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还有笔试(郑州人事考试引进)(1)

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

参加人事招考,离不开身份证,准考证,考官对考生身份证、笔试准考证、座次表以及考生本人进行“四对照”后,方可放行,繁琐又费时。

1月6日,在航空港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中,引进了“人脸识别”系统,考生只需5秒左右,便可“刷脸”进场,不仅能一辩真假,杜绝替考,也能减轻考官压力。

“刷脸”进考场,郑州人事考试用了新技术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还有笔试(郑州人事考试引进)(2)

1月6日上午,郑州航空港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在河南信息工程学校进行。

河南商报记者看到,考生入场时,监考老师并没有将身份证,准考证,座次表及本人进行上下打量,一一比照,而是用一个手持终端,对着考生拍个照,仅5秒时间便能分辨该考生是否有替考嫌疑,是否走错考场。

这个终端就是人脸识别考试安全智慧管理平台,由郑州大学科技园的河南郑大人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郑州大学考试与人才测评研究中心共同研发,此次人事招考,也是河南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考试领域,考生进场时不再接受传统的“四对照”,而是利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考生身份证,并现场采集考生头像,与报名系统中考生“根脸”进行比对,验证成功后方可进入考场。

五秒可识别,有指纹识别保底

随后,河南商报记者在场体验了一把。

河南商报记者将身份证放在手持终端上,工作人员对着人脸拍个照,5秒后,系统提示“验证失败”。同时,红灯亮起,提示监考人员注意该考生不可入场。

考生化妆太浓了,真人脸庞比身份证拍摄时胖了很多......诸如此类的面部变化,识别不了咋办?

“你的担心系统能轻松解决。”工作人员介绍,如果考生化妆太浓,或者光线较暗,这套智慧平台还有指纹二次识别,精准实现身份核验。

考生赞保证公平,考官减少监考压力

“考生报名时,需要反复比对,审核工作量太大,这套系统智能审核,信息碰撞,改变传统的填入式录入方式,采取选择式录入方式,出现碰撞信息,系统自动报错,审核压力大大减轻。”参与审核的一位考务人员说。

“无纸化”管理,让监考也变的轻松,“开考半小时后,系统自动生成每考场30位考生信息,包括头像、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监考人员无需考场座次表即可完成身份核验。”监考人员宋老师表示,与传统“四对照”核验考生信息的十几秒相比,五秒节省不少时间。

前来参与航空港区公开招考的考生小陈说,她希望,这套系统能够得到推广,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招考环境。

(河南商报编辑 张曙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