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敬亭没有成为顶流?」

这是我在知乎看到的一个问题,浏览量高达155万。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还得从白敬亭的4个事业转折点,及他的事业野心讲起。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1)

1、演员之路的契机:钢琴

1993年的10月,秋意如画,白敬亭出生在了怀柔的一个普通家庭。

家庭虽不是很富裕,但父母却很疼爱儿子。

为了让儿子能有一技之长,父母让他学钢琴。

白敬亭聪明,学钢琴学得也快,常常在区里比赛拿奖,还考到了业余10级资格证。

然而,白敬亭并不以这些奖项为傲。

甚至在心里,没有理解练琴的意义是什么。

直到父母东借西凑,凑了一万块,给他买了架钢琴,白敬亭才下定决心好好练琴。

但,这份决心,不是因为他心里喜欢,而是不能辜负父母!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2)

白敬亭的父亲是名出租车司机,虽说90年代初,是出租车的「黄金时间」,但也并非人人都能月入上万。

10000万,对当时的白家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再加上1000块的课时费,更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很大的生活上的压力。

但再辛苦,父母也会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因为这就是父爱和母爱。

所以,当得知钢琴课时费是1000块时,白敬亭私底下偷偷拜托音乐老师,多给他上一会儿课。

儿时打下的扎实基本功,让白敬亭至今都能随时上手弹琴。

《开端》完播后,他弹了一段《卡农》,表达对这剧的不舍。

可以说,钢琴是白敬亭成为演员的开始。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3)

初中后,白敬亭开始了他的叛逆期,整日沉迷体育和游戏,学习差到中考没人要。

庆幸的是,他的钢琴功底和嗓音,被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艺术中学艺术班看中,破格录取了他。

高中之后,白敬亭开始发奋图强,从入学时的倒数第一,到高考时以全校文科第二的成绩,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录音系。

在大学期间,除了钢琴,白敬亭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

因为录音系的专业内容,更多的是古典音乐,白敬亭不喜欢。

所以,大一的时候,抱着好奇的心思,白敬亭决定当演员:给影视公司投简历、参加韩选秀,去韩G公司当练习生。

终于,机会来了。

当练习生时认识的翻译姐姐,推荐他去试镜《匆匆那年》。

但没有任何表演功底的白敬亭,在第一轮试镜时,台词念得一塌糊涂。

好在他身上的少年感,吸引了片方,给了他第二次机会。

这一次,学钢琴都很快的白敬亭,也很在搭戏的过程中,掌握了念台词的技巧。

他,拿到了男二号乔燃的角色。

至此,白敬亭的演艺事业,正式开始。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4)

2、自我怀疑:你会演戏吗?

演完《匆匆那年》后,白敬亭也曾问过自己:能行吗?家里没人从事这行,也不认识这行业的人,靠自己能走下去吗?

但,刚从角色走出来的白敬亭,觉得演戏特过瘾,是一个很强的创作的过程。

于是,他决定继续下去!

非科班出身的白敬亭,很快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打击:自己会演戏吗?

《匆匆那年》之后,同类型的角色,不停地向白敬亭砸来。

《旋风少女》便是其中的一部,也是白敬亭否认自己的开始。

这剧之后,白敬亭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只能演这些角色?换个角色,是不是大家就不能接受了?要被这个类型框住了吗?

演艺之路的初期,白敬亭收获了一些人气,但他的情绪却不是很高涨。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旋风少女》是自己的第二部剧,本身就处在一个迷茫的状态,又遇见这个月一个情况,赶紧更迷茫了,好像瞎走了一步。」

他担心,长期演同类型角色,他的演员之路的生命力会太短暂。

那怎么解决呢?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5)

白敬亭选择了主动出击。

他参加了纪实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

在完全封闭的半个月内,每一个不能玩手机的夜晚,白敬亭都像精神分裂般,跟自己对话。

没想到,自己不会演戏的这个死疙瘩,就解开了。

在下一部戏时,他挑战了叛逆的学渣:《谁的青春不迷茫》的高翔。

就是这个角色,让白敬亭找到了表演的自信:「嗯,还可以继续演。」

也成为了白敬亭对表演理解的突破口:「跟之前完全不同的角色,我也能驾驭,也还诠释得不错。那我就觉得我可以去塑造一个角色,而不是本色出演你不可能本色出演一辈子嘛。希望能有更多的想法融入在角色里。」

