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立下的最硬气的一道圣旨(袈裟下的权谋者)(1)

影视剧照

前言

他出生自医学世家,偏偏不爱跟随父亲学医,却偏爱政治谋略手段;他家庭优越不为生活所迫,却喜欢学佛自幼出家;他既入佛教空门,却不安于永伴青灯古佛;他虽不是入朝为官,却以僧人身份相助藩王;他不是科考仕子出身,却受命主编了《永乐大典》。以至于后人有人说他是黑袍妖僧是阴谋家,也有人说他是明朝的政治家是军事家;但不管人们如何评价他本人,他都是大明历史上的一位不得不说的重要人物,一个改变大明历史的谋臣,他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黑衣宰相,他的名字叫姚广孝。

十四岁,皈依佛门,不学佛经,却习通阴阳术数。

公元1335年(前元元统三年),姚广孝出生在苏州的一个乡野大夫姚震卿家中,他们家世代行医,祖父、父亲都是当地的乡间郎中。姚广孝十四岁时,父亲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学习行医,他却不愿意,十分坚定地说:“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怎么也争得一官半职,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父母认为他小小年纪,口出狂言,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就在父母犹豫不决的时候,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说:“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父母亲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终于下定决心,把姚广孝送到了杭州里中妙智庵,取法名道衍。平时又以“逃虚子”自称,当时人称他为道衍和尚。从此,姚广孝成了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明朝建国后,姚广孝看到天下渐渐太平,辅佐朱元璋建立盖世伟业已没自己什么事,想着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和绝世才华却没有施展的机会,有时难免心灰意冷。直到有一天,一位相面大师的一句话,让胸怀大志的姚广孝再次点燃了内心的激情。 这一天,姚广孝正和好友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谈经论道,恰巧碰到了当时最有名望的相面大师袁珙。

袁珙一看到姚广孝,就大为惊讶:“现在明朝天下已定,世间太平了,怎么还会有相貌如此奇异的僧人?你看这一双三角眼诡异非凡,面似一只生病的老虎,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杀气,这肯定是一位精于权谋的高人,将来一定能建立千秋伟业。”姚广孝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心中暗暗窃喜。他连忙拉住袁珙的手,并引为至交。按理说佛门弟子应该慈悲为怀心里装有菩提,听别人说自己喜欢血腥和杀戮,寻常僧人必会反感这种评价,早就大耳光子抽过来了。可是这小和尚听了居然哈哈大笑,喜不自禁,后面两人还成为了好友。

在得到相面高人袁珙的肯定后,姚广孝更加坚定自己一定会有所大作为。他向遇庵大师学习内外典籍之学,对佛、儒二家进行对比研究;此后姚广孝云游四方,广交名士,他曾拜元末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尤其对排兵布阵、用兵伐谋感兴趣;所谓阴阳术数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等,明显属于旁门左道嘛。学习这种旁门左道的都不是什么“正常人”,反正他什么都学,话又说回来,哪一个正常的和尚会拜道士为师呢?在佛门可是大逆不道,但姚广孝却我行我素,不管别人的说法。由此也结识了不少的异人、高士,比如相士袁珙、占卜者金忠。

他研习各家学问,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人际关系非常广。事实上,他本就不甘心做一个“正常人”。甚至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僧人。从姚广孝寻仙问道,学习阴阳术数,就可以猜测出,他的志向并不在于寺庙,而是天下。他与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宋濂、高启等人结为诗文好友,文学修养也大大提高……在学佛访友、诗文酬和中,姚广孝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慢慢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僧。

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叩钵吟诗,高谈阔论,在当时确实不像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个胸怀大志的仕子。他唯一的崇拜偶像是元初辅佐忽必烈的怪僧刘秉忠,他一直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的路子,能辅佐一位明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刘秉忠是谁?刘秉忠就是元初辅佐忽必烈,打下天下,称帝的那个和尚。刘秉忠的祖上世代为官,他十七岁时就做了邢台节度使府令史,有一日突然感叹:“我家世代为官,难道我宁愿沦为书记小吏吗?大丈夫生不逢时,只有隐退以待时而起。”此后,刘秉忠被虚照禅师收为徒弟,成为高僧,再后来,北方禅宗海云将他推荐给忽必烈。忽必烈和刘秉忠一见如故,从此之后,刘秉忠就成为忽必烈的幕僚,成功帮忽必烈登上了皇位。而姚广孝的志向也和刘秉忠一样,他也有志辅佐帝王,成就霸业的雄心壮志。

