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在中年时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写了首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登高远望,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慨,爱国情怀被表现在其中,艺术水平超高,从中可见辛弃疾精湛的文学造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的赣江水,里面究竟有多少行人的眼泪呢?诗人举目眺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只能看到无数的青山。然而青山也遮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夕阳西下,诗人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的鹧鸪鸣叫声,越发显得悲凉了!
这首词看似是在写景,但每一句似乎都有着隐藏的含义,上阙下阙,或许是辛弃疾的感情太过真挚,字字句句都有着别样的深情。诗人登上郁孤台,低头看赣江之水,想着的却是这其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何故?《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有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这是该词之发端,"行人泪"就与当初的一典故有关。
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孟氏,因不受宠被人陷害,曾两次被废,并被赶去瑶华宫做道姑,从一国之后被贬为道姑,这起起落落的人生不免让人唏嘘。如果是太平盛世,或许这位孟皇后就会一直在道观生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然而,所有事情在靖康之变后都开始有了转变。那一年,金兵破汴京大门,徽、钦两帝被补,北宋皇室人员全都被伏北上,但孟皇后却因此逃过一劫,毕竟那时的她被贬多年,估计也没人会注意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平凡的女子,却以一己之力,做了南宋王朝建立的最大推手,不可谓不传奇了。当时的她曾两度垂帘听政,高宗上位之后却又立马放权,"苗刘兵变"之时,她毫无畏惧的面对叛军,临危不乱,那份魄力不是常人能有的。南宋建国最初的几年,金兵南下追着朝廷打,想要一举灭了宋朝,孟太后也一直在江西一带逃亡,最困难时,随行的兵众逃散,无人抬轿,到了要以农人抬轿的窘境,《宋史·后妃传》云:"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
后世说她一个被北宋皇室遗弃的女人,却一肩将宋室从北方挑到了南方,"苗刘兵变"使得刚刚诞生的南宋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中,也是她稳掌船舵,避过了灭顶之灾。这位孟太后也被叫做元佑太后或隆佑太后。
回头看这首诗歌,辛弃疾所站的郁孤台,也曾是元佑太后曾经逃亡之地,诗人自然而然想起了那个传奇的女子,直言造口当年之事。这一想啊,就又想到风雨飘摇的国家,为金兵的猖狂感到愤怒无奈,这满腔愤怒,最终化为行人泪,落洒赣江水之中。这泪水,既有元佑太后的,又有诗人的,更有千千万万路过此地的爱国人士的,他们流下的伤心泪,不过是对国家存亡的忧心与苦闷。
西北望长安,长安指代的是北宋都城汴京,诗人满腔热血,想要杀回故土,驱除金兵,然而那么多的青山挡在眼前,怎么望也望不到,而这望不到的岂只"长安"?还有那收复失地的理想啊。这一望,就将整首词的意境升华了一个高度,诗人满腔的无奈愤恨都表现在这一望之中了。
下阙诗人又说,即使青山阻挡,江水依然能够向东流走,遮挡住眺望长安的视线,却挡不住来势汹汹的江水。诗人即使对朝局失望,但或许依旧饱含希望,即使朝廷那些主和派不作为,能够消磨掉常人的热情,可爱国男儿那么多,谁又不想着收复失地呢?夕阳下的诗人满怀愁绪,在鹧鸪的鸣叫之中,这种愁闷就越发明显了。白居易《山鹧鸪》里有:"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可恰恰,辛弃疾是北人啊,还是想着收复失地的北人,在这样的叫声中,岂是一个"愁"字了得。
辛弃疾"借水怨山",从眼前所见之景引出历史回忆,再由历史回忆抒发自己对于国家兴亡之感慨,可以说是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在山水之景中抒发一腔爱国热情,作为宋朝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展示了一个极为深沉的形象。梁启超评价该词时说:"《菩萨蛮 》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可见是一首罕见而超然的佳作了。
抒发爱国之情的诗句其实很多,大部分都是比较明显的,但像辛弃疾这首,含蓄之中又隐藏的深沉的爱国情怀,让人们在赏诗的过程之中感到动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这首词可谓词中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