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陈鑫【内容摘要】本文以作者亲身参与的沈阳市盛京小学校史馆筹建过程为例,阐述了校史馆的目的和意义、功能定位、设计、史料征集、管理与利用等问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校史馆平面布局图?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校史馆平面布局图(校史馆的意义设计与陈列)

校史馆平面布局图

图片:陈鑫

【内容摘要】本文以作者亲身参与的沈阳市盛京小学校史馆筹建过程为例,阐述了校史馆的目的和意义、功能定位、设计、史料征集、管理与利用等问题。

【关键词】校史馆 校史馆设计

盛京小学是沈阳最古老的一所学校,其前身是兴建于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的奉天府右翼官学,为清朝满族的贵族学堂,三百余年坐拥19个校名。1732年(清雍正十年),改设奉天府汉军义学,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后更名为蒙养学堂、奉天八旗小学堂、满洲八旗小学堂、奉天省立第六小学校、奉天省立第一小学校、辽宁省立第一小学校等。1959年改名为大东区大东路第二小学,2015年定名为沈阳市盛京小学。原东北大学秘书长、代理校长宁恩承先生曾就读于奉天省立第六小学校。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开国将军郭维城的父亲郭恩波曾在奉天省立第六小学校任教,是宁恩承先生的英文教师。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八项主张》起草人之一、周恩来总理的同学卢广绩先生曾任该校校长。校园内的“奉天府右翼官学旧址”依然保存完好,2013年被列入沈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为了发挥这栋历史建筑的文物和教育功能,盛京小学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决定在此开办孔子国学堂、省三书院(图书馆)书法教室(魁堂)和校史馆。

图片:李华

一、校史馆的目的和意义

330多年里,盛京小学校名虽几经更迭,但薪火相传,文脉不断,它不仅亲历了一代王朝的荣衰兴亡,也见证了沈阳教育从无到有、从古老到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这座古老的学校是沈城文脉传承、文教绵延的鲜活例证。建设校史馆,可以陈列学校悠久的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的价值和功能。翻开校史档案,盛京小学有着自己生动光荣的爱国爱校史,在日伪统治时期,当时盛京小学的中国教师,不甘心当亡国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大家利用讲解四书五经时,提醒学生“我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还偷偷教授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日伪推行打骂体罚的奴化教育手段时,老师们也进行了抵制。正直爱国的中国教师,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下华夏文明的火种,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的极好教材。校史中丰富的爱国爱校内容,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也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教育导向作用。

图片:李华

二、校史馆的功能定位

在校史馆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3个功能定位:陈列功能、科研功能和文化功能。校史馆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三、校史馆的设计

校史馆的设计基础是校志的编写。为了写好历史长达330年(1686—2016)的校志,学校聘请了有校志写作经验、对辽宁和沈阳教育史有研究心得的笔者执笔,组织了编写团队,从2015年3月起,历时一年,完成了校志《盛京小学三百年》的写作。这部60万字的校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沈阳从清代到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校志的编写,理清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征集了部分文字和实物史料,为校史馆的文案设计奠定了基础。

校史馆的设计要依据学校的校园文化来进行。盛京小学依托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清新教育。以“传统文化立品,现代文化树人”为办学理念,秉承历史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校史馆设计的核心理念。

考虑到盛京小学校史馆文案设计的复杂性,学校仍旧请笔者执笔。校史馆位于奉天府右翼官学旧址,由两间古建平房组成。由于盛京小学历史长达330多年,为了使展览线索清晰,决定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一间作为历史展区,展示解放前的部分,一间作为现代展区,展示解放后部分。为了使布展线条流畅,历史展区以时间发展顺序为展览轴,依次为前言、八旗官学时期、清末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日伪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情况。

在历史展区,每个重要节点,除了该历史时期的文字介绍外,还加入学校的师生名人介绍、史料摘编、地图、统计表等。比如,八旗官学时期展板中,加入了被后人尊为沈阳首位名师的缪公恩先生的简介。缪公恩曾任奉天府右翼官学助教官,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善书能诗,精篆刻,工写兰,被誉为嘉、道年间东北地区的诗坛盟主和泰斗,是十八世纪东北地区最负盛名的大诗人。缪公恩任教期间,曾留下一首意境深远、格调恬淡的《官学口占》:

