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懂人情世故埋没了你(你我皆是装台人)(1)

文|雪樱

进入腊月,城里的家政和护工变得短缺,很多人宁可少赚些钱也要早点回老家过年。几天前,我接到电话,家政魏大姐不干了。早在元旦之前就听她嚷嚷要辞职。她四十多岁,个子高挑,柳叶眉,头发乌黑,着装朴素,人很实诚,就是没文化,不认字,也不会算账。第一次来时她说,家里采买和做饭都是老公,从来不用她,她做饭也不好吃,我半信半疑。接触久了,我才知道,她属于那种正儿八经的家庭妇女,对外事情一律不管。

做家政服务的大致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刚来时眼里有活,手下勤快,但是干上一段日子就开始磨蹭时间;另一种是自始至终都认真干活,手脚笨点儿,却从不偷懒。

魏大姐属于第三种:超级慢热型,慢是她的短板,也是她的优点。

有一次,让她去附近买烧饼,我事先给她演示了一遍路线图,又是比画又是用笔画。半小时不见人回来,我打电话没人接,后来接通了,在回来的路上。她慢腾腾地进门,笑着说:“你看是这种烧饼吗?”我当即愣住了,真的买错了,转而说:“没关系,今天权当换种口味吧。”她脸上露出些许歉意。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让她出去买东西,主要是担心她迷路。

过了几周,她再来干活时,低声试探问我:“你还吃那种带椒盐的烧饼吗?”我瞪大眼睛,听她缓缓说道:“我找到你说的烧饼店了!”顷刻,她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几个油酥烧饼。

原来,她那天来得早,就在附近转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了!我心里一阵感动,她依然满脸乐呵呵的样子。

别让不懂人情世故埋没了你(你我皆是装台人)(2)

相处时间久了,我们无话不说。整理报刊和证书时,大姐虽不识字,但已学会了认我的名字,经常打开一本本对我说:“这里有你的名字,得好好留着!”我使劲点点头。

干活的空当,她会絮叨一些家务事:儿子每周回来吃一次饭,和女朋友在外租房子,房租水电费用都是她来交;大哥家的孩子生二胎,周末她要去喝满月酒,两千元红包已经包好;给堂哥家小红介绍好几个对象都没成,小红的妹妹都结婚了,她不着急,挑来挑去,挣的钱都买化妆品了;盼着元旦放假回娘家,老母亲蒸很多笼屉菜包子,临走时带一些;老公以前在铁路系统,后与人合伙开了个修理厂,经常半夜里有急活儿……

她还说,老公不知道她出来做家政,有一段时间她在另一家打扫卫生弄得满身灰尘,回去洗衣服,被老公发现了破绽,她没敢实话实说。

我曾问她:“哪天你不干了,会做什么?”她眼睛眯成一条直线,满脸憧憬地说:“就在家里,遛遛小狗,看看电视,一天不出门我也不闷得慌。我喜欢呆在家里。”

当时我觉得自己受不了这种没事做的生活,但大姐辞职后,我偶尔想起来,又改变了看法——每个人有不同的活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别让不懂人情世故埋没了你(你我皆是装台人)(3)

看电视剧《装台》,我记住了刁顺子的一句台词:“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给别人装台,我们在给角儿们装台,为他们服务,那角儿们在为谁服务?”人生在世,都在为人“装台”,也都是生活的主角。

想想《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与丫鬟们,不也是彼此“装台”吗?她们看似是配角,但这“装台”水准绝不亚于国际大牌顶流。

我最喜欢的平儿,包容大度,做事得体。第44回里,她对凤姐、贾琏毫无怨言,宝玉替她打抱不平,“我们兄弟姐妹都一样。他们得罪了人,我替他赔个不是,也是应该的。”并亲自为平儿理妆,“平儿依言装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举手投足之间,诠释众生平等。

我最欣赏的莺儿,是薛宝钗的丫头,宝玉被打养伤期间,袭人带莺儿来到怡红院,帮宝玉编结络子,她先打扇子、香坠子、汗巾子,手艺娴熟,色彩搭配也是一流,“汗巾子是大红色”“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松花配桃红”,如此设计也是惊艳后人。

最让人放心的是袭人,她就像老大姐般照顾宝玉,她不在家,宝玉都找不到银子放在哪里,找到了也不认识,“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做买卖,算这些做什么。”侧面映照出对袭人的万般依赖。

最忠诚的丫鬟当数晴雯,病重咬牙坚持为宝玉补雀金裘,“不用你蝎蝎螫螫的,我自知道。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上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她修补的哪是衣服?分明是残缺不全的生命。

别让不懂人情世故埋没了你(你我皆是装台人)(4)

平儿曾感慨四个丫头先后都离开了,只剩下自己一个孤鬼,李纨说道,“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可谓一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遇合,是造化,也是因缘,结下这个缘,就是一生的幸福。

我认识一位女设计师依云,离婚后带着女儿生活,上小学时女儿做过一次大手术,住院期间结识了护工郝姐,彼此很是投缘。郝姐脾气好,孩子喜欢她。后来,依云三天两头出差,便请郝姐过来帮忙,每天做两顿饭,打扫卫生,下午接女儿放学。依云的事业如日中天,女儿对郝姐愈发依赖,张口闭口“阿姨做的饭好吃”“阿姨知道我喜欢什么样式”。

依云说,她把家交给郝姐,采买都是留下钱给她,开始是出于信任,后来就像一家人相处,彼此熟悉,彼此照顾,慢慢有了亲情的味道。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

魏大姐所在家政公司的主管告诉我,年前招不到人了。就在这时,小区经常来收快递的小哥换了新面孔,以前的小杜,因为疫情的缘故,老家提前叫他回去了。新来的小伙子才二十岁冒头,但已经干了一年多了。他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笑着说:“我老家是河北的,今年不回去了,只要平平安安,在哪里都是过年。”

是啊,这也是所有“装台人”的共同心愿: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身在哪里漂泊,守住平安就是最大的团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