佛门中人追求的本来应该远离世间红尘,清静无为,去那深山古寺,伴着黄卷青灯,度过那诵经坐禅的冷寂生涯,死后坐化登仙。可他偏偏是个极不安分的角色,热衷世务,追逐功名,周游于声色繁华之地,出入于王侯将相之家。身披袈裟的和尚,又被称为出家人,这种人应当是远离尘世,不理纷争,潜心佛门,诵经修行,以成正果。对于那些看破红尘,自愿皈依我佛的僧侣来说,确实如此。可若是为世道所迫,不得已借寺院为容身之处,那必然另当别论。

然而此时的姚广孝恃才傲物,以才气自负,常常深藏不露,不与世俗人交往。佛门中人经常与官场搅和在一起。叩钵吟诗,高谈阔论,这确实不像安分的出家人,倒像个胸怀大志的书生。在元末明初的乱世,姚广孝的聪明才智并不为太多人熟悉。

五十岁,以“臣奉白帽著王”成为燕王谋士。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招天下精通儒学的高僧到京师校注三经,姚广孝经人举荐欣然前往金陵。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注意到这位才华横溢的和尚,姚广孝也并没有得到赏识,仅仅只得到一件僧衣就被遣送回家了,试想,如果朱元璋此时看中了姚广孝,那么后来的靖难之役是否就不会发生了呢。可见这世事难料,估计当初朱元璋也没想到这个人居然能改变自己王朝的历史。虽然姚广孝此次没有被朱元璋看中,但他却并没有就此放弃, 而是继续等待机会。

洪武九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在那里住了四年,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丞想”的生活。

直到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游,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这时,已经47岁的他已经倚仗而行了。正当他感到“死期将至,故痛自鞭策”时,在好朋友宗弼的举荐下,他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选为高僧进京。从此,他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朱棣立下的最硬气的一道圣旨(袈裟下的权谋者)(2)

影视剧照

洪武十五年(1382年),已经47岁的姚广孝终于觅得机缘。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分配给诸王,诵经祈福。当时,明太祖朱元璋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姚广孝受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也在应征之列。这也许是道衍和尚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而他由此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燕王朱棣。

当朱元璋安排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姚广孝一下就相中了被封为燕王的四皇子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由于上面三位兄长已死,他便排名最前。他生性坚毅沉雄,足智多谋,在替父朱元璋打江山的儿子中他军功最大,个人名望最高,还颇为朝野所倚重,连朱元璋对他也另眼相看。明朝立国以后他被封为燕王,驻藩北平,朱元璋将消灭元朝残军、守卫北部边境的重任交给了,可见朱元璋对其是能力上非常认可,也是绝对信任的。

姚广孝看到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潜力股,诸多皇子中最具帝王相,便自荐要跟随朱棣。朱棣见姚广孝三角眼,体态臃肿,反倒有些嫌弃,并不情愿要他。姚广孝却不以为意,缓步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地对朱棣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觉和尚话里有话,“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于是便把他拉到内室详谈。姚广孝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理。朱棣听得连连称是,当即向朱元璋请求把姚广孝许给自己。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道衍与朱棣初次见面后相谈甚欢,相见恨晚,这两个不平凡的男人已经相遇,一番大事业已经在冥冥中注定了。

此后不久,姚广孝便随燕王来到北平(后改为北京),名义上住持庆寿寺,实际上经常出入燕王府,成为燕王最重要的谋士和心腹。

朱棣立下的最硬气的一道圣旨(袈裟下的权谋者)(3)

影视剧照

当时的大明王朝处在一个极为敏感的历史时期。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在当上开国皇帝之后,有鉴于元朝强臣跋扈、皇室内部争夺激烈以致传国不久的教训,为保明朝千秋万代的朱家江山,在后期为了给继承人铺路,大肆杀戮功臣将领,免得这些人在他死后为非作歹不受控制。他晚年两兴大狱,被杀的文臣武将达三万余人,当年随他起事、立过战功的开国功臣故旧几乎被诛杀殆尽。并同时大肆封王建国,将他的儿子除太子朱标外全都封到各地为王。他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另外两个儿子早死外,其他二十三个儿子,都有一个不小的封国。他们在自己的封国之内,可自署官吏,节制周边,可领兵三千至万人不等,权利也是相当的大。