楼上春云接碧城,

晚风垂柳绿烟轻。

诸生退后无余事,

独倚南窗听鸟鸣。

这首诗也被制成图版,作为展品。

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展板中,加入了辽宁省第一小学校校长卢广绩、英文教员郭恩波的简介,还有曾就读于奉天省立第六小学校的原东北大学秘书长、代理校长宁恩承的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

现代展区以时间轴上的纵向展陈故事线来解读,分为沧桑与辉煌、关怀与期望、使命与责任、荣誉与成就、名师与莘子、愿景与展望、后记等条块。展线设置为单循环的封闭式展线,避免了参观路线的迂回反复。

为了增加展线长度,在展馆中间设立展板墙。主路线以墙面标题为引导,在保证大致参观路线的前提下,观众可按标题指示,对展板墙兴趣节点进行参观。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整个展示形式流畅灵动。在历史展区的展板墙上,设置了醒目的时间轴,将学校先后更换的19个校名,在时间轴上一一标明,使观众一目了然。还展示了民国地图、各个历史时期毕业证、民国教科书等。

在文案设计阶段,学校还邀请了专业展示设计和策划团队,参与了项目的前期策划。在展示设计阶段,主创人员还自费参观了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校史馆和沈阳大学校史馆,借鉴了上述3馆文字、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双方设计人员和学校密切合作,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校史馆还运用多媒体播放学校校史纪录片和宣传片,使得展出更加生动。

图片:李华

四、校史馆的史料征集

做好校史馆史料的征集工作。要使校史馆能吸引人,史料及实物档案的征集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利用网络和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征集启事,征集的范围包括大东区、沈阳市地方志、市区文史资料、教育志、民族教育志,盛京小学各个历史时期制发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实物,学校各部门制发的文件和印刷品的样本,学校历任校长和教职工的论著、工作手稿、信函、照片和证书及有纪念意义的实物,校友在不同时期参加国内外重大活动所获得的文件和实物材料,历届毕业生的合影照片、毕业纪念册、同学名录、师生间赠言题录、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的老照片等,建校以来各个时期上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及重要来宾来校时形成的题字、题词、照片、记录文字、音像或报道材料等。

五、校史馆的管理与利用

校史馆建设要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设计中。在管理上,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需要建立的制度有《校史馆工作职责》《校史馆参观接待工作制度》《校史馆档案借阅查阅制度》《校史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校史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校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机构、人员、经费上落实,为下一步校史馆的完善打下基础。

校史的编研。校史馆建成后,要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内容进行编研,做好有关资料的接收(征集)、鉴定、整理、分类、统计、保管工作。盛京小学建校历史很长,校友众多,可以利用的校史资源丰富,编研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盛京小学校史馆在筹建过程中,就注重利用已有材料进行研究,除校志出版外,还有部分研究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比如,《奉天府右翼官学:沈阳最古老的学校》,发表于《今日辽宁》杂志2017年第2期;《330岁盛京小学见证沈阳教育薪火相传》,由学校协助,在沈阳日报2016年4月1日用整版篇幅发表;《二张珍贵的小学毕业证书》发表在《沈阳工运》杂志和多家网站。

重视校史馆的讲解工作。要建立《校史馆讲解员管理制度》。校史馆建成后,可以准备多套套解说方案,针对本校学生、校友、同行、专家等来宾,设立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说,以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校史馆的解说员要有教师和学生组成。学生讲解员需经培训上岗,内容包括校史、着装、言语以及讲解过程中的礼仪等内容,做好小讲解员的更新和补充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鑫.奉天府右翼官学:沈阳最古老的学校[J].今日辽宁,2017,(2):28-31.

[2] 陈鑫.【盛京小学】沈阳盛京小学历史沿革

(本文曾发表在《中国西部杂志)2018年第四期,《明日》杂志2018年第七期,在今日头条首发,禁止其它任何自媒体抄袭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