粗犷感

它们一个像柳三变的“晓风残月”

一个像苏学士的“大江东去”

各有千秋,相映成趣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3)

比如黛玉葬花

背的自然是秀气的小锄头

要是背上农夫用的大锄头

就十分违和了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4)

“大”和“小”的使用场合也不同

在小孩子面前

不仅说话会自动加“小”字

还会有叠音

比如“小车车”“小牛牛”“小兔兔”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5)

同辈之间说话就比较随意

“大”字随便加

上网的时候我们喜欢用“小”恶意卖萌

动不动就是“小拳拳捶你胸口”

现实生活中则粗枝大叶

暴露抠脚大汉的属性

东北人为何反穿棉袄(大地大炕大花袄......为啥东北人都爱说)(46)

至于这反差到底萌不萌

就要看各位大兄dei大妹砸

是不是个小可爱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