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1)

移民有了幸福家园

6月17日9时许,河南法制报“牢记嘱托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进·用法呵护一渠碧水”大型融媒报道采访团第三组来到辉县市常村镇王井村。

一进村,偌大的广场上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该村党支部书记何明龙告诉记者,王井村是第一批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村。他们在2010年自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搬迁到辉县市常村镇东南4公里处,距离辉县市8公里。全村现有人口240户932人,耕地面积1101.6亩。近年来,王井村先后获得“市文明村”“生态宜居村”等荣誉,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2)

党支部书记何明龙向记者描述王井村的发展规划

何明龙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们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种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省时又省力。他们还先后建成年出栏3000头的大型养猪场一座、蔬菜大棚12座,发展优良品种果树400余亩。

记者漫步王井村,只见每条街道都是绿树成荫,村里有文体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篮球场、足球场、图书室、卫生室。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网络,村里还有水泥路、路灯等设施。据了解,一半农户家里有了汽车。

在村民贾成高老人家,记者看到,高大的门楼两边的葡萄藤爬满了墙,硕果累累。进入院里,一辆小轿车和一辆三轮车并排而放。

聊起搬迁,贾老汉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过去进城一次得两天时间,一天根本回不来,现在骑上电动车,20分钟就到辉县城。那时候烧柴火,挑水吃,现在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

村后的山坡上,是常村镇专门为移民村兴建的常芳小学。

在教室门口,我们遇到了小学教师王品兰。36岁的王品兰以前是淅川县仓房镇胡坡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搬迁到辉县后,喜爱学习、教书的她,如愿到常村镇常芳小学当了一名老师。

“常村镇常芳小学是2010年镇里专门为党子口、胡坡、王井三个移民村建的学校。学校从小学一到六年级共有学生109人、教师10人。幼儿园有幼儿45人。”王品兰边说边带领记者进入学校,她说:“这里的办学条件比老家强多了。”

中午时分,我们路过村中一家颇有移民特色的饭店——美味丹江鱼。进去一看,迁到这里已经10年的店老板余士勇正在厨房忙活,他的招牌菜是丹江鱼宴。

“地处太行山区的辉县人过去很少吃鱼,也几乎不会做鱼,更别说吃什么丹江鱼了。淅川移民搬过来后,新乡市区、辉县的居民都习惯跑过来吃鱼了!”一位正在大快朵颐的游客笑着说。

当初听说要移民的时候,余士勇和乡亲们心里满是顾虑:渔民离开水怎么生存?余士勇说,他们搬迁过来后发现,这里挣钱的路子更多了,尤其是他开发了丹江鱼宴后,收入十分可观。

“王井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我们众多移民村的一个缩影。”辉县市水利局移民股股长龚文龙告诉记者,辉县市共有7个丹江口水库移民村,总移民人口4700多人。自搬迁以来,各级移民安置部门紧盯“企业发展,集体壮大,移民受益”的目标,立足“一村一品”,积极谋划产业扶持项目,着力打造特色产业。

记者获悉,经过10余年的发展,移民群众从搬迁前的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达到现在的年人均收入1.6万余元,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风雨夜巡护大渠

6月17日21时,河南法制报“牢记嘱托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进·用法呵护一渠碧水”大型融媒报道活动第三组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卫辉管理处。门口,警车闪烁着警灯。“今天断断续续下雨,越是雨天,越要谨慎,巡逻中要提高警惕……”管理处副处长成德胜正在作战前动员。说明来意,他允许记者随行冒雨夜巡。

卫辉管理处所辖工程,起点位于新乡市凤泉区孟坟河渠道倒虹吸出口,终点位于鹤壁市淇县沧河渠道倒虹吸出口,总长28.78千米。

“为了保证水域的安全,我们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开展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成德胜的双眼扫视着渠道两边,忙里偷闲地向记者介绍,“总干渠全程都建有隔离网,每500米还设置有360度全景摄像头。我们的巡视每天分4班,白班夜班各两组,车巡配合步巡。”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卫辉管理处警务人员列队出发,冒雨夜巡。

21时10分,夜巡到达第一座桥梁——山庄西公路桥。巡防人员赵天雷下车检查桥梁周边是否有人在钓鱼、攀爬防护网等,检查防护网是否完好。

“南水北调全线禁止外部人员私自闯入,因渠道内水深流急、坡陡湿滑,一旦跌入十分危险。”

21时25分,夜巡到达第二站——西山风景园生产桥。

“这座桥位于西山森林公园内,早几年是钓鱼人员最多的地方。”成德胜说,“我们采取加大巡逻密度、增长驻守时间的方式来制止钓鱼。后来,我们通过增加防抛网高度、在防抛网顶部加装滚笼刺丝等方式阻断钓鱼行为,成效显著。”

21时50分,巡逻车到达两泉路公路桥。我们随巡逻队员拾级而上,往60多米高的堤顶上走。

巡防队员王天甫告诉记者:“该桥紧邻潞王陵景区,桥头南侧设置了限高杆,一些不熟悉路况的夜行大型车辆经常因限高无法通行后就在桥上掉头,桥梁防抛网因此被拉扯破坏。”

成德胜说:“我们通过视频和人工巡查发现防抛网损毁后,会立即通知工程人员到场及时维修。”

22时05分,巡逻车行驶途中,成德胜的警务电台收到呼叫信息:“摄像头巡查发现可疑情况,王门村生产桥上发现有人长时间逗留。”巡逻车加速,直奔王门生产桥。

桥上,有个身影趴伏在围栏外。成德胜带领警务室协警赵文森等上前询问得知,该男子是王门村的,串亲戚喝酒后走到这想歇一会儿醒醒酒。巡防队员告知其攀附防抛网的危险,劝其离开。

22时35分,我们到达潞王坟渡槽。成德胜带领记者下车,指着围网外一处开阔林地,说:“去年10月,我们巡查发现,这里突然有许多垃圾,就立即将情况通报地方有关部门。”记者了解到,接到通报后,新乡市凤泉区检察院积极履行公益监督职责,向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相关部门按照建议,及时清理了垃圾并进行绿化。

23时许,巡逻车返回管理处。记者见到了加班结束的管理处处长高世中。他说:“我们通过设置警示牌、加大宣传力度、日常巡逻等手段,目前总干渠沿线的违规行为已大大减少。”

此时,另一班巡逻人员即将出发。巡逻车上警灯闪烁,为夜点亮了平安之光。

☟☟

热点文章

紧急寻人!一确诊病例密接者回河南,行动轨迹公布

郑州发布疫情防控重要提醒!

一副县级干部主动投案!

来源:河南法制报

记者:朱清河 马国福 穆黎明 吕曈 曹芳 李冰 黄凤 实习生 李亚

编辑:杨淑芳

— 河南法制报已入驻更多平台 —

⇊ 欢 迎 关 注 ⇊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4)

河南法制报

微信公众号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5)

法直播

抖音官方号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6)

河南法制报

微博官方号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7)

河南法制报

头条官方号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8)

河南法制报

学习强国号

为建设和谐幸福家园贡献力量(用法呵护一渠碧水)(9)

河南法制报

顶端新闻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