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教的救世主,在犹太出生时,正是罗马的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恺撒统治罗马的时代。那个以基督的名字命名的宗教成立,后来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为了方便,我们从整体上把历史和神学分开来研究。多数基督徒都相信,耶稣就是犹太人最初承认的那位“世界之神”的化身。

史学家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这种观点。既然耶稣曾以人类的形体出现,史学家也必须把他作为一个人来研究。

罗马皇帝提比留在位的时候,耶稣开始引人注目。他是一位先知,并遵循着以前犹太先知的方式传教。他大约从30岁开始传教,之前他的生活状况完全不为世人所知。

历史学家评价耶稣(既然耶稣曾以人类的形体出现)(1)

罗马皇帝提比留

我们要了解耶稣的生平与教导,最直接也是惟一的途径是四部福音书。这四部福音互相印证,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读了这些书后,我们肯定会承认:“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他不是虚构的。”

释迦牟尼的容貌因为后世佛教中的镀金佛像而给予人们错误的印象;同样,耶稣瘦削的形象,和积极向上的性格也被歪曲了。因为现代的基督教艺术,已将一种错误的尊严附加在他的像上。

其实耶稣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教师,在灰尘遍布、阳光四射的犹太国土上,靠着偶尔的馈赠为生;但是现在他的画像,却都是头发整齐,肌肤光滑,服饰考究,姿态镇静挺直,身边的一切都静止不动,只有他飘然在空中飞行。这一点就使许多人不相信耶稣真实存在过,因为他们不能从后世的粉饰和美化中辨别事情的真伪。

历史学家评价耶稣(既然耶稣曾以人类的形体出现)(2)

《基督诞生》,罗浮官绘画。

假如我们能去除那些牵强附会的话,就能发现一位有人情味、诚恳、热情,有时也会发怒的人,宣传着一种简单而又深奥的教义——上帝是全世界的慈父,天国将要降临。

耶稣是一位很有感化力的人。他吸引了很多信徒,向他们灌输仁爱和勇敢的精神。他的出现使患病和苦闷的人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他在国内游历了三年,当他到耶路撒冷的时候,有人控诉他想在犹太建立一个异端王国,被钉在十字架上,最终离开了痛苦的世界。

历史学家评价耶稣(既然耶稣曾以人类的形体出现)(3)

《十字架》,米开朗基罗作,1494年

耶稣倡导的天国的教义,是一种最能改变人类思想的革命教义之一。那时的世界还不能完全了解他的重要意义,甚至对教义反对人类固有的习俗和组织的内容也一知半解,被吓得躲在了一边。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耶稣所宣扬的天国教义,不亚于一种勇敢的毫不让步的、从里到外地改革人类生活的运动。读者如想了解这伟大教训的内涵,必须去看福音书。在这里提到的只是它对以前固有思想的重大打击。

(H·G·韦尔斯《你应该知道的世界史》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