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一念至诚,烂牌也能打精彩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命,认为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富贵贫贱、穷通寿夭都是无可奈何。当然,很多东西我们确实难以改变,比如自己的出身、比如自己年轻时错过的种种机遇,于是时时哀叹命运不公,变成一个很丧气的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种种不好的影响,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然而,一切都未为晚,走错的几步路不可能也不应该影响到你的整个人生,只要你想,只要一念至诚,整个天地都将为你所用,为你开路,实现自己完美的精彩人生,比如秦孝公。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休言万般皆是命)(1)

秦国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孝公已经二十一岁了。这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河、泗水流域十几个小国林立,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筑有一道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水直到上郡;楚国自汉中向南占有巴郡、黔中等地。各国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予以鄙视,不准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议盟誓。目睹此情,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强大起来。

秦孝公在国中下令说:“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励精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以黄河划定国界;向西称霸于戎翟等族,占地广达千里;被周王赐与方伯重任,各诸侯国都来祝贺,所开辟的基业是多么光大宏伟。只是后来历代国君厉公、躁公、简公及出子造成国内动乱不息,才无力顾及外事。魏、赵、韩三国夺去了先王开创的河西领土,这是无比的耻辱。到献公即位时,平定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到栎陽,亲往治理,准备向东征讨,收复穆公时的旧地,重修穆公时的政策法令。我想到先辈的未竟之志,常常痛心疾首。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实施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公孙鞅的出身也是比较有意思,他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公叔痤这人为了自己的位置什么样的人才都敢埋没,吴起就是被他赶跑的(参见前文《底层逆袭到底有多难,不甘平凡的你准备好了吗?让吴起给你说说》)。公叔痤终于得了重病了,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

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头说:“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到底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休言万般皆是命)(2)

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因为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了。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大夫甘龙反驳说:“不对,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公孙鞅说:“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

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下令将人民编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犯法连坐。举报奸谋的人与杀敌立功的人获同等赏赐,隐匿不报的人按临阵降敌给以同等处罚。立军功者,可以获得上等爵位;私下斗殴内讧的,以其轻重程度处以大小刑罚。致力于本业,耕田织布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们的赋役。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收为国家奴隶。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确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

后来,又实施了“立木为信”的故事取信于民,严惩控诉新法的人员,甚至把犯了过错的太子都进行了处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国人听说此事,都小心翼翼地遵从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好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赶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休言万般皆是命)(3)

商鞅变法因为太为人熟知,所以都会被其眼花缭乱的动作所扰乱,而忽视了谁才是这场变法的主持者。秦孝公可以说在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国家内乱、被人轻视,然而,人家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一心一意想把国家搞强大。正是因为这个念头的出现,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即便没有商鞅出现,也会有其他的人来帮助他实现这个意图。所以,立志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实现自己意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灵活,审时度势,制定出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因循守旧从来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时代在变化,自己想要的东西绝不存在于既定的模式中,所以创新是实现自己人生成功的唯一路径。然而,创新不能随意创新,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创新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成功从来都没有那么容易,只要有了想要成功的坚定决心,就一定要做好迎接一切挑战、排除一切阻碍去实施的准备。个人的成功同样如此,既然选择要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提升自己的阶层,那就一定要把自己身上不适合的东西统统除去,比如一些完全没有必要 的娱乐,比如一些没有丝毫价值的应酬,比如一些粗浅无聊的认知。奋发图强从来都不只是一句话,既然选择要去奋斗,那就要真正让自己成为一个斗士,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等成功之后会忽然发现,自己失去的只是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