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到,由于一些特质,猪具有着广泛的地理适应能力,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这种分布上的广泛性,为猪走进人类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当然了,分布的广泛性只是猪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猪的必要条件,要想成功上位,登顶家畜之王,猪还要靠人类的选择。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大约在9000年前,欧亚大陆就开始驯化野猪,那么人类为什么会选择猪呢?除了分布的广泛性之外,猪还有哪些优点使其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的选择。

首先,猪的体型不大不小。虽然在家畜界,猪的个头算是大的,但在整个动物世界中,猪的体型其实是十分适中的,而适中的体型就意味着适中的生长周期。当然了我们驯养动物,自然希望它们越快长大越好,但是我们不能养耗子,耗子虽然没几天就长大了,但肉实在太少,包个饺子都包不了几个。肉多的也有,大象、长颈鹿,但这群哥们的生长周期又太长了,你可能会说,这没关系啊,我可以等到它们长到猪那么大就给吃了就行了,但这种做法就是竭泽而渔,因为你至少得等到它们可以繁殖后代,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等待是漫长的,比如说大象,这哥们性成熟要等到10-15岁,和人差不多,而在性成熟之后,它们2-5年才能生育一次,而且从怀孕到生育,更是要花上几乎两年之久,这还不算完,每次生育也只能产下一两头小象,实在是费老劲了。

不仅如此,养大象你想想多占地方,一般的围栏还圈不住。饲养个好几年,花费这么多成本,既无法提供大量的肉食,也干不了什么农活,实在是有点不划算,简直是在家里养了个爹。另外,不大不小的体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保证人可以及时地把肉吃完,而对于大象来说,就算人们可以饲养,在古代那个生产力还极为落后的时代,恐怕大部分肉还没等人吃,也就腐烂变质被扔掉了。所以,大型动物并不适合作为农业社会的肉食来源。

相比于这些大型动物,猪简直就是完美的存在的,一般来说,成年公猪仅需要半年时间,体重就可以达到400斤,养一年等到它们性成熟之时,搞个五六百斤也没有问题,交配完了宰了就行了。四五百斤这个体重,足以满足人类对肉食的需求,同时也不至于太多,保证人类可以按时吃完。更为关键的是,猪是典型的多胎动物,每次下10几个小猪崽不成什么问题,与此同时,他们的生育周期也短,一年可以繁殖两次。

现在猪是真的多吗(为什么选择了猪)(1)

强大的繁殖能力

与猪类似的,牛也是比较理想的肉食来源,不过相比于猪,牛的生长周期还是有点长,大约为2-3年,而且牛一年只能生育一次,每次只能生下一胎。所以农业社会一般不会把牛作为蛋白质来源,而是让它们帮人类干活。

其次,猪的脾气很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不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给养大了,天天上蹿下跳最后跑了,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然了做为野猪的后代,家猪也不是一点脾气没有,事实上相比于猪,牛和羊都有着更好的脾气,靠一条狗就可以给它们管的老老实实的。不过猪虽然没有这么省心,但这群哥们还有个优点,那就是有着很强的家的观念,也就是说它们有着定居的习性,这就好办了,弄个圈给圈起来,它就知道这是自己家了,绝对不会到处乱跑。这种定居的习性,也与农业社会高度契合,毕竟牛和羊得天天四处游荡,所谓逐水草而居,而猪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在这里我们就还得说到斑马。其实从各方面来看,斑马都是十分适合家养的动物,这哥们体型合适、生长周期也不长,生育能力也可以,但唯独就是脾气太差。而斑马之所以脾气这么差,与它的生存环境有着莫大干系。我们知道,斑马自古就生活在非洲稀树草原之上,此处奉行着严格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所以要想生存,斑马就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性,天天一惊一乍的,稍有风吹草动,这群哥们那是撒丫子就跑,毫无疑问,这种强烈的应激反应,就会给人类的饲养带来极大麻烦。

当然了人类也不是善茬,调教不明白你,咱也可以使用暴力手段,直接给你关笼子里,看你往哪跑。但其实这也是不行的,因为应激反应还会给斑马造成交配障碍,说白了就是在旁边有人的情况下,斑马是不会交配的,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有什么羞耻心,而是因为应激反应会影响到性激素发挥作用,本来感觉挺强烈,突然发现有人,瞬间毫无兴致。无法交配就无法生育,人类饲养这种动物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据说,由于斑马激烈的应激反应,即便宰了味道也不咋地。

所以我们就可以引出猪的第三个优点了,那就是强烈的交配兴趣与欲望。这方面就不用多说了,管它身处什么环境,对猪来说就是四个字:干就完了。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猪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这就是饲养回报高。在饲养动物方面,有一个原则肯定是雷打不动的,那就是产出要大于投入,而且饲料要易得,这就要求家畜必须得是食草动物,因为我们需要它们为我们提供肉食,而不是反过来。所以人类就没有选择狮子和老虎,因为它们产出的肉,要远远远远低于它们消耗的肉。相比之下,牛羊就很让人满意了,因为它们只吃草,但与猪相比,牛羊还是处于下风。猪虽然吃得多,但它们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只要没有毒,猪就不拒绝,与黄博士不遑多让。

在养殖业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名叫料肉比,意思就是动物消耗的饲料总量,与体重增加的总重量之比。简单说就是,喂多少斤粮食能长一斤肉。与其他家畜相比,猪的料肉比是最低的,只有3左右,而牛则高达10甚至20以上,羊也达到了猪的两倍,鸡倒是可以与猪一较高下,但鸡毕竟个头不大,而且它们属于鸟类,肉质与营养成分也不一样,所以很难跨界威胁猪的地位。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猪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各种食物转化成优质的蛋白质,其效率之高、品质之好,放眼天下,无出其右。

总之,正是依靠着猪的自我奋斗,再结合人类文明的进程,猪也不是谦虚,人类便决定它为家畜之王,在漫长的岁月中,见证更推动了人类前行的脚步。那么猪是不是只能用来吃呢?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可就太小看猪了,事实上,除了食用价值之外,猪也在许许多多领域,参与到了人类生活之中,请看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