朱元璋天真的以为,待他死后,由长子太子朱标继位,坐镇京师,居中统摄,其他众兄弟各守藩国,四方拱卫,朱家千秋万代的江山便可牢如铁桶,稳如磐石了。哪知他精心培养“接班人”太子朱标却是英年早逝,竟然先他而去。为了避免众多儿子由于觊觎皇位而起兄弟纷争,相互残杀,朱元璋干脆撇开儿子这一辈,越过诸多子嗣,而将朱标的长子、他的长孙朱允立为皇太孙。自古皇家父亲死后儿子继位,朱元璋这么做也不能说没有根据,他以为这样一来儿子们当无话可说了,但殊不知,这样的皇位继承安排却种下了祸根。一场皇位之争在暗中酝酿着。

黑色权谋助燕王起兵,为明成祖夺皇位屡建功。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20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在位时期,重用文人,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视为心腹。并听从这些人的建议,为了集中自己的皇权,建文帝并实行削藩之策。因此,建文帝在位的四年内,对于国家的治理还是极好的,但他却在削藩这件事情上操之过急,让诸位藩王人心惶惶,最终引发了叛乱。可是,要知道,削藩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棘手的大事。之前,西汉初年,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削藩策》,要将刘邦当年分封给诸侯王的领地收归中央,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皇位都不稳了,不得不腰斩晁错。

朱允炆刚刚上台,还是太年轻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没有其祖父的那种深沉和政治手段,他上台仅仅一个月左右,可以说是龙椅都还没坐热乎,就带着一帮文人开始动手了。很短时间内,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贬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举家自焚而死。建文帝并不在乎,觉得:削藩开局不错。雷厉风行而且接连得手。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他的胸膛中膨胀起来。一切都那么顺利,看起来还会一直顺利下去……

但他低估了自己另一个叔叔朱棣,更没想到在叔叔背后有着一个智谋无双的和尚姚广孝。

朱棣立下的最硬气的一道圣旨(袈裟下的权谋者)(4)

影视剧照

民间一直有大军师刘伯温、二军师姚广孝说法,刘伯温保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时候姚广孝还只是燕王朱棣身边的谋士。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孙子,在其他藩王不断被削后,燕王朱棣知道唇亡齿寒,削藩很快就轮到自己了,对于自己的命运十分郁闷,心中不畅。有一日在府中忧郁之际看着窗外的寒冬景致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附和了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对联进言事例。

自从朱允炆上台削藩开始后,姚广孝感觉造反的机会来了。他想方设法帮朱棣树立信心,怂恿他尽快起兵夺取皇位。虽然朱棣有意起兵,但一直以来仍犹豫不决,毕竟建文帝是明朝的正统皇帝,是光明正大的继承来的,叛乱逆上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当时自己兵力悬殊,再说也无必胜信心,前途不定。姚广孝却一直不断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姚广孝并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用相面、占卜的方式,鼓动朱棣起兵。

再说说这个袁珙,后来在姚广孝的推荐下,也加入了燕王的集团,袁珙(公元1335年~公元1410年),元末明初人,字廷玉,号柳庄居士,鄞(今浙江宁波)人,是一位当时相当有名望的相术奇人。元末时期,全家人皆死于兵祸,袁珙生而天赋异常,好学善作诗。曾到海外洛伽山游历,遇到一个奇特的和尚别古崖,把相面术传授给了他。先抬头看明亮的太阳。眼睛都昏花,将赤豆黑豆撒在暗室中,去分辨颜色,都不错误,然后给人看相。其方法是在夜间点燃两支蜡烛看人的形状气色,又参考出生的年月,百次相面无一失误。袁珙在元朝时已经出名,相过上百个士大夫,关于他们的死生祸福,时间早晚是大是小,以及具体时间,没有不出奇应验的。

袁珙后来给燕王相面看道:“走路如龙似虎,前额高耸,是位太平天子。四十岁时,胡须长过肚脐,就可登上帝位了。在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的相术加持下,使朱棣打消了顾虑。朱棣终于下决心夺取自家侄子的江山。至此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驻守北平部队,并招募士兵。姚广孝负责帮朱棣做军事准备,打造兵器,操练将士。由于打造兵器会发出铿锵的响声,将士操练也容易引人注意,姚广孝便在燕王府开凿了地下兵工厂,上面建有房屋,周围修筑厚墙,并在城墙四周埋下大大小小的缸瓮来消除噪声。他还让人在燕王府内饲养鸡鸭鹅,想用这些家禽的叫声遮掩打造兵器和士兵操练的声音。慢慢的在姚广孝的鼓动下,一场夺取皇位的军事斗争已经在暗暗的进行中。

