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演员思维:怎么样演好一个角色

导语

演员如何扮演自己性格,怎么样演好一个角色(1)

我们继续“开创”模块的思维模型课程。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怎样演好一个角色?

你可能会觉得好奇,我们这周不是讨论体验管理吗?怎么讲到了演好一个角色呢?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我先请你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是什么?为什么?

我想,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但我确定的一个相同点是,这些影视作品一定为你创造了深刻的情绪共鸣。不管是里面的某一个场景,还是某一个演员,某一句台词,总有那么一刻触动了你。

你看,就像我们在阿那亚案例中提到的戏剧理论,影视作品的最高任务也是为观众创造体验,这个体验是情绪体验。

那影视作品是怎么创造观众的情绪体验的呢?

有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你应该想到了,是演员。一个好的演员,即使隔着屏幕,我们可能也会跟着他哭跟着他笑。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下,演员是怎么演好一个角色,为观众创造情绪体验的。

这节课,我们专门去请教了表演指导老师刘天池。她在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当了20年的专业课老师,邓超、白百合这一批你能想到的好演员,很多都是她的学生。刘天池还在很多的综艺节目当中担任表演指导,像《演员的诞生》《演员的品格》等等。在得到App,也有她的一门课《刘天池的表演课》。

这节课的导师就是刘天池老师,研究员是刘莎,由转述师徐惟杰为你转述。

好,我们开始。

明确角色的总目标

当一个演员接到一个角色的时候,他会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背台词?不是。他会先根据剧本来分析、理解角色,找到这个角色的总目标是什么。总目标,就是角色外在的最高任务。

为什么要确认总目标呢?因为一个角色的总目标明确了,他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要点、路径和结果就都出来了。

总目标是一个相对好确认的东西。演员们通常只要仔细地读完剧本,就能得出结论。比方说,林黛玉,你要是读完《红楼梦》,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个角色的总目标是,跟贾宝玉在一起。

有了这个目标,你就能理解,要演一个林黛玉,什么事儿该干。更重要的是,你能知道什么事儿不该干。比方说,如果我们说林黛玉这个角色的总目标是“跟贾宝玉结婚”,那她会不会像大管家一样,去插手贾府的年度预算?肯定不会。

不论你要扮演艺术角色还是社会角色,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总目标。一个清晰的总目标,一定是简单、重要、直指人心的。

比方说,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的总目标应该是什么?你可能会有这么几种不同的目标:

第一,我要实现财务自由;

第二,我要得到权力,得到团队的拥戴;

第三,我踏实创业,成为行业老大。

好,请你把它们写下来,然后按重要程度排序。你把谁排在了第一个,那它就是你最想做、最重要的那件事,也就是你的总目标。

我们假设,你的选择是第三个,“我要成为行业老大”。我们来把它调整得更加简单明确:“踏实创业”是对自我的要求,不是目标,可以删掉。“成为行业老大”不够明确,还可以再精确一点,可以把它优化成“创造出一家估值千亿美元的公司”。

你看,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这个目标简单、重要、直指人心,是一个好目标。这个总目标一旦明确,那你接下来挑选什么样的合作伙伴,要集中资源做什么事,要放弃什么,承担什么就全都是为了满足这个目标,这些动作就全都有了衡量标准。反过来,你该不该花大力气去做公益?我不建议你去,因为这对你实现总目标毫无帮助。

这是演好一个角色的第一步:明确角色的首要任务,也就是总目标。

明确自己的“欲望原型”

前面我们说了,总目标能用来评估和指导一个角色的所有行动,它相当于角色的外壳。而一个角色的灵魂是什么呢?在艺术作品里,一个角色的灵魂,来自它最深层的情感需求,专业术语叫“欲望原型”。

什么叫欲望原型?就是外部世界给你怎样的情感回应,你会感觉舒适和安全。

欲望原型,是一个角色所有行动和语言的内心原点。它跟总目标配合在一起,能像一个坐标系一样,准确地定义出角色最合理的行为和语言。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演员在一场戏里,总目标是:保护腹中的胎儿。但与此同时,这个角色的欲望原型可能是“被认可”。那么,同时在“保护胎儿”和“被认可”两个坐标下去演绎这个角色,它才会更真实。

否则,如果只有一个参照系“保护胎儿”,那这个人就可以为这个任务杀人放火毫无顾虑,这个角色就没有张力和层次。

怎么理解一个角色的“欲望原型”呢?演员们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步,精读剧本,分析剧本里所有关于角色的元素,来还原和理解角色。

