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小白编辑 | 孙大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朱明瑛为了儿子再婚?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朱明瑛为了儿子再婚(朱明瑛凭回娘家成名)

朱明瑛为了儿子再婚

文 | 李小白

编辑 | 孙大圣

2020年的央视春晚已经结束,但关于春晚的话题网友依旧在热烈的讨论着。在所有话题中,大家对老艺术家们也很关心,就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蔡明、冯巩、潘长江等老艺术家都没有登台演出,让网友们倍感遗憾。这也使大家想到其他老艺术家的去向,比如朱明瑛、关牧村、蒋大为、赵本山等老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朱明瑛,朱明瑛到底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她和春晚有怎样的故事?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往事如云,一切都得从故事的开始说起。

1

朱明瑛1949年出生于沈阳,她父亲的祖爷爷是清末名臣张之洞。她2岁时跟着母亲到北京生活,在她五六岁时母亲改嫁,她跟随继父改姓,从此一直都叫朱明瑛。

在她年少的时候,她跟着母亲到评剧院大众剧场看演出,她看的第一个演出是新凤霞表演的《刘巧儿》,看着新凤霞在台上一边演一边唱,朱明瑛非常惊奇。后来她看到了一张《虞美人》的节目单,上面还有一张叶浅予画的舞蹈速写,那时朱明瑛萌发了学习舞蹈的念头。

小学五年级时,朱明瑛决定报考中国舞蹈学校。那时她的母亲已经身患癌症,但是母亲很支持她,而且不顾身体不适,为她报考中国舞蹈学校忙前忙后。不过在考试时,考官却说朱明瑛:“这孩子长得倒是挺乖的,但条件不算好,太硬。”朱明瑛被刷下来了。

一句“太硬”深深刺痛了朱明瑛的心,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继续练习舞蹈,并且在1年后成功考进中国舞蹈学校。

在中国舞蹈学校,朱明瑛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然而她的母亲却因为癌症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对她说:“一个人可以什么也没有,但不能没有事业!”这句话,朱明瑛记在了心里,后来她的人生也可以说是一直在践行这句话。

1966年,朱明瑛从中国舞蹈学校毕业被东方歌舞团选中,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然而一场变故,却让她的舞蹈演员之路并不顺畅。

2

朱明瑛进入东方歌舞团不久,中国开始了一场运动,朱明瑛和团里的人都被下放到农村。有一次朱明瑛在田里唱起了歌,一起劳作的农民都说她唱得好听,这使朱明瑛意外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把歌唱得很好。

也是在这个时期,朱明瑛结婚了,丈夫是她青梅竹马的伙伴。婚后,他们生下了儿子王珏。

后来运动结束,朱明瑛已经27岁。这时的她不得不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当时的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超过25岁就不会被培养。面对这样的局面,朱明瑛必须为自己找到一条发展之路,否则她的职业生涯将很快结束。

朱明瑛找到了突围的方法,他学习英语,还学习在非洲被广泛运用的瓦西里语,她前前后后学习了31种语言。在学语言之外,她还学习真正的唱歌,她到处找老师学习,不知疲倦。

当1979年东方歌舞团进行春晚节目审查时,朱明瑛毛遂自荐了自己准备的歌曲,她演唱了非洲歌曲《愿大家都成功》,这让她的同事大为吃惊,他们并不知道朱明瑛还会唱非洲歌曲,结果朱明瑛唱得非常成功,这也使朱明瑛成了国内演唱非洲歌曲第一人,因为她会多国语言,那时接待外国首脑的联欢活动上,朱明瑛经常表演对应国家的歌曲,朱明瑛慢慢有了名气。

朱明瑛真正名满天下却是在1984年,在这一年的春晚上,朱明瑛演唱了《回娘家》《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三首歌曲,这三首歌曲很快红遍全国。甚至1985年还被很多人称为“朱明瑛年”。

朱明瑛在事业上取得极大成功时,她的家庭却出了问题。

3

因为和丈夫工作都忙,朱明瑛并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孩子。那时她有演出,只能把儿子带到后台,让他自己玩,但是不允许他哭和闹。

又因为工作原因,朱明瑛的生活很不规律,儿子跟着她饱一顿饿一顿。甚至儿子生病了,她都没有时间带她去医院,只能给他吃点四环素,以至于儿子长了一口“四环素牙”。

对于朱明瑛一心扑在事业上却不顾家的行为,她的丈夫慢慢有了意见,有一次丈夫对她说:“这哪像个家呀?你能不能多在家里和儿子身上花点心思?”然而对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朱明瑛来说,她还顾及不了这些。

然而毕竟母子心连心,有一次朱明瑛说好要去学校接儿子放学,可是演出临时被加演了一场,当她赶到学校时,儿子已经走了。她匆忙赶到家,发现儿子在家楼道,被冻得瑟瑟发抖,看到这个场景,朱明瑛哭了,她抱住儿子,对他说:“孩子,妈对不起你。”

