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题目中的叶丞相名叫叶衡,当时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辛弃疾则是他的手下。叶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他对辛弃疾极为赏识,曾向朝廷极力推荐。这样的知遇之恩,让辛弃疾对叶衡十分感激。

辛弃疾此时已经三十五岁,从金国回到南宋整整十二年了,但仍壮志未酬,所以他登高望远,自然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将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负和愤懑,都在景色的描写中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辛弃疾经典十首诗词菩萨蛮(诗词欣赏笑中含泪)(1)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辛弃疾经典十首诗词菩萨蛮(诗词欣赏笑中含泪)(2)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连绵不绝的青山势如万马奔腾,接连不断。青山想要与高人一起说说话,这里的高人是指叶衡,而青山则是指辛弃疾。

辛弃疾想和叶衡说什么呢?应该是要感谢叶衡的赏识之恩,或者是与这位主战派的知音商讨国家大事,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辛弃疾经典十首诗词菩萨蛮(诗词欣赏笑中含泪)(3)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然而转眼之间烟雨迷蒙,遮住了青山,那无数青山也只像万马一样,在烟雨中低徊不前。

在这里,辛弃疾表现出了无限的惆怅和感慨。叶衡虽然是主战派,但是主和派的势力更加强大,收复失地的大计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辛弃疾也就由希望瞬间变成了失望。

辛弃疾经典十首诗词菩萨蛮(诗词欣赏笑中含泪)(4)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人们都说头发是因为愁闷而变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水上的沙鸥通体洁白,岂不是一身都是愁吗?

辛弃疾在这里故意发此狂想,而且拍手笑之,似乎要把忧愁的气氛一扫而光,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是辛弃疾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通过转移视线,通过描写沙鸥,更加突出了自己的情感。

辛弃疾经典十首诗词菩萨蛮(诗词欣赏笑中含泪)(5)

人的头发变白,并不完全是由于忧愁苦闷,而沙鸥通体洁白是其自然特征,与“愁”没有关系。辛弃疾故意造成逻辑上的错误,说得越幽默洒脱,反而越使人感到强制解愁而又不能解的痛苦。

借说鸟与愁无关,实说愁与人甚切。

辛弃疾经典十首诗词菩萨蛮(诗词欣赏笑中含泪)(6)

这首词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想象奇特,比喻巧妙,语言幽默,情韵深厚,将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多变,展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