比方说林黛玉,要理解林黛玉,你至少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比方说,林黛玉是谁?是绛珠仙子、大家闺秀还是江湖儿女?在戏里是孙女,还是外孙女?是谁的外孙女?贾老太太的外孙女,和刘姥姥的外孙女,想干的事儿肯定是不一样的。

比方说,她从小在哪里长大?是江南水乡还是西北窑洞?听古典音乐长大,还是听叫卖声长大?生活在现代,还是古代?这些区别,决定了她肯定偏好小绿豆糕,而不是大烧饼。

再比方说,她生活的年代大环境怎么样?她的家庭条件怎么样?是普通水平还是富甲一方?这也决定了她追逐的东西。

当然,除了这些,她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别人是怎么看待她的,她经历过哪些创伤性事件,她在个人和事业上有哪些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她有什么梦想,有什么独特的做事方式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范畴。这个过程拆解的颗粒度越细,她的欲望原型就越清晰。

第二步,根据剧本给的线索,尽可能地搜集外部信息,来理解角色所处的处境。

比如了解角色所处年代的文化知识、绘画及音乐作品。你别觉得这些东西剧本里没有提及,就不重要。不是的,这些信息能帮助演员更深一步地理解过去、理解角色,同时为他们的想象力提供营养。

我们还拿林黛玉举例子。

如果你扮演的是14岁的林黛玉,你可不只是理解她的14岁就够了。你还要理解她10岁在干嘛,要理解她前14年的具体历史,才能明白她今天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今天的行为举止为什么是这样的。你自己可能以前每天吃炸酱面,但是要演林黛玉,你就应该要去研究林黛玉所在时代的书籍、影像、音乐、绘画。你要改吃小绿豆糕,开始听古琴、拿扇子、写毛笔字,开始改变自己的坐姿、站姿、说话的语气、语调,开始感同身受。

一个好演员,要抓住这些东西,往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里套,去理解它,然后才能把自己跟角色融为一体。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的任务是需要演好一个社会角色,但这个社会角色的灵魂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弄清楚,我们自己内心的欲望原型是什么,把这一点想明白,其实对你就够用了。

我们顺着前面的例子说,你想要创立一家估值千亿美元的公司。同时,你的欲望原型是什么?是“被喜爱”?还是“被敬畏”?搞清楚了这件事,你就能在很多关键决策面前,省却复杂的心理活动,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向。想要被喜爱,你可能去做一家迪士尼;想要被敬畏,你可能会去做一个华为。

只设计第一步行动

我们看一段特别长的戏,会觉得,“哇,这个演员怎么演这么好,整段剧这么长,他竟然能一镜到底,每个动作、每个表情、每句台词都那么真实连贯,他把整个过程设计得真好。”

这个想法,刘天池老师告诉我们,不对。一个好演员一口气演了半小时,一场话剧甚至2个小时,看似一气呵成,但其实,他在上场前,可能只设计了第一个动作、第一个表情、第一句台词。

为什么会这样?演员对剧情是熟悉的,他了解所有故事和结局。而他如果带着已知的心情,设计好全程再去演,那么在观众看来,就会觉得假、觉得生硬。

因为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准备好了,你只不过等在那里,等着把惊诧演出来,等着把欢喜演出来,等着把失落演出来。这是表演的一个大忌讳,叫做“只演出了情绪,没有演出情绪起来的真实过程”。

所以,你恰恰需要带着未知的心,去表演。

刘天池老师告诉我们一句话,叫“前期的准备工作,能多复杂就多复杂,但是当你要开始的时候,能多简单就多简单。”

你看,这个“前期的工作”,就是前面我们说的,你揣摩一个角色的时候,对它的理解多细致都不为过。那么,这个“开始的时候”,指的就是表演的第一步。

只设计第一步,这是不是太可怕了?后面失控了怎么办?

演员们有两个办法可以防止表演失控。

第一个办法,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时刻自我提醒角色的总目标和情感需求。

真正开始表演的时候,演员是清楚角色的总目标的,也是清楚他的情感需求的,只要你在规划好角色的第一个动作,接下来,只需去关注对手、根据对手的反应,给出真实的反应就可以了。只要你的总目标和情感需求在,你的演绎就不会跑偏。

我们都记得经典的《大话西游》。在孙悟空想要撩白晶晶的那个晚上,孙悟空的总目标是撩到白晶晶。他出场的第一句台词是设计好的,他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以为只有我睡不着觉,原来晶晶姑娘你也睡不着啊。”接下来,就根据白晶晶的反应,再去自然地反应。

第二个防止表演失控的办法是,具体在设计这个表演第一步时,你对它的想象和设计,要越详尽越好。这能给你足够的素材,支撑你后续的表演和应对。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你要表演在等车。你会怎么设计第一步?你可能踮一下脚尖,向马路的左边张望。

