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之事不会无缘无故地存在,虽某些因缘不见得是合理但有存在就有他存在的因缘理由,善缘那是多多益善。

话说佛门经咒典籍的存在是为了广大受苦众生消业增福以至能更进一步地脱离苦海轮回回归大道彼岸。

而抄经作为消业的一种增福之报, 于其说消业不如说是锻炼自己静定之心,戒焦戒燥之心,抄经之时很多人是静不下来坐不住的,原因有不习惯,也有业力的使然。

曾见过一位抄经的,刚开始听说抄经有大利益大功德就心生欢喜,到真正抄经之时的言行意真不敢苟同, 抄经要有个抄经的样子吧!有个恭敬心并端正身形,静下心来仔细抄写。没个恭敬心与虔诚心抄不了几个字就会心烦气躁按耐不住,字也会抄得急躁还不能专心。这也侧面说明这样的人专注力不够,意志力欠缺还容易晕沉。

抄什么经书后不顺 抄经如做事(1)

如此的抄经状态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这样的人平日里做事,只要工作上有点难度系数就会退缩不前,畏首畏尾。

所以做事如抄经,要有认真负责的心念,还要有感恩的心。我们感恩有一份工作可以奉献,不管钱挣得多还是少。重要的是心是可以选择喜悦与开心。

经书不分贵贱,在于人心所向的虔诚之心是为了利益更多广大众生之心,所以抄经不在于快与慢,只要心诚恭敬,极大的虔诚心进入那个境界里那怕只抄一个字也可把一个人累生累世的业力全消了。没有虔敬之心抄得再多再快进不了消业的场境,那也只是皮毛搞不好还造下不少的业力。

消业的感应是有感觉的,抄经时每抄一个字都会感觉很开心和喜悦,时间还过得飞快,而且是越抄越有精神,想一直沉浸在那个境界里,神情也会很专注,心无旁骛,没有杂念或希有杂念。这样的一种感觉在工作中也是能遇到的,在工作中需要投入需要用心、需要忘我、需要心念是为利益更多人。这也是消业的一种方式。条条道路通向彼岸。佛也说:众生平等,去到极乐也不一定非得念经念咒,其实只要心正意正做事才正,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能利益到更多的人,提升更多的人。

抄什么经书后不顺 抄经如做事(2)

做事,抄经都是在做一件事,很多人有杂念是因为没办法集中专注力,在抄经或做事时用心的方法不对。抄经时只要端正平坐把心的感觉去感受握笔的感受去抄写就对了。如果不明白,简单地说,就是闭上眼睛感受握笔的感觉,用这样的感觉睁开眼去抄经与做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做人做事以谦虚为要,自己再厉害,在最差劲的人面前也是会有某一些方面不如他的。

人本无戒,唯爱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