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大多数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如果有人问你,对于工作和生活,你期待的场景是怎样的?

我想你脑海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画面:

每天早晨,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从被窝中苏醒,然后跑步,和家人一起共进早餐,之后开车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上午查看邮件,制作方案,下午和团队会讨论如何提升业绩,然后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会议。

5点多下班,接上爱人一起共进晚餐,回到家一起看了部电影,之后发了条朋友圈,安然睡下。

多么完美的场景啊,但现实可能是这样的:

早上需要5、6个闹钟才能叫你起床,简单洗漱后匆忙出门,然后你在公司楼下买了几个包子和牛奶,来到公司,在办公桌前匆匆啃完包子,一口气喝完手中的牛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上午忙着回复各种邮件和微信留言,下午则是漫长的会议,临近下班,你发现手上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最后只能加入996的行列。

你被迫没有了生活,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看电影,没时间去旅游,没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更没时间谈情说爱。

你在思考,工作和生活,怎样才能做到平衡?

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平衡(如何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1)

01.工作和生活,没有绝对的平衡

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工作和生活,都很难做到平衡,试想以下的两种场景,你会做出何种决定。

①场景一:职场中

你正在公司开会,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小孩在幼儿园撞到了,需要马上去带小孩去医院,你去不去?

②场景二:生活中

周末,你正在家里享受和家人的美好时光,其乐融融,而老板突然打电话过来,说要召开紧急会议,需要你马上到公司,你去不去?

对于这两种情况,我想大多数人的选择都会是:当然“去”呀。

以上两种情景,看似是一种失衡,其实是职场的现状,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我们能做的,只是去做当下最重要的事。

有些人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过程中,常常陷入一个陷阱——“高标准”

  • 他们抱怨没时间旅游,其实是想说没时间出国旅游
  • 他们说没时间运动,其实是想说没时间到高大上健身房锻炼
  • 他们说没时间学习,其实是想说没时间在咖啡厅坐下来看完一本书
  • 他们说没时间陪小孩的,其实觉得只有像隔壁邻居妈妈那样,24小时陪伴在小孩左右才算是真正的陪伴

而所有的高标准,其实是完美主义在作祟,绝对的平衡,不存在的。

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平衡(如何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2)

02.平衡其实是“重心”的调整

平衡不是取舍,而是阶段性的调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作出不同的妥协。

人生就像开车自驾游,我们不可能一直在开车,晚上要住旅馆,车没油了要加油,人多的地方要开慢一点,高速公路可以适当加速,遇到景点甚至会停下来拍照留念。

职场亦是如此,很多人没有职业生涯的概念,都想着要拼命赚钱,钱赚够了再享受人生。

而实际上,我们的职业生涯可能长达45年,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平均用力:

  • ①职场成长期:你是职场新人,这个阶段的你就应该全身心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工作占据你大部分时间。
  • ②职场成熟期:这个阶段,你可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而且大多数人在这阶段都面临结婚、生子等问题,这个时候工作与生活可能分别占据了你一半的时间。
  • ③职场衰退期:这个时候对应的是你的退休期,你可能会兼职做顾问,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回归生活。

对职场女性来说,其职场重心往往在生娃前后发生转变。

生孩子前,你会在工作的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但是生了孩子之后,你可能会抽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年幼的的小孩,这个阶段就会侧重在生活方面,回归家庭。

想找到平衡,你就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出的让步,找到真正的“重心”。

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平衡(如何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3)

03.绝对平衡做不到,动态平衡可以有

虽然我们做不到绝对的平衡,但我们可以寻求动态的平衡。

①追求阶段性的平衡

对于平衡,虽然我们无法保证每天都是完美的,但是我们可以追求一周的平衡,甚至是一个月的平衡。

比如公司项目时间紧张,你在连续工作了一个月后,给自己申请一个星期的假期,陪家人一起出国旅游,这就是一种平衡。

古典老师说过:

“生活的赢家也是一样,他们总是知道自己现在在玩什么游戏,然后自己制定什么算赢。这个阶段,生存算赢;这个阶段,恋爱算赢;这个阶段,舒服算赢;这个阶段,学到东西就算赢;他们盯着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一个阶段内不用每天平衡,阶段内靠近平衡就可以了。”

深表认同,能完成阶段目标,你就是赢家。

②平衡,就要提高效能

平衡某种程度上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要过得有效能,我一直遵循的原则是:“快工作、慢生活”

什么意思呢?

所谓“快工作”,就是工作时,努力追求时间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力求尽快完成工作,对此我有如下几个建议:

  1. 提前计划:每天下班前做好第二天的计划,这样第二天就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2. 要事优先: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间(通常是早上)做最重要的事
  3. 保持专注:用番茄工作法来提升自己的工作专注度,同时做到劳逸结合。

所谓“慢生活”,就是下班后,把节奏变慢,陪伴家人,尽情去享受生活的美好,追求时间的量。

努力提高工作效能,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留给生活。

③为工作和生活建立仪式感

有些人工作生活不平衡,主要是因为他24小时都在“工作”。

虽说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正变得更加模糊,但仪式感的建立,可以很好帮助我们识别现在所处的状态。

比如你早上换上笔挺的西装,皮鞋擦得铮亮,出门前,你对自己说:“我要上班了,现在开始,我是XX公司的职员,我将全身心投入我的工作中。”这就是你工作的仪式感。

等你下班回家,在进屋的那一刻,请认真地和自己说一句:“我下班了,我现在不再是XX公司的职员,我现在是我自己,XXX的丈夫(太太),我孩子的父亲(母亲)。”

仪式感的作用在于心理暗示,增加你的心理能量,帮你进行不同的角色切换,帮你找到当下属于你的角色。

工作与生活平衡,本质上就是角色切换的艺术。

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平衡(如何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4)

04.写在最后

不管怎么说,平衡工作与生活都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表演走钢丝,摇摇晃晃地走到终点,虽然过程中偶尔会失去平衡,但总能很快调整回来,朝着目标继续前进。

真正的平衡,其实是不断寻找平衡。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陪你持续学习,解锁人生新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