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旁若无人

【解释】:意思是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或是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是战国后期卫国人,一位直爽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壮士。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志向远大,从小就习武练剑、强身健体,幻想有机会能尽心尽力地报效自己的国家。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秦国日益强盛,向东一一兼并六国的时候。眼看着秦国象蚕吃桑叶一样在步步紧逼自己的国家,他睡不好吃不香,先后向卫和赵国的国君上书自己的意见:号召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向东扩张的野心。但是,这两国的国君都懦弱无能,只顾自己享乐,根本不听他一介武夫的进言。荆轲大失所望,离开家园,到燕国游说,极力宣传联合抗秦的"联横"策略。

在燕国他认识了一位叫高渐离的乐师,他们情趣相投,一拍即合,很谈得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们一边注视着时局动态,为自己国家的安危担心不已,一边在酒店茶坐向来往客人发表演说,揭露秦国兼并六国的阴谋;还暗中周密部署找准机会痛击秦国的实施方案。当他们听到秦国消灭了赵国把邯郸变成了一个郡后,放声大哭,悲痛万分。高渐离当场编奏了几首悲伤的乐曲,荆轲流着泪大声的合唱,他们抒发着对秦国的恨,对当朝国君的失望,还抒发对自己国土家园的眷恋。就这样他们相拥又弹又唱,唱着笑,笑着哭,哭着唱——就像这世界上只有他们俩个,旁人都不存在似的。

所有成语的释义解析(这些成语的解释和出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