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是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人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圆锥动力触探有三种圆锥动力触探(轻型、重型和超重型)。轻型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轻便,对于施工验槽、填土勘察、查明局部软弱土层、洞穴等分布,均有实用价值。重型动力触探应用广泛,其规格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超重型动力触探的能量指数(落锤能量与探头截面积之比)与国外的并不一致,但相近,适用于碎石土和软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轻巧,测试速度快、费用较低,可作为地基检测的普查手段。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快捷,在地基检测中经常用到,下面是具体的试验方法:

一、一般规定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根据地质条件,按下列原则合理选择试验类型:

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粉砂、细砂地基及其人工地基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

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粉土、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及其人工地基以及极软岩的地基土性状、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检验砂石桩和初凝状态的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注浆加固地基的成桩质量、处理效果以及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3)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密实碎石土、极软岩和软岩等地基土性状和判定地基承载力,也可用于评价强夯置换效果及置换墩着底情况。

2、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对处理地基土质量进行验收检测时,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10点,当面积超过3000m2应每500m2增加1点。检测同一土层的试验有效数据不应少于6个。

二、仪器设备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的规格

地基触探试验计算公式(地基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圆锥动力触探)(1)

  1. 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曲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当探头直径磨损大于2mm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5mm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三、现场检测

1、经人工处理的地基,应根据处理土的类型和增强体桩体材料情况合理选择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类型,其试验方法、要求按天然地基试验方法和要求执行。

2、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试验点平面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点应根据工程地质分区或加固处理分区均匀布置,并应具有代表性;

2)复合地基的增强体施工质量检测,测试点应布置在增强体的桩体中心附近;桩间土的处理效果检测,测试点的位置应在增强体间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

3)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时,测试点位置可选择在置换墩中心;

4)评价地基处理效果时,处理前、后的测试点的布置应考虑前后的一致性。

3、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深度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然地基检测深度应达到主要受力层深度以下;

2)人工地基检测深度应达到加固深度以下0.5m;

3)复合地基增强体及桩间土的检测深度应超过竖向增强体底部0.5m。

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

2)地面上触探杆高度不宜超过1.5m,并应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

3)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

4)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5)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轻型动力触探应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

6)对轻型动力触探,当贯入30cm锤击数大于100击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

5、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格式进行记录。

四、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初步判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根据平均击数N10或修正后的平均击数N63.5按表2进行估算。

表2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地基触探试验计算公式(地基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圆锥动力触探)(2)

,