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寒 (1923~1988)

当代著名山水画家。

其作品风格多样,或简约朴素,或自然清新,或高古超逸,或雄健奔放,皆富传统韵味,又富创新精神。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3)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4)

张晓寒先生受教于吕凤子、潘天寿、李可染、陈之佛、黄君壁、傅抱石等名师。

尤其在潘天寿的影响下,先生用笔力透纸背,用墨老辣苍润,墨、色、水层层深入,重重堆渍,异常滋润浑厚。

故其画作呈现着一般山水画达不到的极为浓厚的环境气息,氤氲之气扑面而来。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5)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6)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7)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8)

大体来说,张晓寒先生的山水画有简笔山水、积墨山水。

简笔山水,多以勾线为主,点染为辅。

张先生重视写生,也善于提炼物象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的“简”是高度的提炼,而不是简单。

作画时,他常以中锋,偶兼侧锋,用笔刚健果断,快速而不浮滑。

虽没有精细的刻划,但更显得简约生动、掷地有声,很好的突出了山水的氛围和气势,同时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繁复的景象来。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9)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0)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1)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2)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3)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4)

积墨山水,以简笔为骨架,由淡渐浓层层积染。

张晓寒的积墨,由简入繁,繁中寓简,在纵横挥洒中,更突出了山水自然意境的表达。

他笔下的积墨山水,成片的黑色有如夜幕降临,只在几处云气留白,显得苍茫、灵动,极富气势。

笔墨的酣畅淋漓,不似北派山水的厚重沉郁,也不囿于严格的书法用笔,它是抒情的,象一首诗,其间也流露出张先生豁达率直的性情。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5)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6)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7)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8)

他以极简的直线为骨和极繁的渲染为体,来构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其有别于各家各派的现代山水画面目,传承着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意味。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19)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0)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1)

并在极平凡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里,浸漫着他对人生的热爱与眷恋,混合着乡土的气息,洋溢着活泼的、平常的生命之美。这从他画中的点景人物便能看出。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2)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3)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4)

先生点景人物形象之丰富,造型之洗练,与所绘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尤其在表现远景人物时,则干脆用一点圆点,一条竖线来塑造,虽着墨极少,却意味十足,呼之欲出。

画中人物,既不是踏雪寻梅的高士,也不是山中访友的文人雅士,而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最平常的普通人。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5)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6)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7)

空灵飘逸山水画(他的简笔山水画)(28)

张晓寒先生生前曾提出“闽南山水画派”的构想,来推动厦门美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但由于病魔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惜其愿望未能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