朱棣立下的最硬气的一道圣旨(袈裟下的权谋者)(5)

姚广孝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北平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建文帝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事到临头,已经没有退路,反!朱棣收到消息便决定立即起兵,这时,忽然风雨大作,燕王府屋檐上的青色瓦片被吹落下来,砸得粉碎。碎瓦,历来都是不祥之兆。朱棣大惊失色,难道天意注定他起兵必败么?此时,又是姚广孝出来为朱棣树立信心。他说:“这是大吉之兆啊,此乃飞龙在天,才会有风雨相从。青瓦落地,说明青瓦要换成皇帝用的黄瓦了!”民心阻碍朱棣起兵的时候他不管民心只管天道,如今天意不祥,姚广孝又硬生生的把凶兆解释成大吉之兆。并建议朱棣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出兵。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这场战役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姚广孝奉命留守北京,但整个战争的战略战术都是由他谋划操盘的。同年十月,朱棣袭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南军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姚广孝采取坚守之势,指挥燕军将士守卫城池,击退南军的进攻,又在夜间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大破南军。李景隆、平安相继败退。

建文二年,朱棣亲率大军围攻济南,酣战三个月没有攻下。姚广孝马上派人给朱棣送信,建议他暂停战争搬师北平。姚广孝认为,朱棣与朱允的帝位之争,与普通百姓、甚至众大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对京城南京的争夺。因此,他建议朱棣轻车简从,绕开其它守卫城市,直扑明朝政治中心南京城,只要能拿下南京,夺取皇位就大功告成了。不出姚广孝所料,南京城被朱棣大军攻克之后,朱棣就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大明江山轻而易举地落在了朱棣的手里。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直入京师”的建议,以朱棣的兵力,靖难之役很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虽然姚广孝并没有亲临战场与朱棣出生入死,但由于他在起兵谋划、战略战术中的重要作用,朱棣在夺取江山后,认为“靖难之役”的首功非姚广孝莫属。历史按姚广孝的计划稳步发展,他成功地兑现了当年的诺言——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由王变成了“皇”。

不恋权位不求名利,死后配享太庙,明初独此一人。

朱棣立下的最硬气的一道圣旨(袈裟下的权谋者)(6)

姚广孝

永乐二年(1404),朱棣授官给道衍,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正式恢复他原先的名字——姚广孝。此后姚广孝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朱棣让他留头发还俗,他不干,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然不接受,他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穿上朝服,退朝后便换回僧衣他不要。姚广孝只是上朝听政的时候才穿着朝服,而其余时间他都是穿着自己的僧袍,因此在朝中也流传着黑衣宰相的说法。姚广孝协助朱棣坐上皇位后,并没有居功自傲,却采取了谨慎辅佐朝政。本来可以可以锦衣玉食 风光无限的姚广孝,似乎有并不看重名利。他对荣华富贵甚至跻身朝堂都不感兴趣。

即位不久,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皇宫,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姚广孝参与了定都北京的重大决策,确定紫禁城皇宫的堪舆方位,确定故宫的地理定位、规划、布局、功效、兴建。为了嘉奖姚广孝的功德,德胜门西被设置了水关,并在此地堆土为岛,水从两旁入积水潭。岛上初建有姚广孝祠,后改为镇水观音庵。

姚广孝还主持修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和平建国年代,姚广孝充分展示了他渊博的学识,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姚广孝还监制了“永乐大钟”,至今仍悬挂于北京大钟寺,以其苍凉浑厚的声音为人们祈福。 永乐十六年(1418年),积劳成疾的姚广孝病情危重,已经无法下床行走了。朱棣得到消息,连夜赶到他居住的庆寿寺,两人又一次促膝长谈。不久,姚广孝去世,终年84岁。朱棣下令“缀朝”两日,尊重姚广孝的意愿,仍以僧礼下葬。

洪熙元年三月二十日,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纪念日时,明仁宗朱高炽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16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恩宠于明成祖一门三代帝王,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围绕在皇帝身边,有名望的谋士,使帝王言听计从者,大有人在。但伴君如伴虎,最后能够得到善终者,就比较罕见了。姚广孝这样一个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和尚,作为皇帝的谋士宾客,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位及人臣,倚重中枢,最后能够善始善终,实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奇特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