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由一组具有类似临床表现,不同病因及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等典型症状,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细菌感染、蛋白质及代谢紊乱等。肾病综合征通常是由肾小球损伤引起的。当血液通过肾脏时,肾小球会过滤血液,将身体需要的东西与不需要的东西分开。健康的肾小球能维持体内所需蛋白质含量,当肾小球受损时,将允许过多的血液蛋白质渗入尿液,导致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主要有哪些问题(引发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1)

  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都十分重要。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可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导致出现大量的蛋白尿。

  2、遗传因素:近年来对遗传性因素的研究进展很快,确认了部分致病基因,这些基因的缺陷可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3、药物因素:药物和肾脏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有较多药物可以引起肾脏损伤,常见的有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降压药、抗癌药及抗风湿药物等。药物性肾病综合征主要是膜性肾病,停药后大多能缓解。

  4、感染因素:由病毒引起的肾病越来越多,主要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病毒等,主要引起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病综合征日常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2、低盐、低脂、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3、水肿的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定时翻身,以免出现褥疮或者压疮的发生。

  4、患者要定期门诊复查,每周送检尿常规二到三次。

  5、要预防感染,避免受凉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去人群拥挤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