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跋山涉水来到黄梅东禅寺,于是有了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之间的一段经典对话。六祖说出了“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的经典之语。

因为当时很多人在场,人员很复杂,多说无益,于是,五祖就让六祖到后面跟着大伙儿干活儿去。

不过,六祖还意犹未尽,继续跟五祖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不知道和尚让我干什么活儿?”

《坛经》在这里第一次提到了和尚这个词。这是六祖对五祖的敬称。

和尚这个词,现在成了僧人的代名词,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叫和尚。年纪大的叫老和尚,年纪小的叫小和尚。一本正经的叫呆和尚,不正经的叫花和尚。但在六祖那个年代,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叫的,不是那种极有威望的高僧大德,谁敢称和尚?

和尚名字由来是什么意思(和尚是什么意思)(1)

“和尚”这个词,其实也是来自梵语的音译。也译作“邬波驮耶”,后来辗转变成了“和尚”。最初是指授业之师。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称谓自己导师。虽然从发音上,“和尚”离原来的梵语可能已经十万八千里了,但这个词的选用还是非常高明的。“和”的概念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词,中国文化最重视和,不论儒家、道教还是佛家。“尚”就是上下的“尚”。合在一起,就是能达到一种极高的“和”的境界这样的高僧。

可惜这个词后来被用俗了,尤其是明清小说中被用烂了。如果说你这个和尚,反而有不尊重义。可见一个词汇,也可以阅尽沧桑,给我们留下许多感慨。

六祖还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悟了道的六祖,经常会有智慧自己蹦出来,老是有一种特别透亮的感觉,确实让人羡慕。那么这个智慧是什么呢?“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大家总讲福田,福田是什么?不离自性,也就是不离开你自有的本性就是福田,哪儿也不用去。

福田是佛教的词汇,意思是像农民耕种土地一样,你在田里播下福的种子,经过辛勤耕耘,就会有福的收获。

六祖说完这句话,五祖感到不能再聊了,再聊可能会出事。所以,五祖说:“你这个獦獠,根性的确很厉害。别再说了,到马棚干活去!”

和尚名字由来是什么意思(和尚是什么意思)(2)

干什么活呢?破柴踏碓。干了多久?一干就是八个多月。这八个月的时光占据了六祖在黄梅待的绝大部分时间,因为没过多久,寺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发生之后,六祖就离开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

《坛经》上说,差六祖干活儿的是一个行者。我们在明清小说中经常见到“行者”这个词,比如孙悟空孙行者,比如行者武松。那么,这个行者是什么意思呢?在佛教中,行者最初是指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后来也指出家但没有剃度的佛教徒。鲁智深剃了头,所以是花和尚;武松有头发,所以是行者武松。

六祖在后院干杂活干了八个多月,后来有一天,五祖来看他,悄悄跟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敢跟你多说话吗?你的见地很有用,我怕有人知道了会害你。”

六祖说:“我知道,我知道。所以我一直不敢到前面去,怕别人有所察觉。”

师徒两个人可谓心照不宣。

和尚名字由来是什么意思(和尚是什么意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