但一个好演员对“等车”这个场景的想象可以精细到什么程度呢?他可能会问自己,这是什么天气?白天还是晚上?站台有没有座位或者栏杆,金属的还是塑料的?路上堵不堵,我往远处看能看多远?车站有没有别人,离我多近?我有没有觉得不自在,敢不敢哼歌?我想抽烟吗?附近有没有垃圾桶?我等多久了,着不着急?我背着包吗?沉不沉,里面有什么?我是从哪里出来?等等等等。

你看,这些想象,其实是把“等车”这个场景拆得无比细致、无比周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的对手给出什么反应,你都是能够依托你的细节想象,来给出合理回应的。所有事情,都已经在你的预计当中。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其实是一种预案思维。

面对一个重要事件、重要场合,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针对一种可能性设计好整个过程,而是要设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足充分的预案。

你要是对可能的情况做了足够详尽的想象,那么,无论事情的走向在你的主线之内还是之外,你都能有对应的预案,来处理它。

给动作找一个理由

到这儿,你对怎样演好一个角色,已经理解了60分了。接下来我想跟你讲的,是加分题了。

出色的表演是对生活的还原,表演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在演。我们看一场戏,之所以觉得演员的肢体表达舒服,就是因为他的动作在当下的场景里是合理顺畅的。所以,关于动作,演员在表演中有两个天条:

第一,如果设计了动作,要给动作一个理由。

第二,如果设计了动作,这个动作要有方向和可执行。

第一点,给动作一个理由,其实原理跟我们前面说的“做好预案”是一个意思。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任何动作都是有理由的,理由能够帮你细化动作的合理性。

理由怎么来呢?从场景中来。我们来举个例子。我请你来做一个想象,想象的内容是,你发现鞋上有一个泥点,你想擦掉它。好,你的动作可能是低头、看见泥点、掏出纸巾、蹲下、擦拭、起身、扔掉纸巾。

接下来,我要给这个内容加一个场景,你在公交车上看到鞋上有个泥点想要擦掉它。这时,你脑中可能出现了一个乘坐公交车的场景。车上晃晃悠悠,而且人挤人,没有座位,你已经站了8站地,稍微有点疲惫。那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动作呢?可能会轻微摇晃着,看见泥点后还皱了下眉,然后把背包从身后挪到胸前,打开拉链,翻了半天找出一包纸巾,抬起腿悬在半空,费力地擦掉了泥点,最后把废纸握在手心里,看向窗外。

你看,当有一个场景出现,动作就立刻发生了变化。

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下想,你是每天都来还是第一次坐这辆车?你要去哪儿?是刚出发还是要回家?是上午还是晚上?是去办事还是去见一个你喜欢的人?你喜欢他/她多久了?你们已经开始交往了吗?

请你一边想象这些,一边做擦泥点这个动作。你会发现,你想象得越细腻越具体,你做出动作的方向、力度、复杂程度就越不一样。

第二个天条,让动作有方向和可执行。

有方向,说的是动作要有起点和终点。哪怕幅度再小的动作,也不能只做一半儿,都是要有目标的。比如你擦鞋,鞋面儿多大?擦的动作是从哪儿到哪儿?手到一半不能飘了。

可执行,说的是对动作的预期要尽量明确、具体。这个可以用反例来解释。比方我跟你说:“请你去运动”,你肯定不知道该怎么转化成动作。但是如果我说:“请你跳绳200下”。它立刻就变成可执行的了。

所以,能够凸显细节的动作一定是有力度、有范围、具体、可以被执行的。

总结

到这里,我们用了四点,来总结一个好演员是怎样演绎一个鲜活的角色的。这套方法,对我们日常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也非常有帮助。

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假设你今天必须去跟一个交情不错的下属面对面沟通,请他离开公司,你可以怎么做?

借用演员思维模型,你可以这么来:

第一,明确你在谈话中,是上级,不是朋友。你的总目标是开除一个下属。

第二,明确你自己的欲望原型是“不被记恨”。

第三,设计好你开口的第一句话,比方说,“我很抱歉,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但我认为我应该跟你直接谈。”同时,你要先想好,对方可能平静接受,可能哀求,也可能生气。

第四, 虽然你们也是朋友,不要做跟“开除一个下属”这个总目标无关的事。当然,因为你想要“不被记恨”,那么,你也许可以以个人身份提供工作建议,甚至其他的工作机会推荐。

你肯定有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演员。你愿意分析一下你喜欢的演员和角色吗?他的演绎让你有什么感悟?欢迎你在下方留言。

我们下节课再见。

演员如何扮演自己性格,怎么样演好一个角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