除了没能好好陪伴儿子成长外,朱明瑛和丈夫的感情也出了问题,他们离婚了,儿子跟着丈夫生活。一年后丈夫再婚,他的妻子对儿子王珏很好。可是朱明瑛也明显感觉到自从她和丈夫离婚后,儿子变得很内向,这使她很难过,她知道自己对儿子亏欠太多。

然而还没能好好弥补儿子,朱明瑛又做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

4

1985年朱明瑛由文化部公派自费赴美学习现代音乐,她要去美国看看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样的。当她将这个决定告诉儿子时,儿子哭得撕心裂肺,他哭着对朱明瑛说:“妈妈,你别走行吗?我想经常见到你。”朱明瑛哭着对儿子说:“孩子,妈妈在美国站稳脚跟后,就把你接过去。”

忍住和儿子的离别之痛,朱明瑛踏上了美国的学习之途。她进入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她在一边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自己打工挣钱,对自己最狠的时候一天打了4份工,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虽然学习很苦,打工很累,但朱明瑛并没有抱怨,就是很想儿子,每次往国内给儿子打电话时,她总是会哭,而儿子总是问她:“妈妈,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把我接走?”

可是朱明瑛没法将儿子接过来,哪怕她是学校3000名学生里唯一一个连续八个学期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生,这些奖学金只够她生活,无法承担起另外一个人生活的开支。

当朱明瑛将儿子接到美国已经是在5年后,在这5年里,她没有见儿子一面。而她能将儿子接到美国生活还是因为她认识了哈佛商学院的理事苏宾先生,在他的引荐下,朱明瑛加盟跨国企业格尔德曼金融集团,负责远东事务,年薪7万美元。

可是儿子刚到美国,朱明瑛却将他寄居在一个朋友家里,儿子很不解,问她:“妈,你5年没有见到我了,我们好不容易才团聚在一起,你为什么又要把我和你分开?”朱明瑛对他说:“孩子,妈妈这样做也是为你好,让你有个好的语言环境尽快学好英语。”

朱明瑛的这个方法也的确有效,不久之后儿子王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当王珏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朱明瑛希望他能学金融管理,她不希望他和自己一样走音乐之路,因为她知道这条路有多艰辛。可是王珏就是想学音乐,他还故意和朱明瑛说不学,但是却在偷偷的学。

那时朱明瑛每个月给王珏1000美元的生活费,王珏却在交了房租后将剩下的300美元拿来买音乐CD和器材,平常每天就是吃方便面,这也使得王珏一天比一天消瘦。

看着王珏越来越瘦,朱明瑛心想给他的钱也不至于将他饿成这样啊,于是她跑到王珏住的房子一看,发现房间里都是音乐CD和器材,她这才知道儿子是真心想学音乐,她选择支持他。

王珏也很努力,他考进了他母亲曾就读过的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流行音乐和制作,而且和他母亲一样,每学期都拿全额奖学金。

当王珏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如饥似渴的求学时,朱明瑛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5

在王珏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就读后,1995年朱明瑛决定回国创业,在美国的生活使她深知中国和美国文化产业的差异,她想回去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做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份子。

回到国内后,朱明瑛和好莱坞合作做影视,做唱片,搞演出,搞训练中心。她深刻意识到中国严重缺乏文化人才,于是她又不辞辛苦的办了一所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综合学院。

对于这样辛苦的办学,有人问她苦不苦?难不难?朱明瑛回答:“当然难、当然苦。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活着干,死了算。我活得很坦率、很平和、也很快乐。眼看自己做的事一个个成功,一个个产生效益,这种痛快让我觉得一辈子没白活。”

让朱明瑛没有想到的是当王珏在美国完成学业后也选择了回国,而且还签到了她的公司。但是王珏对朱明瑛说他不想借助她的名气提升自己,他不想生活在母亲的光环下,他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也因此母子二人约定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谁也不提及对方的名字。

对于母亲不帮儿子,朱明瑛身边的一些朋友不明白,于是问她为什么?朱明瑛告诉他们:“在歌坛发展,拼的是实力,王珏如果真的有实力,就没有必要借助我的影响力;如果他没有实力,我就是再怎么帮他,他最多也是昙花一现。”

王珏也很争气,2002年12月他推出专辑《明天》,一举成名。他还在2004年登上了央视春晚,对于王珏取得这样的成绩,朱明瑛比任何人都开心。

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从2005年开始,王珏也投身伤商海,进入文化产业。2014年他还担任了一家知名文化公司的董事长。就在王珏担任董事长一年后,朱明瑛再次登上了春晚舞台,与陶玉玲、雷恪生等表演开场秀《四世同堂合家欢》。

如今的朱明瑛没有再婚,儿子已经成才,她也没有了什么顾虑,她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培养人才上,她始终想为中国文化产业尽一份力,而她也真正的为此努力着、践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