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曾说:「演员的天职,就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可见,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白敬亭对演员的理解,是准确的。

凭借影视作品,有了一定人气后。

白敬亭开始了他的综艺之路:他演艺事业的又一个助攻。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6)

3、拨开云雾见月明

综艺咖,是白敬亭身上摘不掉的标签,也是他现阶段正努力摆脱的现状。

但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综艺是打开知名度的途径。

白敬亭称:「我上的每一步综艺,对我都有很大帮助。」

综艺里,需要跟人交流,你不交流就没梗。而且需要很快的随机应变能力,能抛梗接梗,这些对表演来说,都是很大的帮助。

此外,通过综艺,拓宽自己的另一面性格,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有心的人,可能会发现,白敬亭参加的常驻嘉宾的综艺,都与他的事业和性格有很强的关联。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7)

《跟着贝尔去冒险》,让白敬亭多了一份人生阅历和经验。

《明星大侦探》,释放了白敬亭的一部分天性。这里面大多需要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人,过不同的人生,这对演员的表演,有一定的帮助。

《这就是灌篮》,与他本人爱打篮球有关,能认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

可以说,这几档综艺,在某些层面,对白敬亭来说,都是进步。

然而,身为演员,综艺参加多了,观众的印象便会偏向综艺明星,而弱化他演员的身份。

这也是让白敬亭尴尬的点。

但,这也是当时白敬亭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了。

毕竟小演员的选择权很小,你想演的,人家未必找你,找你的,也可能也看不上。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8)

靠综艺打开更大的路人缘后,白敬亭开始了演员路的新阶段:自己开工作室、搞个人服装品牌。

自己干,是想拥有一定的选择权。

不喜欢的剧本,对演技没挑战的就不接。也不用再为了钱,去接一些不愿去的综艺广告。

这一切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无后顾之忧地演戏。

从《夏至未至》到《凤权》,从《平凡的荣耀》到《荣耀乒乓》,再从《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到《开端》,白敬亭的演技,一直都在进步。

《开端》更是让观众直呼「白敬亭要成新晋顶流!」

然而,《开端》完播后,白敬亭又从公众的视线消失了。

社交平台也几乎小半个月没有更新。

他干什么去了?

拍他的第二部古装剧:《新川日常》!

所以,你看白敬亭的心思,放哪儿了吗?

演戏!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9)

4、顶流不是终极目标

现在的白敬亭,影视代表作有,综艺代表作有,知名度也有。

但凡他对「顶流」有野心,都不会让社交平台停更太久的。

毕竟没有剧播出时,明星需要维持的热度和曝光量,都要从生活自拍等方式中寻找。

然而,从白敬亭的某站、某红书、某博的更新频率来看,他很爱拖更。

用咱们码字的人的话说,就是「鸽子精」,总也不更新状态。

而不更新的原因,是拍戏。

曾经因为他总不更新,也不和好兄弟井柏然互动,被粉丝问是不是闹掰了。

搞得井柏然在线辟谣「他拍戏呢!」

所以,从他自身的行为来看,他或许压根儿就没想成为「顶流」明星。

他的野心,或许是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10)

白敬亭曾提到「综艺咖」时,很发愁。

他希望观众提到自己的第一标签是演员,但现在还是明星艺人的多一些。

现在他接的综艺很少了,大部分是因为剧宣传的需要。

日常休息时,除了打打篮球,便是窝在家里看剧本、看电影拉片。

要成为优秀的演员,需要下的功夫可太多了

蓝天野为了琢磨演技,曾积攒过各式各样的人物画像,达上千幅,没到演戏时,他就会从中寻找灵感。

你塑造人物能够鲜明到什么程度,就看你心里积累了多少东西。

这一点,相信白敬亭早已悟透了吧,毕竟是和自己死磕过「塑造角色,而非本色出演」的。

白敬亭的巅峰时刻(白敬亭为什么没成为顶流)(11)

所以,为什么白敬亭没有成为顶流呢?

我猜,白敬亭的野心,并非顶流,而是「表演艺术家」。

只是,这条路,他还需经历荆棘磨练。但一旦踏过,便会灿烂耀眼。

#八卦手册##白敬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