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农民工大爷误入了某个政府部门的工作群,却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公路长达10年没有维修,需要填平大坑。可是,在这个群里的领导和其他组员似乎没有想到如何最小程度地花费公共预算来修路,而是每个人都在安排“看上去很重要”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总预算竟达到了895324.39元。

首先是新闻组,他们的任务是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发表,花费预算为30000元。此外,行政组还要求租用6辆工作车,每辆车租金为3000元,总计18000元,并且要从局长的小舅子公司承租。随后,后勤组也要花费大量预算来负责当天的三餐保障,早餐需要8000元,中餐要花费30000元,晚餐更是高达86000元。而为了修路,文秘组还打算写一份修补公路费用预算申请报告,共计895324.39元。

接下来是工程发包组的任务,他们要负责招投标,并指定局长小舅子公司来承包工程,中标价为447662.195元。工期结束后,工程验收组还要准备工程验收报告,花费30000元。最后,新闻组还要在工程完工后写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新闻稿,并在全市主要报纸上发表,登报预算为50000元。而为了总结表彰此次的工程,全部门还要开一个总结表彰大会,且表彰奖金高达180000元。

这位农民工大爷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到了一个人只需要购买两包水泥和一车沙子的小工程,却发现环节之多花费之大夸张不是一点点。政府应该制定更加科学和务实的工程管理计划,严格控制预算,优化流程,减少浪费,确保公共利益不受侵犯。这个群聊的操作方式,也显然是不透明、低效、浪费公共资源的不良教范。

春晚小品《坑》背后故事(春晚小品失误坑)(1)

春晚小品《坑》背后故事(春晚小品失误坑)(2)

春晚小品《坑》背后故事(春晚小品失误坑)(3)

春晚小品《坑》背后故事(春晚小品失误坑)(4)

春晚小品《坑》背后故事(春晚小品失误坑)(5)

春晚小品《坑》背后故事(春晚小品失误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